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34.034章(1 / 2)


饭桌上,一家人吃饭吃到最后, 李珍月放下碗筷, 朝着丁小甜笑了笑,说:“二妹, 明天我跟你大哥要进城去,除了帮你取汇款,还想去县城供销社买点儿布做两件衣服。你大哥说,这次不但给我做,还要给妈和三妹做……”

“这是真的吗?”还没吃完饭的丁小兰一听就兴奋地问,连饭也不吃了。

李珍月点头:“当然是真的。”

唐玉香听了却说:“我有衣服穿, 不用浪费布票和钱给我买衣服, 我老了,旧衣服都穿不完。”

丁小甜猜, 大嫂没说完的话是, 大哥手里没那么多布票或者没那么多钱,想要让自己想办法。

果然,随后李珍月继续说:“二妹, 我跟你大哥手上没那么多布票, 还有钱……”

话没说完, 丁建军已经啪一声把筷子拍在了桌子上,他眉毛拧起,非常不快地说:“珍月, 你住口!我说过, 这个家我是顶梁柱, 给我妈和我三妹做衣服,由我负责!”

李珍月好像已经下定决心,这次绝不退让,把没说完的话说完,她继续说:“二妹,你大哥就是倔脾气,明明手里没钱,却要穷大方,你就帮忙换十二尺布票,让你大哥拿去买了布给妈和三妹做衣服吧。”

丁建军已经气红了脸,愤怒地盯着李珍月,眼看就要发作。

丁小甜见了,赶忙说:“大哥,都是一家人,你别见外。我这里正好还有些布票,是上一次忠灿回来探亲时带回来的。我做了两件衣服之后还剩了几尺,下一周去学校代课,我找学校老师再换几尺,就可以给妈和三妹做衣服了。这样吧,三妹和妈做衣服的事情你就别管了。”

丁建军断然拒绝:“二妹,不行,你回娘家带个孩子,要用钱的地方多,怎么能让你来买布。”

丁小甜对于这个大哥的脾气还是很清楚,知道他是一个好面子,自尊心很强的男人。

在父亲死后,一直以丁家的当家人自居。

明明他现在经济困难,可还是要照顾到母亲和妹妹。

说实话,丁小甜挺佩服这个大哥的,也想要帮他分担一点,虽然她现在也没多少钱。

“大哥,别说了,这次就让我帮你分担一点儿,几尺布,做两件衣服,我还是负担得起。你不要再推辞了,不然我就不在娘家呆着了,我回何家去,我是认真的。”丁小甜说。

“这……”丁建军犹豫了。

他看到二妹脸上的表情,很笃定的样子,知道她不是随便说说。

“哎……”最终他长叹口气说,“都是你大哥没用啊……”

“大哥,你在我心里可是最能干的大哥哦!”还在吃饭的丁建军停下吃饭抢先笑着说。

“就是,大哥,我也觉得你最好!”丁小兰赶忙附和。

听着弟弟妹妹说的暖心的话,丁建军脸上又有了笑容。

不过,当他的视线转过去,看到李珍月时,脸上却没了笑。

李珍月有点儿忐忑,她知道,等下从老屋这边回去,两人晚上又要吵架了。

果然,吃完晚饭回去后,丁建军和李珍月就吵了一架,丁建军怪李珍月没跟自己商量就向自己的二妹提出布票的事情,甚至想让二妹把布也给你买了,这纯粹是太太贪心。而且,她那样做,让他在自己的弟弟妹妹跟前很没面子。

李珍月却回嘴说,她那也是为了这个家着想,也不是全为了自己。

她知道自己要是不主动说出来,丁建军就不会说,就是打肿脸充胖子,现在不管怎么说,妈和三妹的衣服有着落了,家里也不用支出那么大一笔钱,这到底有什么不好?

吵了一阵儿,谁都占不了上风,各自气鼓鼓地去洗了脸和脚睡觉。

丁建军一个人睡,李珍月却跟自己的两个孩子一起睡。

早上起来,吃完早饭,丁建军准备进城,换了干净衣服,要走之时,唐玉香过去劝说儿子,夫妻之间没有隔夜仇。叫他还是去把李珍月叫着,一起进城去。

丁建军最后还是听了母亲的,去叫李珍月一起进城,给她买布做衣服。

老屋那边,丁小甜比平时起来得晚点儿,因为今天是星期天,她不用一早骑车到公社去代课。

虽然到点儿就醒,但是丁小甜在床上陪着孩子玩了一会儿,看到钟上的时针指到八点了才起来,她给自己和女儿都穿好衣服。接着开始每天早晨的日常,喂鸡给老屋菜地浇水浇肥,做早饭吃饭。

然后牵着女儿去队部借自行车,再载着女儿去老屋,把女儿交给母亲带着。

“妈,我今天要晚点儿回来,可能要下午四五点才到家。”临走之前她对母亲说。

唐玉香:“晓得了,骑车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丁小甜“嗯”一声,又嘱咐女儿听外婆的话,自己下午回来给她带糖吃。

