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节(1 / 2)





  嘉柔拢了拢被子,嘀咕道:“大将军要是真敢治一治这些人,才是大丈夫。”

  桓行简笑而不语,又给她一脚,看嘉柔情不自禁歪了下:“我以前就不是大丈夫了,嗯?”

  手顺势伸进被里,找到白嫩嫩的脚,握住了,暧昧掐了一把。

  嘉柔忙挣脱回来,蜷起膝盖:“大将军敢不敢?”桓行简默然,太傅在时尚对许多事模棱两可,他和太傅不同,有些事,一代人做不了。或者说,一代人有一代人能做的事。

  “怎么突然对我的事这么感兴趣了?”他眸光一定,揶揄道,嘉柔不好意思把头发一抿,轻声说:“阿嬛常来,说起大将军,总赞不绝口,说大将军举贤才,恤孤苦,又整顿朝纲朝野肃然,这些我没亲眼见也不知道真假。”

  “哦,阿嬛很自觉,知道吹捧她家里刚升迁的兄长。”桓行简戏笑一句,“你不一样了是不是,你不是我家的人,是这样想的吧。”

  不等嘉柔回答,外头听一阵叩门声,隔着门,石苞的声音响起:“郎君!”桓行简立刻掀了被子起身,很快,石苞垂首进来,将一封从淮南的加急呈上。

  信是镇东将军诸葛诞写的,他对着烛光,不到片刻读完又慢慢折了起来。

  石苞暗暗观察他神色,不敢多问,桓行简不知凝神思量多久,忽对他道:“你先退下,明日一早到公府,让傅嘏他们等我。”

  回到稍间,桓行简把信重新展开,一手托腮,坐于案前火苗跳映于瞳仁深处,显然已陷入沉思。

  嘉柔轻手轻脚下床,把他脱了的外裳又给他悄悄披上,刚收回手,被桓行简头也不回地扬臂反捉住了,他沉声道:“吴国内侵淮南,这一仗,也许是我的一个机会。”

  第56章 竞折腰(3)

  嘉柔心中一凛,外裳随着桓行简的动作滑落几分,她默默往上提了提,再不听桓行简开腔,只握着她的手。

  两人一坐一立,沉默有时,嘉柔把手轻轻抽回,挽起袖子,问他:“大将军要用笔墨吗?”

  桓行简转头,在她脸上端详片刻:“你知道,论战功我比太傅差太远。吴国这个时候先在东兴修堤筑城,挑衅的意思显而易见,依你看,我该不该趁这个时候伐吴?”

  “我不懂,”嘉柔十分坦白,“大将军公府里幕僚无数,当广开言事,多听听几人的意见。再者,四方三征将军们无一不是能征善战的宿将,大将军也该问问他们,最后定夺。”

  桓行简颔首,笑道:“柔儿,你要是男儿身,我公府里定给你留个位子。”

  玩笑话说完,他又是个沉思的模样了。

  “大将军,你明日还有诸多要事,先歇着罢。”嘉柔说完这句,又觉不妥,像是邀约,忙补道,“我知道大将军睡觉怕人有动静,我去外头。”

  桓行简却固执地把她手一拉,命嘉柔为自己宽衣,嘉柔推辞不得便照做了,他人在热孝中半点装饰也无。只头上一顶小冠,腰间连个玉饰都省了。忙碌一番,嘉柔将他腰带朝屏风上一搭,衣裳叠放整齐,服侍他躺下。

  正要把帐子放下来,桓行简那两只眼在一派柔和的光晕里如宝钻般盯着自己,他直言道:“其实不必问任何人,我想打这一仗。”

  嘉柔心里又是一跳:“大将军已经拿定主意了?会不会太快了?”

  “嗯,你去搬个杌子来。”他一打眼风,嘉柔只好取来杌子在床头坐下了,看他精神不减,手里拈着根绣枕上她遗落的青丝,眉宇微蹙,神思不知飘到了何处。

  “大将军要是睡不着,不如来猜谜?”嘉柔瞥到史书就在几头放着,心中一动,桓行简一时失笑,“高平陵前夜,比这凶险的多,柔儿,你觉得我需要你的安慰?”

  嘉柔不大好意思,双手搭在膝头上,说道:“大将军眼都不闭,不是要睡的样子。既然睡不着,打发打发时间。”

  外头北风呼啸,几竿竹子上始终飒着如落急雨般的动静,室内温暖祥和,桓行简望着嘉柔光洁柔和的面庞,手一撑,懒懒托起腮,笑:“好,你出个谜,猜什么?”

