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十九章:收获





  随着时间的缓缓推移,逐渐炎热起来的汴京城内,兴元斋的井水镇奶茶成了最为流行的时尚饮品,同样火爆的自然还有晚间的烧烤摊,至于火到了何种程度,那便是汴京城为了安抚因为宵禁而尝不到烤肉的百姓,硬生生将城内宵禁的时间向后推了半个时辰。

  如此热闹的景象,远在云玉县的唐钰自然是看不到的,如今令他稍稍感觉挂心的,便是城外的那片田地了。

  经过几次施肥,篱笆院内的作物长势喜人,谷子已经开始抽穗,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那些稻谷却也已经因为沉重而垂下了头,如此场景令轮流过来看守的衙役们无不张口结舌,他们家中也有些田地,也在农忙时下地劳作过,可他们此生从未见过如此高产的田地。

  而那些自己从未见过的作物,也在枝头生出一缕缕白色丝线一般的东西,像极了蚕丝。见过的都在咋舌,怎么蚕丝也能被种出来?

  难道老天知道这是他们的县令大人耕作的地,便令谷神在此洒了甘霖?

  时间转瞬之间已是中秋。

  与鞭炮齐鸣,漫天礼花的江南不同,云玉县的中秋夜似乎过得很平淡,城内也没有什么诗社斗诗,更加没有赏心悦目的花魁大赛,城内的大户公子哥都在几日前便赶去了汴京城,那里才是整个大宋最为热闹的地方,而县衙后院里,唐钰一家坐在院中,听着红箫与李韵儿唱唱小曲,赏赏圆月,也算是过得有滋有味。

  自从唐钰为了解闷,将斗兽棋做了出来,原本有些水火不容的芙儿与紫月便整天坐在了一起对战。

  相较于复杂的围棋与象棋,唐钰做出来的斗兽棋规则简单易懂,猫吃老鼠虎吃豹,有动物跑进对方的兽穴便算赢,如今只要有闲暇,芙儿便是一句:“手谈一局?”然后便听见紫月回答:“怕你吗?”那做派,俨然两位棋艺大家。

  她们两人在下棋,白渔儿、云采菱与虎子在斗地主,以“东南西北”代替“黑红梅芳”,“天地”代替“大小鬼”,唐钰将大宋扑克也做了出来,只是找不到硬纸,只能用木牌代替,倒有些麻将的意思。

  这边紫月侥幸赢了一局,笑得那叫一个潇洒放肆,气的芙儿在瞬间替她重新摆好了棋盘:“再来。”那边白渔儿喊一声:“炸!哎哟。”她的呼痛声引来云采菱的一阵紧张,自己却摆摆手:“没事,肚子里的宝宝踢了我一脚。”

  红箫与李韵儿则在研究唐钰教她们的新曲子《半壶纱》,看着快乐和谐的画面,听着婉转悠扬的曲子,唐钰闭上眼,仿佛在一瞬间穿越了千年,再次回到了原来那个熟悉的世界。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中秋之后便是收获的时节。

  在整个云玉县城几乎所有百姓的围观下,唐钰领着自汴京城赶来的参知政事王安石走进了城外的那一方篱笆院内。

  “可不得了,听说来的这位是汴京城里的大官。”

  “大官来做什么?就是为了看唐知县收割谷子?”

  “你说咱们县太爷这一亩地能收多少粮食?”

  “不好说啊,我家那几亩地也就收了十多石,唐知县这一亩地,至多也就两石吧。”

  “哎哎,出来了出来了。”

  众人停下了议论抬头向篱笆院的出口处望去,果然看见衙役们不停地挑着成捆的谷子送到打谷场,那里正有人在打谷。从偶尔露出的间隙中,众人更是看见有四五名男子正举着镰刀在收割。

  小小的一亩地,十多人足足忙了半日,这才完全收割完毕,看见大谷场上堆着七八袋新鲜的谷子,围观的百姓们无不张大了嘴巴不住揉搓着双眼,因为这里足有三石多粮食。

  在一片寂静之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农面露惊骇之色,但更多的是从未有过的激动:“老朽活了六十多年,从未听说过一亩地能产三石谷子,这可真是谷神显灵了。”随即两腿一屈便跪了下去。

  紧接着便如人浪一般,所有围观的百姓都拜匐在地,口呼着:“多谢谷神显灵。”

  王安石看着这些现收的粮食,也是一阵哈哈大笑,这哪里是提高一倍,分明是两倍有余啊。大宋可兴,天下可兴。

  在所有人的叩拜中,唐钰朗声道:“各位叔伯兄弟,也看到本官是如何耕种这块地的,所以,只要各位照本官的方法做,本官以项上乌沙担保,来年大家都可有此收获,到那时,整个云玉县,将在无人会被饿死。”

  “多谢知县大老爷!”

  待得围观的人群散去,唐钰与王安石再次回到篱笆院内,心绪还未平静的王安石指着已经开始吐絮的棉花问道:“这便是你说的那个棉花?”

  唐钰点点头:“它可纺布,可御寒,只要整个大宋大面积种植,小侄担保今后将在无人无法过冬。”

  王安石环视了篱笆院内的一方土地,竟有些热泪盈眶,过了良久这才长叹一口气:“贤侄,你这一亩地简直可谓天降神物,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自此以后,大宋将再无饥寒交迫之日。”

  再次感叹之后,王安石这才问道:“贤侄说的那个什么磷肥与钾肥,难不难做?”

  “过程并不复杂,将采出的矿石磨成粉末便可,只是这其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唐钰没有碎石机,完全靠人工打磨,自然是要费些精力的。

  “无妨,本官回京之后便着人在两处矿藏附近设立作坊,确保秋耕时这两种肥料的用量。”末了,王安石又想到些什么,这才问道:“贤侄此次作出如此功绩,可想要些什么赏赐?”

  唐钰闻言只是一笑:“令我大宋再不受饥寒困扰,是为人臣子的本分,也是为了报答王爷与世伯的知遇之恩,小侄不敢求什么赏赐,只求全家老小平安,足矣。”

  唐钰不是傻子,在这帮玩政治的面前,还是老实本分一点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