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章 再次相逢(1 / 2)

第七章 再次相逢

书架上的书稿和废纸很多,但是符合条件的却不多。

陈旭冷静的将书柜里容易渗墨的纸张区分出来,很快就分出了十多叠,大概四五十斤废纸。

这些废纸的量已经算是相当夸张的数量了。

早几年北平有学者运动,那时候才开始有各种报刊创刊,印刷纸才进一步的普及。

事实上往上倒推个十来年,很多线装书都是用粗糙的草纸制作,无论是钢笔字还是毛笔都不太好在上面做记号。

现在这里有这么多精细纸,已经算是侧面佐证了杨婉君的情报应该没有问题。

只不过接下来要从这么多的纸张之中找到那份记录的情报,就得费一些功夫了。

首先还是按照新旧顺序稍加分辨,虽然可能会有误差,不过这是眼下最明显的分别。然后是书写的笔记和风格。

杨婉君是海外的留学生,在这之前,陈旭曾经在她的房间里梳妆台上看到过墨水瓶,看样子她应该惯用现在流行的钢笔。

有了这两个重点,陈旭立马开始疯狂的翻找起来。

索性这里的大部分纸张都是一些很明显的报刊废纸,几乎没有书写过的痕迹。

花了大概十来分钟做了分类,陈旭快步的拿起一叠已经写过字的信签纸,快步起身离开了这间屋子。

虽然杨婉君在他离开杨家公馆的时候并没有声张,但是难保她现在反应过来了,不会派人过来。

陈旭将信签纸全都塞进了大衣的内衬口袋里,低着头快步走下了楼底,仍旧是按照从后院的矮墙翻了出去。

东门大院附近破败不堪,几乎没有什么商店或者酒馆,寻常的百姓也很少,算是比较纯粹的老城区,无形之中为陈旭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

陈旭翻墙出来之后没去别的地方,照着隔壁院子又翻了进去,找到了一个斜对着东门大院的房间,将找到的信签纸全都铺在了地上。

接下来才是让人头疼的时候。

杨婉君接受过组织的培训,很明显知道如何将电报信息保存在日常的书信之中。

这种伪装方式相当质朴,就是简单的跳字法。

在一段看似正常的文字里面,可能间隔某几个词就有一个是电报之中的摘录的信息。

这样一来,所有的电报信息都可以光明正大的摆在台面上,即便是被搜查出来也只能算作是正常的日记随笔而已。

破解这样的跳字法,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读。

一般的日记无论是多么平淡,至少语句通顺,上下有关联,但是嵌入了电报字符的日记涉及到遣词造句的内容极容易出现生硬直白的语句。

只不过现在陈旭并没有这么多时间,一页一页的将这整整一叠信签纸全都通读一遍。

所以他打算采用另外的办法。

拆字法。

在来松江之前,组织就已经提前告知了陈旭关于联络电报的密码本。

这种密码本通常是一个地区通用的,松江市的电报密码本自然也适用于杨婉君接受到的电报信息。

在密码本中有一个对应零号和松江的特殊字句,那就是“马车”和“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