  “阿嬛说大将军自幼熟读经史,我也不敢卖弄,就当解闷,随口胡诌个谜,来猜人物可好?”嘉柔本也是信口一提,此刻,凝神认真思索起来,目光不由定在那具屏风上--桃花芳草,白鹤唳空,仿佛都能听得见那一阵阵的欸乃浆声,山如螺黛,绿水欲颦。

  她那双灵秀的眼霎时一亮,冲他笑道:“有了,青山碧水,请大将猜个史上的武将。”

  这谜出的刁钻,桓行简眸光低转,一圈圈把她头发缠在指上,冥神半晌,看他那个神情令人捉摸不透。嘉柔以为要难倒他了,抿唇道:“大将军要是猜不出,就先睡……”

  手刚给他往身上挪了挪绫被,桓行简抓住她的手,在唇上碰了碰:“我要是猜出来了,柔儿给我什么奖赏?”

  温热的鼻息喷洒在手背上,微微作痒,嘉柔难堪地想缩回去:“我身无长物,没什么能奖赏的。”

  “谁说的?”桓行简嗓音低沉,“我每日奔波往来,没有一双舒适的鞋子恐怕不行。”

  话点到这个田地,嘉柔不能再装傻,似有所动,把脸一垂慢慢点了点头。

  桓行简这才把她脸颊一捏,笑道:“青山碧水,是为景翠。”

  嘉柔顿时“呀”了声,她这谜,出的随心所欲,信马由缰,此刻不禁暗自钦佩起桓行简,眉眼弯弯,忍不住点头道,“是楚国的景翠!”

  两人相视一笑,其间默契倒尽在不言中了。桓行简不过略作思考,便破了她这道谜,只是,中途他思绪岔道想的已是明日之事。

  嘉柔观他神色,无从探究一二,把绣帐一垂,说道:“大将军,明日你还要早起,睡吧。”

  更漏迟迟,确实不早了。桓行简笑笑,翻个身,当真阖上了眼。嘉柔在旁边静静坐良久,听桓行简鼻息平稳,才透口气,起身把灯台拿走,很快的屋里便幽暗下去。

  这一觉睡得沉酣,桓行简醒后,自己穿戴了,走到明间看嘉柔睡得正香,没叫醒她回到书房洗漱好直接去的公府。

  一群人早等着桓行简了,他把信朝案头一丢,让几人先一一过目。自己则端坐下来,奋笔疾书,给征南将军王昶、镇南将军毌纯、征东将军胡遵分别去书问计。书成,命人加急送往东南。

  见他起身往墙上舆图前站定,几人围上来。桓行简目光盯着舆图游走,手一指,慢慢移动,“从北攻南,淮左一地湖泊星罗棋布,很难集结大军攻伐,唯有出历阳到采石矶。东兴地势险峻,守扼之所,诸葛恪这个时候在东西两山先占地立城,是把钉子都钉到我眼睛里来了。若连寿春一带都守不住,何谈伐吴?我不能不拔眼中钉。”

  诸葛诞的上书倒跟邓艾一样体贴大将军,不光据实列了当下处境,计策一并呈了。三人看完,各怀心思,诸葛诞算盘打得很妙--王昶取江陵,毌纯攻武昌,东吴的上游被这么一牵制住,魏军主力集中攻两城,大获全胜也。

  “你们怎么看公休之计?”桓行简调转过头,目光一一从三人脸上扫视过去,听他温和称诸葛诞的字,几人心中不约而同了然,傅嘏含糊其辞的,“不知道其他几位将军是什么意思。”

  “他们的意思是他们的,我在问你们的意思。”桓行简眉头一挑,颇含深意地看了看傅嘏,傅嘏沉吟片刻,说道:

  “下官觉得公休未免想当然了。”

  桓行简嘴角微翘:“是么?兰石说说看,公休想当然在哪里?”

  “吴主刚逝,诸葛恪新迁太傅正是他军民上下一心抵御外敌的时刻,孙氏经营江东六十载,即便吴主晚年倒行逆施,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事发突然,我军与敌军相隔甚远,没有探马能提供详细军情,到底现在东吴是个什么情况,谁也不知。更可况,我军在淮南一线治兵训练,已逾三载,天下皆知,想要偷袭是不可能的了,至于吴军,若是步兵同水军配合,列船津关,占据险要,贸然出兵实在是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