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65章 拜个晚年(2 / 2)


“是啊。”章梅也有些困惑地看着李顺说:“什么事啊,这么急,我还想看看婶子过年的照片呢。”

李顺瞪了章梅一眼,然后看着妈妈说:“婶子,真有急事,来不及了,下次再看照片吧。我们这就要走了。下次有时间再来看你和叔,下次再来看照片。”

说完,李顺不由分说拉着章梅就往外走。

“哦。真有急事啊,那好吧。”妈妈有些遗憾地说着,爸妈一起跟出来送他们。

林亚茹立刻站起来往外走,我也跟了出来。

章梅边被李顺拉着往外走边嘟哝着:“发什么神经啊,刚才还好好的,这会儿怎么突然就有急事了。”

“少啰嗦,我说有急事就是有急事。”李顺说着长出了一口气。

我不由也出了一口气,心里却又有几分空荡。

到了车跟前,上车的时候,章梅不甘地回头对妈妈说:“婶子,下次有空再来看你哈。那些照片你留好啊,下次再来看。”

“哎——好,好!”妈妈点头答应着。

然后他们就上了车,林亚茹发动车子,李顺和章梅向我们挥手告别。

小卖店门口,那名特战队员站在门口,以立正的姿态目送李顺的车子离去。

看着车子离去,爸爸看了看那小卖店门口,随口说了一句:“这伙计怎么站地身板那么直。”

妈妈看着车子离去的方向,说:“这个李老板,每次来去都是一阵风。说有事就有事,看不出他还是个急性子。”

我站在一边没有说话。

回到家里,妈妈对我说:“小可,海珠和她爸妈明晚回到宁州。明天是正月十四,后天是十五。你怎么想的?”

“我没怎么想!”我说。

“时间这么久了,这事早晚是要解决的,总不能这么一直拖下去。你说呢,老头子?”妈妈又看着爸爸。

爸爸点点头:“这么着,后天一早,我和你一起,带着小可上门去。我们再去一次,说是负荆请罪也好,说是登门道歉也好,说是沟通交流也好,说是请儿媳妇回婆家也好,总之,我们是要再去一趟的。

我们不上门,海珠是一定不会回来的。即使海珠想回来,亲家也不会同意的,现在局面僵持成这个样子,大家总要互相有个台阶下,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结是我们造成的,我们还是要亲自去解开。”

妈妈点点头:“嗯,我看也只有这样了。春节海珠就没在婆家过,这正月十五再不来,也实在说不过去了,一味这么拖下去,对两个孩子的事情没有什么好处。”

我这时说:“其实,在回家之前,我前两天去过一次澳大利亚了,见到海珠的父母了。”

“啊——”爸妈意外地看着我,半天妈妈说:“小可,你去了一趟澳大利亚?”

“是的。”

“见到你岳父岳母了?”

“嗯。”

“见到海珠了吗?”

“没有。她出去了。”我摇摇头。

那天在澳大利亚的时候云朵和海珠父母都说海珠去了新西兰要一周才能回来,但其实即使到明天时间也不到一周,难道是海珠父母通知她提前回悉尼然后在正月十五前赶回来的?难道海珠父母也是想在正月十五前解决好我和海珠的问题?

想到这里,我的心里不有升起一缕希望。

我接着把那天见到海珠父母的内容给爸妈复述了一遍,听我说完,爸爸沉思起来,妈妈说:“这么说,小可岳父岳母给他的答复是含糊模糊的,这么说,亲家其实还是想等我们主动,看来,我们刚才的决定是正确的。我们儿子惹出的事,我们做父母的责无旁贷要去通融。”

爸爸点点头,对我说:“小可,就这么定了,后天一大早,你跟爸妈一起到你岳父岳母家去,你到时候态度要诚恳要低调,不许犟嘴,不许狡辩,不管他们说什么,都要好好听着,都要答应着,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听到没?”

“听到了——”我瓮声瓮气地回答,心里感到有些憋闷。

“不管怎么说,我们家都是理亏的。不知道这次亲家给不给我们老两口这个面子。”妈妈看着屋外,忧心忡忡地说。

爸爸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看着父母忧虑的神情,我的心里很难受,想起爸妈在这事上为我受的罪,感到一阵歉疚,同时那股一直压抑在心里的屈辱感又涌动出来。

妈妈进屋去拿出一个影集递给我:“看看,这是我们在鼓浪屿的合影。”

我接过来,翻开看。

影集里都是爸妈和秋彤小雪的合影。

一张张地看着,看着他们开心的笑容,看着鼓浪屿的阳光沙滩海浪。

心里感到了莫大的安慰和欣慰,暖意融融。

看完后,我把影集递给妈妈:“妈,这影集你要放好了。如果……如果海珠回来了,不要让她看到。还有,过年你们和秋彤小雪出去的事,千万不要在海珠面前提起。”

“为什么?”妈妈不解地说。

“妈,别管那么多,反正你记住我的话就行,如果你不想没事找事,如果你不想家里无风起浪,如果你想让家里安安宁宁,如果你想安安稳稳过日子,那你就一定千万要记住我的话。”我说。

“哦。”妈妈似乎被我的一通话吓住了,点点头。

“小可的话似乎是有些道理的。”爸爸这时说。

妈妈看着我和爸爸,一时没有说话,接着拿着影集进了里间,小心翼翼将影集锁进了柜子里。看妈妈的样子,似乎这影集成了定时炸弹了。

隐隐的,我确实有这种感觉。

晚上给秋彤发了个手机短信:“我在老家。”

秋彤很快回复:“终于到家了,很好的。李顺在哪里?”

“在宁州。”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