秀琳抱着她,亲了她脸,学着外婆的口吻,挥手:“快去吧,妈妈,早点回来。”

丁小甜笑出了声,连忙说自己很快就回来了。

骑着自行车离开生产队去公社的路上,丁小甜一直沉浸在女儿带给她的欢乐之中。

到了公社,她去了信用社家属院,熟门熟路地找到了袁会计。

袁会计则是带着她去了同一个家属院的另一栋楼,那一栋楼有三层,会计主任萧主任住在二楼。

于袁会计住的筒子楼不同,萧主任家住的楼是每间房一溜排开,推开门是屋内的一个公用的“1”字形走廊,走廊对面是另一户人家,相当于隔着中空的庭院门对门。这种户型的房子一溜四间房。

除了头一间和最后面一间不是门对门,中间的两间都是门对门。

这种房子比筒子楼好一点儿的是中间两间房的窗户对着走廊,既采光又通风。

一头一尾的房子是南北的窗户,都打开的话,会有穿堂风,也可以采光。

这样奇特的户型设计,丁小甜还是头一次见到,别看她重生之前是活了六十八岁的丁老太,她也没看见过。

萧主任就在这个户型设计的第二间屋见的丁小甜,当然,袁会计也跟着进去了。

三人在屋里说话,窗户和门都是关上的,萧主任拧开了屋里的吊扇的开关,这样一来,大家在屋子里坐着说话也不会觉得热了。

萧主任还给丁小甜倒了一杯凉白开。

丁小甜也不客气,端起凉白开就喝,旁边,袁会计正在跟萧主任寒暄。

她说丁小甜帮着自己用肥皂换了一些鸡蛋,挺不错的,所以她把丁小甜叫来跟萧主任亲自谈,反正基本情况之前她也跟萧主任说了。

萧主任点点头,看到丁小甜放下手里的装白开水的茶缸之后,就说:“小甜同志,我有八十四张肥皂票可以买八十四块肥皂,十二尺布票,你拿去随便买什么布都行。我这个人也很干脆,之前我也对袁会计说过了,我要换鸡蛋,就跟她用肥皂票跟你一样的换法。布票呢,就按照一般的棉布价格来算。八十四块肥皂,换三百个鸡蛋,十二尺布票,换一百二十个鸡蛋。这一共是四百二十个鸡蛋。只不过,要是你一次给我送这么多鸡蛋来,我们家吃不完就不新鲜了。我想,要不你每次给我送二百个鸡蛋来,分成两次送,也就是过几天你给我送一次,再过两个月你给我送一次。你看这样行不行?”

丁小甜听完算了算时间,如果自己过几天给她送二百个来,然后再过两个月送剩下的两百个,正好那个时候自己去部队探亲回来,也有时间送。还有,她认为萧主任考虑得当,因为在夏天,鸡蛋放久了的确不新鲜。

“好,萧主任,就按照你说得办,这次你给我十二尺布票,以及二十八块肥皂票,我给你送二百二十个鸡蛋来,然后再过两个多月,我再上你家来取剩下的肥皂票给你换鸡蛋。”

“那我这就你去那肥皂票和布票。”

萧主任高兴地站起来,打开门去给丁小甜拿票去了。

不一会儿,她走了回来,把丁小甜要的布票和肥皂票给了她。

丁小甜就问她:“下周二我把鸡蛋直接送到您这里来还是袁会计那里?”

萧主任想了想说:“你送去袁会计那里吧,她到时候会转交给我的。”

丁小甜:“行。”

从萧主任家里出来,袁会计称赞丁小甜很聪明,会说话和处事。

丁小甜知道她什么意思,因为自己刚才那样说,袁会计就替萧主任跑了腿办了事,萧主任是袁会计的领导,以后肯定会对袁会计另眼相看,将来要是有升职机会或者加工资的评比,袁会计会比其他同事更容易获得领导推荐和评优。

“哪里,哪里。”丁小甜谦虚地说。

两人分开之前,袁会计说以后要是有什么需要她帮忙的地方,请丁小甜尽管提出来。

丁小甜当然说好。

公社信用社里面有了一定的人脉关系,如果将来她要贷个款什么的话,也比一个熟人不认识要容易多了,就是不知道她将来会不会有贷款的时候。

反正,能跟金融机构的人认识,对丁小甜来说有利。

从萧主任家里出来还不到十一点,丁小甜去了公社供销社买布和买肥皂。

十二尺做衬衣的花布,丁小甜买了六尺白底红花的,这是给三妹做衬衣的,至于给母亲做衬衣的,她选了六尺素净的鸭蛋青色的棉布,一共花掉了八块四毛钱。二十八块肥皂,十块零八毛。现在她的兜里只剩下一块八毛钱了。

这还是她早上去老屋把孩子交给母亲带时,从她那里借了十元钱,加上她剩下的十一块钱,才把这些东西买了。

不过,她也不着急,因为今天她大哥代替她去城里取了丈夫寄来的三十元后,她手上就松了。

她的随身空间的篮子里有二百六十多个鸡蛋,后天送到袁会计那里二百二十个鸡蛋,她都还剩下四十八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