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一十二章 点映(1 / 2)


一般电影上映前都有点映阶段。

提前点映到底图什么?

目前在国内,所谓的发行前点映就是一种电影宣传推广的环节,主要用来造势,比如请媒体、影评人等提前看,好提前写稿啊,从宣传需求角度,哪能等到上映后再请媒体和影评人呢?

其次是为了抢夺排片,“抢跑”首日票房和首周末票房。

国内电影发行大多是“一锤子买卖”,首日票房和首周末票房极其重要,如果有提前点映的良好势头在前,会给影院经理更多信心,也会在上映时给影片更多排片。

当然这些的前提条件是对片子质量有信心!

小白之前的《敲开天堂之门》没有点映,直接全盘公映!

为什么?

那是旺达直接保底发行的电影,排片量已经足够,没有必要再造势了。

这次不同,虽然白小飞这三个字如今的品牌效力已经初步形成,可惜,最近的观众接连遭遇《长城》、《摆渡人》、《铁道飞虎》的打击,不少观众真的对国产电影失去了信心。

提前点映有助于积累口碑,为《乘风破浪》公开放映营造一种口碑现象!

一般来说,新片做提前点映,尤其是大规模的提前点映,都是对影片质量比较有自信的,希望通过这种提前点映做口碑场,保证公映后能延续良好口碑。

虽说争议性口碑也会推高关注度,但这样的影片,通常会选择自我保护,避免上映前差评过多拉低票房。

比如像《天机·富春山居图》看似“卖相不错”,但口碑糟糕,在时豆瓣评分仅有2.9分的影片,就不适合做提前点映。

所以,业界有条不成文的规矩,一部影片在上映前“捂”得越严实,通常口碑越不好。

……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影评人,周黎名当然也被邀请参加了《乘风破浪》的媒体场。

周黎名的在影评界的地位很高,《洛杉矶时报》称他为“中国的罗杰·伊伯特”(伊伯特被称为北美第一影评人,在好莱坞德高望重);内地媒体则夸他是“大陆第一影评人”!

小白以前就很尊敬他。

‘你评论影片可以非常犀利,但是不能够做人身攻击。包括‘张一谋已死’这种话,这样的用词应该要非常非常小心,这是不好的。对作品本身,我觉得你必须看过!如果你不喜欢这个电影人,或者讨论他以前的作品,就对他新的作品扣个帽子或者打零分,我觉得这种现象是专业的评论人不应该有的。’

这是他前段时间针对网上流传的‘张一谋已死’论断的反驳!

很有道理!

事实上,真正有地位的影评人很少收红包,对他们来说,专栏写作已经足够养活自己。

举个例子,《三枪》媒体场的时候,新画面团队不让周黎名提前观看《三枪》,因为“他们大概知道该片质量不佳,周黎名不可能对它进行夸奖”。

……

媒体场到来的人很多,除了影评人就是一堆的电影专家、学着还有赞助商——赞助商也想知道自己的钱花在哪了!

当然,《乘风破浪》的出品方、发行方也来了。

对了,《乘风破浪》是永盛主导发行,白小飞工作室参与发行的…

照例,永盛方面的人先是上台感激了一番,然后灯光渐暗,电影即将开始。

白小飞,周黎名当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