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6节(1 / 2)





  提到孩子,他声音似染了几分迷醉,桓行简俯下身,将脸贴在嘉柔的腹部,聆听半晌,不由莞尔像是呓语:“不知道孩子现在长到哪一步了。”

  嘉柔浑浑噩噩由着他动作,两只眼,出神地盯着那双丢在篾箩里再没做完的白绫袜子,她已无泪可流,只觉得厌倦疲惫。

  外头日影移动,桓行简终于直起腰身,温声道:“我看这些小衣裳,你做的很好,不过,太费眼睛,你不要太操劳,这些让奴婢们去做就够了。”

  说着,他揉了揉太阳穴,起身道,“我去让后厨给你准备饭菜,我也有些饿了。”

  看他作势走人,嘉柔冷着脸,下了床,往铜镜前一坐,面无表情道:“我想请大将军答应我一件事。”

  桓行简旋即转身,回到她身边,柔声道:“你说,我什么都答应你。”

  嘉柔垂下眼帘,拿起梳子,一下一下梳着长发:“我不想见你,劳烦大将军以后都不要再来了,如果大将军真看重这个孩子,就不要来。”

  桓行简脸上一僵,本欲伸出的手,又缓缓收回,嘉柔不愿看他,只继续道:“医官说,我怀着身子心里郁结不好,他不说,我也知道一个人心里郁结不好。所以,请大将军不要来,等孩子出世,需要段时日,到那天大将军对我也该淡了,我生下孩子就走,希望大将军不要再勉强我。”

  她冷冰冰的,说完这些,若无其事对镜梳妆打扮起来,一张嘴,被口脂涂得血红。

  “柔儿。”桓行简克制着开口,一张脸,已是铁青,嘉柔看着镜中的自己,红的刺目,想必兄长的血就是这般颜色,她忽嫣然一笑,“大将军怎么对我的呢?杀了我的亲人,还要装可怜说自己不得已,大将军真会诡辩,方才长篇大论,把自己撇清得干干净净,你知道吗?你说那些话时,我心里只更讨厌你,因为你虚伪,你如果承认你就是想赶尽杀绝你就是不择手段,我还敬你坦荡。你当我是傻子,说几句似是而非的话就想骗我。”

  她转过身,晶莹的脸上分明多了一丝忧伤:“你不是最爱虚与委蛇吗?我今天偏要把话说透了,很多事,我如今想的再明白不过,在凉州,你是为我打死了那匹狼,那是因为你知道你能杀得死它。否则,以大将军的性子,怎么会冒身家之险救人呢?所以,那颗狼牙,其实算不得什么。与其说,你如今是关心我,不如说你关心我肚子里的孩子,”嘉柔嘴角微露讥讽,可一张脸煞白,像戴着一戳即破的纸面具,“不是吗?大将军一手遮天,唯独没有儿子。纵然他日登顶,可若连儿子都没有,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这话犹如针芒,准确无误扎向桓行简心头,他沉默着,两只眼忽像充了血一般注视着嘉柔,嘉柔说完,一颗心狂跳不止,看他眼神,好像当场就能杀死她一般。

  “这些年,我很少跟人袒露心迹,除了父母亲。太傅他最了解我,我父子二人之间对话也不过是点到为止,彼此心知肚明。我每日不知要见多少人,不过说公事,唯独到你这里,所言皆发自肺腑。既然你觉得我作假,好,以后我不会再说。我没有儿子,世人不知暗地里如何讥笑我桓行简,原来,你也这么认为,好,好,好柔儿,”桓行简忽连道几个“好”字,眉头紧锁,往后退了退,长睫掩映下眼神变得既冷酷又晦暗,余下的话他没再说完,扭头大步走了出去。

  屋里,只留个怔怔的嘉柔,她心头狠狠一酸,惘然无措地呆坐在那儿,一双眸子,渐渐变得像两朵开在水雾中的莲一般,氤氲着哀气。她知道,他不会再来了。

  等崔娘一脸惊忧,小心翼翼摸进来,看嘉柔依旧一个人像只纤弱的蜻蜓般停坐那,刚走近,嘉柔忽一揽崔娘丰腴的腰身,把脸埋了进去。很快,泪水打湿了崔娘的衣襟。

  桓府院子里的梅树也开了花,张莫愁正带着婢子折梅花,挑出两枝最好的,左右打量,吩咐道:“去给老夫人屋里送去,这一夜,就能被暖阁催开了。”

  婢子脆生生答应了声,欢天喜地抱着梅枝就往桓夫人的厢房去,只顾低头看梅花,一头撞上桓行简,顿时吓得支支吾吾。

  他一脸的阴沉,未及发作,张莫愁看到他身影忙赶过来,将婢子斥责两句,随即,低首敛眉细细道:

  “妾的奴婢冲撞了大将军,请大将军宽恕。”

  她抬起那怯怯的眼,拿着帕子,似乎想为他拂掸。梅花折损,黄的蕊果真沾到他衣襟上。乌金斜坠,夕阳的余辉落在她微微颤动的眼睫上,亦为她脸庞镀上层柔和的金光,可冷风不断,这让张莫愁不禁又战栗一下,那模样,有几分可怜可爱。

