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四章 蛛丝马迹(下)(1 / 2)

第十四章 蛛丝马迹(下)

“可是他们是呈同心圆分布的,按照常理,村落会建立在交通线附近。”汪兴国提醒了一下。

“嗯?”夏尔巴被汪兴国的话吸引住了,仔细地看了一下,棺材山周边总共有十几个村落,这里是山区,交通线弯弯曲曲的,但这十几个村落以棺材山为圆心向外辐射,它们几乎都完美地处于辐射线附近。

“程子村和资信村的布局也是同心圆。”汪兴国又说道,夏尔巴也觉得自己肯定是漏了什么。看了看表,说道:“掉头回镇子上,打印店应该还没有关门!”

“我们得快一点。”汪兴国看了看表,现在已经快8点了,回到镇子还需要大约一个半小时,山里的人都睡得早,过了晚上10点基本就没有营业了。

“没问题,要信任我的车技!”夏尔巴说完,放开了手刹,一脚油门,越野车猛地冲了出去,在前边几百米处找到了能掉头的地方,一掉头,夏尔巴的脚就没离开过油门,平时一个半小时才能走完的山路,夏尔巴竟然在不到40分钟就跑完了。

重新下载了高清的卫星地图,汪兴国还特意打印了棺材山附近所有村落的大比例尺地图,把地图摊在桌子上,用尺子一量,汪兴国果然没有错,这些村落都是以棺材山为圆心朝外发散,再用圆规一画,这些村落就分布在几个半径一样的辐射线和半径相交的点上。

再拿出几张村庄的地图,这些村庄都以村子中间的广场或者晒谷场为圆心,建筑呈同心圆向外发散,村子间的道路也几乎尽量地笔直,哪怕是有些村子建立在山坡上,也竭力地建立成了同心辐射状。

两人对视了一眼,这样的建筑和村落分布形式肯定有着特殊的意义,通常在平原地区,村落建设是按照井字形建设,这样最容易分辨方向,交通也四通八达,而山里的村庄因为受制地形,布局只能依照山势水边建设,极少会规整,但这棺材山附近的村庄都竭力地建立成规整的圆形,这就让人很费解。

“老板,棺材山你熟吗?”汪兴国随口问了一句文印店的小老板。

“那里谁熟啊?很少打交道,听说他们的祖先放跑过鬼,现在都在为祖宗还债呢。”小老板答道。

“他们的祖辈是生活在这里的?”汪兴国又随口问。

“听说几千年前从外地迁来的,开始来的人不多,后来慢慢人多了,就从一个村变成了十几个了,听老一辈人说,他们要守住鬼门关。”小老板的回答和当地的传说并没有两样,或许是因为传说的原因,大家都保持着默契的距离,更谈不上什么交情,他们也是从祖辈那里听来的传说和故事,却也没有想过去探寻真伪。

谢过老板结了款,时间已经不早了,两人得赶回程子村。

陈八岱是村子里出来的孩子,汪兴国和夏尔巴去镇子上的时候,陈八岱帮着吴老干些农活,拾掇院子,把吴老乐得合不拢嘴,连说这个孩子勤快,闵先生和夏若冰则一整天在村子和附近闲逛,找找这个隐藏在大山里的村子和楼兰的关系。

村民们对外人还是很警惕,不过夏若冰声称自己是吴老的干女儿,吴老在这儿十里八乡无人不知,大多数人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不好阻挡夏若冰和闵先生,这下闵先生和夏若冰几乎算是通行无阻,一路信步而来,来到了程子村的宗庙。

这个宗庙外表和别处的民房没多大的区别,若是不注意还真认不出来,夏若冰曾以民俗调查为由,向当地人提起看看宗庙,但无一例外都被拒绝了,这附近的宗庙几乎都建立在村落中心的位置,但和别处不同,每个宗庙每天都有人轮值,外人是难以踏入一步,可恰巧这时候是午饭时间,一个值守回去吃饭,另一个喝了点酒,在旁边的小屋中午休,宗庙大门竟然忘了锁。

闵先生轻轻推开了虚掩的大门,夏若冰低声说:“这不太好吧?”

“我们是民俗调研啊,而且你还是吴老的干女儿。”闵先生挤了挤眼,这可是难得的探寻机会。

犹豫了一下,夏若冰看了看小屋中熟睡的值守,还是和闵先生踏了进去。

院子正中央是一个水池,水池上一个雕刻引起了夏若冰的注意——雕像戴着一个面具,一只展翅的雄鹰立在头顶上,雕刻的面具上还有一些花纹,但这个雕像年代至少有千年了,那些花纹有些模糊不清,它身上的衣物也和传统的汉服不一样,从纹理上来看,是几何图形,雕像向天伸出右手,左手平举提着一个小笼子,依稀看到里面还有东西,可能是千年的风吹日晒,已经看不清楚了。

别处的宗庙是方正的,进了大门通常都是正殿,然后两边对称排开偏殿或者其他厢房,但这个宗庙却很奇怪,走进院子之后闵先生发现院子是圆形的,雕像立在正中,以它为圆心,院子还摆放着一些其他石像,在院子的一个角落,还散落着一些毁坏的石像,而那些房子呈圆形围绕在最外围,分不清哪间是正殿。夏若冰瞪大眼睛——那些石像不是神佛也不是人物,而是一些动物,夏若冰看到了骆驼、狼、雄鹰、羊、马、蝎子等,一共有12种动物,一间房门两侧是两具武士雕塑,一人持长矛,一人持刀盾,神情肃穆,夏若冰靠近一尊狼的雕像,看到它背上好像有些纹理,用手擦了擦:“佉卢文?”

