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2章 大结局(1 / 2)

第122章 大结局

台南二十多万土著全部充为奴隶,比贱籍还要低贱,连户籍都没有。

被强制充为苦力,开垦荒地,修建基础设施。

最高兴的还是第二批归顺的土著,他们是贱籍,现在终于有比他们更低等的土著了。

不怕更惨,就怕最惨。

为了方便管理这些奴才,派遣贱籍和民籍的土著按军队编制分编管理。

依靠这套制度,牢牢的掌握着台湾的控制权。

现在台湾实行的是军民制,即全民皆兵。

不按州县管理,按军队模式来管理。

成年男子编入正式的战斗军队编制。

女人和还能活动的老人编入辎重营编制,反正每个人都安排到各自的岗位。

整个台湾像一个大机器一般,里面每个零件都排的上用场。

年龄在十二岁一下的孩子,统一接受义务制教育三年。

还是军队里的那一套,学习简单的汉字,接受忠君的思想。

让他们知道以后该效忠于谁。

在台南,基隆新建两个大型造船厂,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出师了很多熟练的工匠学徒。

台湾地势特殊,有着充足的原材料。

木船像香肠一样,一个个的出海,运用到海上贸易中去。

这种海船还兼顾战斗,留了放炮的炮架,一旦发生战争,架上火炮就是海军战舰。

枪炮局没必要再开分店了,还是集中在台北府。

有钱,有人,有原材料,加上李雪曦的大力支持。

源源不断的武器被生产出来,现在入汉社的士兵基本上都配备了最先进的步枪,把淘汰下来的步枪分给了后加进来的贱籍土著。

只有最后那些台南的奴隶没有配备武器,这些人还是去那些艰苦的地方搞开发吧。

修路,开荒,建房子都是写苦力活。

李雪曦下令从台北修一条贯穿到台南的官道,这是一个大工程,历经5年才彻底完工,死了接近两万奴隶,才完成这个任务。

还比如台南和基隆的造船厂需要大量的木材,必须到台中的高山上砍伐。

山路难走,无法用车拉出来,只能是十几二十几个奴隶扛着一大根木头下山。

途中蛇虫鼠蚁这样就不用说了,好多是失足掉落山崖,真是惨不忍睹。

二十多万奴隶,最后因为有功劳提升到贱籍的不足一万人。

五年后死亡多达十万,50%的死亡率,简直是太惨了。

他们为了台湾的建设付出了血的代价。

同时也换来了台湾的经济繁荣。

大汉56年统计,台湾总人口达到了270万人。

军队人数高达40万,预备战舰7000多艘,仅战舰数量就比大汉帝国还要多。

正式军人 40万里还不包括那些辎重部队,护理人员,后勤人员,如果都算上,那将近200万人。

即使是妇女也接受了简单的军队训练,战争一旦打到最后。

妇女也能参战。

这五年来发生了很多事情,秦国与大汉发生了一场可控制的战争。

双方打的很焦灼,历时三年,拼的是两败俱伤。

战争开始的时候,秦国占了上风,一路南下,攻城略地,北京仅三天就被贡献。

举国大惊。

后来差点直捣黄龙,拿下东京城。

大汉帝国依靠巨大的战略纵深,和庞大的人口优势。

战事打了三年,后期把秦国拖的实在是受不了。

期间秦国多次要求谈判,可是大汉一直不同意,要求秦国归还所以占领的地方才同意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