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百三十八章 达成一致(1 / 2)


三月初四,上午时分,吏部验封清吏司郎中贺永元再一次的将来打听消息的一名勋贵给打发走。

连续三天,他实在遭不住这情况,想了想,出公房去吏部衙门里头找吏部尚书马文升。

马文升正在公房里喝茶。

贺永元将情况说了一遍,叫屈道:“老大人,下官真没有故意让人无法袭爵。听镇远伯顾士隆说,这是张使相在御前提的方案。与下官无关呐。”

“使相”就是如今枢密副使的别称。贺永元知道张昭在马文升这里的印象很好。

马文升如今年纪渐长,时年七十九岁,有点耳背且精力不济,所以只管着吏部内的事,朝政基本不再管,道:“什么,你再说一遍?”

贺永元无奈的再高声复述一遍,“老大人,此事还请你定一个章程。”

按照大明朝的制度,侍郎只是理论上尚书的副手,实际上的情况通常是尚书直接管着底下几个郎中,独掌部权。所以,贺永元直接来找马天官来定夺。

马文升道:“此事既然是顾士隆自愿的,与吏部何干?你以吏部的名义给邸报、真理报、论道报分别去信一封,刊文把事情说清楚。

勋贵制度改革的事,张子尚前日已经亲自到本部府中送了草稿,约时间详谈。本部下午就要过去。”

贺永元心中诧异,应了一声。

京中勋贵们跑到吏部来打听消息,频率密集的差不多都算是“骚扰”的程度。马文升也没当回事,降等袭爵不是应该的吗?他心里看重的是“荣誉爵位”的设定。

当天下午在后军都督府里“商议”时,马文升就提出来,“子尚,名爵乃是朝廷重器,一旦开始售卖则必定是礼乐崩坏,乃是王朝末年气象。”

之所以将会议地点定在后军都督府,是因为林文宁这个新任的枢密主薄在此办公。

他领着约五百多人的杂职官、吏员的“文秘机要司”相当于是整个枢密院的筹备委员会。军中的大小事情目前都在此汇聚。

当然,文秘机要司里还设了一个副主薄,由英国公张懋的心腹担任,专门对接英国公。

枢密院内张昭和张懋目前的职权划分还是非常清楚的。主要是张昭管北边的事务,边军,卫所改革。张懋管京营、十二团营,南边的事务,以及和文官们对接。

因为张懋管的这摊子事务,人事权在兵部。。这也是兵部尚书刘大夏现在还没有被文官、御史们骂下课的原因。

兵权都被枢密院都拿走那还了得?文官集团早把张昭的名声搞臭。当然,如今这样的局面对文官集团而言也很严峻。

雅致、安静的小厅内,前面衙门院落里的喧闹被阻隔。张昭、英国公张懋、马文升三人围坐在一张椭圆形的桌子边。桌面上放着茶水,糕点。

桌后还有校书郎在记录。

马文升一代名臣,既然是和张昭在商议,当然不会上来就扣帽子,他说的是他的想法。

张昭对马天官还是很尊敬的,这是一个一心为公的老头,有古之名臣风范,解释道:“老大人,所以在下只是建议售卖荣誉爵位。像朝廷正儿八经的爵位绝计不能拿出来卖的。这种荣誉只能在战场上去争夺。

而这个荣誉爵位隔两三年就要重新审核。可以为朝廷带来大笔的收入。”

英国公张懋喝着茶,老神在在。他对这个条款倒没什么异议。但对“降等袭爵”有异议。

马文升听完张昭的解释,精神一振,虽然年老但多年的理政经验还是让他抓住关键点,“子尚,你的意思是这个荣誉爵位的售卖由吏部掌握?”

张昭道:“准确的说是由朝廷掌握。吏部掌握名单,税务司收钱。将来但凡是收钱的事情,最好都划归到税务司中,直接和国库对接。”

马文升就点点头,道:“此事可行是可行。就怕此例一开,将来的大明君臣会把真正的爵位和官职拿出来卖。”

张昭倒是看的开,劝道:“老大人,届时朝廷真缺钱到那一步,咱们现在什么设立什么制度都是白搭。”

这里不得不吐槽崇祯皇帝一句,话说满清乾隆时代就把官职拿出来卖。同知、道台明码标价。像红楼梦里,琏二爷就捐了个同知在身上。满清后面不也撑了一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