“夏若冰,这里还有更多!”闵先生站在武士守卫的房间门口,朝里探头看了一眼,压低声音叫道。

夏若冰赶过去,这里是正殿无疑,正殿的房梁上悬挂着的一些黄绢和红娟上写着一些符文,在微风中轻轻地飘展。

“这些字是什么意思?”闵先生按捺激动的心情,低声问夏若冰。

夏若冰回头看了一眼虚掩的门口,做贼一般钻进了正殿里,展开了一幅黄绢,抬头看上面描画的文字。

这些文字肯定是最新写的,那些黄绢、红娟颜色还很鲜艳,字迹也是新的,但很明显描画这些佉卢文的人并不知道佉卢文的写法,他是从左边往右边书写的,这些绢帛上的大多是一些咒语,夏若冰赶紧拿出了手机,把这些文字拍了下来。

闵先生帮着夏若冰拍下这些文字,才拍了一半,突然听到院子门被推开的声音,赶紧停下了手里的工作,夏若冰把手机揣进了怀里,和闵先生往偏殿躲了进去。

偏殿的正中是一个石刻的甲虫,但和平日所见的甲虫不一样,它抬起头,前方两个巨大的螯肢高高扬起,石刻底座上还围绕着一大圈小甲虫,但却不是呈圆形分布,而是椭圆形,听到院子里有好几个人说话的声音,闵先生有些紧张,没有细看,拉着夏若冰往石像后躲。

“等等……”夏若冰瞥见甲虫背部的图案,那是一只眼睛的图案!刚想拿出手机记录,就听到有人走近了正殿,赶紧和闵先生蹲到了石像背后。

“肯定是他们几个人的,我们哪里会有这样的东西?”闵先生听到一个人说话,忍不住轻轻探出了头,从偏殿的门口看去那说话的人手里拿着的东西,正是他们丢弃在鬼门关的装备。

“我们今天抬人进去看到这些东西丢在石头堆后面,还用草盖了一下。”另一个人也说道。

听起来他们是送人归,夏若冰听罢,也悄悄探头看了一眼,看到了那些装备。她瞪大了眼睛看着闵先生,责怪他为什么这么不小心。

“嘘!”闵先生在唇边竖起食指,让夏若冰别出声。

“族长,有外人去鬼门关,这可不是小事啊,肯定是那几个陌生人!”声音听起来很不满。

“听说他们是搞民俗调查的,还住在吴老家。”是另一个人的声音。

“吴老德高望重,不会乱说话的。”一个老者开口了,听声音低沉威严,应该就是他们嘴里说的族长了。

“那也不行啊,吴老做了那么多年的送人归,万一被那些陌生人套出了话……”

闵先生和夏若冰对视了一眼,看来吴老的确对他们有所隐瞒,说话半真半假。

“赶他们走,棺材山不能让外人进去,要是搞出什么事情,我们也麻烦,你们不记得20年前那个探险队了?”

夏若冰的心怦怦地跳起来,听他的口气,20年前探险队失踪的事情,他们是知情的。

正听着他们说话间,闵先生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响了,闵先生暗暗骂道,手忙脚乱地掏出手机挂断,但还是被人听到了。

“你们在这里干什么?!”族长威严地喝道,闵先生和夏若冰只好站了出来。

“我们……在搞民俗调研,看到门没关就走了进来。”闵先生强压心中的紧张,笑道。

怀疑的目光上下打量了两人好几遍,闵先生知道自己说的别人根本不信。

“就是他们,这些东西肯定是他们的。”一个送人归晃了晃手里提着的包。

“你们去了鬼门关?!”族长更生气了。

“没有,我们昨天才来,住在吴老家里,我们真的是搞民俗调研的。”事到如今闵先生哪能承认,赶紧把吴老这尊大神搬出来当挡箭牌!

……

闵先生和夏若冰闲逛的时候,陈八岱在吴老的院子里帮吴老干活,突然看到院子门被推开,两个人哭丧着脸,后面还有好几个人,其中一个人手里还提着他们遗落在鬼门关的东西。

“哎呀我去,这什么情况?”陈八岱脑子有些不够用了,这两人难道是偷了东西被人抓了个现行?

吴老看到族长带着人把两人押回来,也觉得有些情况不妙。

“你们是不是去了鬼门关?!”族长指着陈八岱问道,语气毫不客气。

闵先生赶紧给陈八岱使了个眼色,陈八岱会意,装作没听懂的样子:“鬼什么关?”

吴老赶紧过来打圆场,招呼族长等人坐下,还连连给陈八岱使眼色,让他赶紧端茶倒水。

“吴老,你也是村子里德高望重的人了,不要收留这些不知底细的人。”族长坐下,接过了一杯热水,语气有所缓和,但仍旧很不友好。

“就是一些喜欢听故事的娃娃,他们是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