  感觉到桓行简在注视着她,张莫愁心里悸动,大着胆子上前拿起帕子细致地将那一点鹅黄擦去,下一刻,手忽被桓行简一攥,她低呼一声,人好似天旋地转般就跌进了他的怀抱。

  “大将军。”她又紧张又兴奋地勾紧了桓行简的脖子,仿佛,他重重的呼吸声就在头顶,张莫愁紧紧贴向了他。

  桓行简抱着她径自朝后院走去,一路上,过往的下人们见状忙匆匆躲开,到了门前,他一脚踢开,将人朝床上一放便压下身来。

  “大将军……”张莫愁的呼吸声变得急促起来,那双眼,柔波荡漾,犹如仰望神祗一般注视着他,点了胭脂的红唇,半张着,似在无声邀约,桓行简看她片刻,忽把帐子“哗”地一声扯下,青影一落,彻底将两人遮挡在了里面。

  锦帛撕裂,被褥间脂粉的香气随着暴烈的动作而流转起来,愈发浓郁。

  张莫愁在他身下不断辗转承受,痛出眼泪,不断哀求,桓行简最后一次将她摧折到极致后,陡然停下。他在喘息声平定后,脱身极快,下榻拾起衣袍穿上,帷幄里,瘫软如泥的女子似乎轻唤了他一句,他却不觉,一脸漠然地走出房门,只叫来一名婢子:

  “烧些热水进去伺候。”

  床榻上,张莫愁一动不动,等婢子进来,咬牙撑起身,她身上无一处不痛可眼中最终露出了一抹满足的笑意。

  她现在最关心寿春城里,是否会因夏侯至的被杀,那汪看似平静的湖面,要起涟漪?

  其实用不着她的书信,名士夏侯至被杀的消息也迟早会传到寿春。毌纯得知夏侯至被行刑时诛杀三族时,跌坐榻边,久久不能言语,太初死了。

  寿春的冬,同样冷冽。

  呼啸的北风刮个不住,毌纯心神不定地围着火炉煮茶,一双手,微微张开,被烤得格外温暖。正出神间,随从匆匆跑进来,搓着手:

  “将军,姜先生来了,说要见你。”

  毌纯猛地回神,霍然起身,把杌子都带翻了:“快,这么冷的天,快请姜先生进来!”

  第110章 君子仇(18)

  姜修沿昆仑山北麓而来,背着行囊,他穿上胡人的衣裳将脸面裹的严严实实,跟着骆驼队,砂石被狂风卷起打在脑袋上,旷野里除了能听到呼啸的风声,便是驼铃。

  这还不是最凶险的,临近玉门关,他们遇上暴风雪。这里头,有波斯人,有大食人,有楼兰月氏人,自然也有他这样的汉人,但无一例外都被风雪袭倒。他们和骆驼一起依偎在坍塌的夯墙下,头顶是轰隆隆的声音,穿云裂石,道路上明显的标志被大雪覆盖,幸亏大家知道这里已靠近玉门关。

  可翌日,他们便又重新见到荒凉而壮丽的落日,像烈火烧春,自有危覆之美。

  目之所至,尽是奇诡山河,姜修入关后在斑驳的驿站里写下游记,并手绘舆图,他的手龟裂了,运笔时血口子会张开牵扯着阵痛。但一盏飘摇灯火下,他还是专注地将山河细细描摹,听到夏侯至被杀的消息时,笔才断。

  所以,毌纯见到老朋友时,姜修似乎一下老了许多,眉眼间,每一条细纹里都藏着边关的红尘风霜。

  火炉温暖,姜修的脸很快被热气烤出麻麻的疼,他将陈旧的行囊放下,径自道:“仲恭,太初的事我已经知道了。”

  毌纯一张脸立刻黯淡下来,他温着酒,嗓音变得伤痛:“是,太初的事我也很意外。”

  两人各自陷入回忆中,沉默有时,姜修道:“我远离庙堂久矣,依你看,事情是不是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田地?”

  毌纯眉头紧锁,他的目光不由漂浮起来:

  “姜先生,你问我,其实很多事我也不知怎么就走到今天这个田地。自我离开洛阳,出镇地方,太傅和大将军刘融那些明争暗斗我本来是不想掺和的,我那时不过以为,这是朝堂斗争罢了。等到诛太尉王凌,我有疑虑,可王凌要另立天子实属大逆不道,太傅讨伐他,名正言顺。但太傅在洛阳立家庙,桓行简如今废后,诛杀太初李安国还有国丈,这意味着什么,我想,不管是出镇地方的将军们,还是洛阳城里的文武,都该差不多摸准他桓家的脉了。只是,”他苦笑了下,“姜先生,事情不到这个田地,谁又在当初就有一双慧眼破局呢?”

  太傅果然技高一筹,每行一步,都有人如坠迷障看不清根本。毌纯一口一口喝起闷酒,只觉苦辣,不复香醇。

  “我当初离开洛阳,是因不喜刘融为人,当然,我同太傅也无深交,谈不上喜恶。他的长公子,”姜修长长叹息一声,“我虽只与他有数面之缘,这人心性,却也大略看出一二。他比太傅更为刚毅沉着,也更寡情,许多事,太傅不方便做的正是为了留给他,仲恭,你可曾想过,太初恰恰是太傅留给大将军来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