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8节(1 / 2)





  “天子在刘融手中,是为大患。”

  他父子仰仗不过手中微乎其微的禁军和死士,其余人,不过以增威重。桓旻目光扫过他手上污血,摇摇头,说道:

  “我知道你在担忧,子元,太傅既敢如此行事,一在你,一在你的父亲对人心向来脉号得准,你还年轻,有的去学。”

  桓行简无声颔首,转头吩咐石苞,命宫人过来清扫地面。身后,一匹骏马载着桓睦贴身侍从飞驰而至,下马回道:

  “太傅已得郎君消息,此刻同太尉两人正商议出城,勒兵洛水浮桥,以待刘融。还有一事,方才,大司农高元则趁乱骗过守城出城逃了!”

  有那么一瞬,霜雪侵身,桓行简当即明白高元则定是携大司农印逃去了高平陵。粮印在手,洛阳周边尽是屯兵,刘融又可打天子旗号……桓行简面色不佳,望了望叔父:

  “智囊出逃,高元则这个人是极聪明的,太傅本欲事成请他来行中领军事。”

  “不,”桓旻目光一凝,“大将军动辄前呼后拥兄弟出城,高元则不是没有相劝过,若是肯听忠言,也不至于今日局面。”

  桓行简眸光轻转似在沉思,忽的,余光锐利一闪,脚尖挑起地上一柄□□,一把攥住,脱手朝没死透意欲偷袭的卫兵身上扎去,将其戳透,方定在这人脸上,晃了一晃,徒留红缨在春雨中淋得颓唐。

  忙有几名死士扑上来,一一检巡,桓行简刚一抹眼睫上混的雨水血水,从御道上飞奔回来一人,气喘吁吁告诉他:

  “太后不愿发诏,要见太傅,如若太傅不便前来,中护军去也可。”

  这个时候,那女人……桓行简嘴角微翘噙着丝轻蔑,面对寒光兵刃,太后竟有这般定力想讨价还价什么呢?他知道自己现在这个时候,不能得罪她,她还有用,有大用,于是薄唇轻启:“好,我这就过去。”

  第35章 高平陵(2)

  永宁宫里烛火煌煌,太后听到殿外动静时美目一斜,敛裙起身,迎上甲胄冰寒的桓行懋和郭建,心中说不出是兴奋还是恐慌。

  来意昭昭,太后眸中微微哂笑,百无聊赖地抚弄欣赏着她新染指甲,慢悠悠的:“天子在外,内起甲兵,我一弱质妇人不敢过问朝政。”

  见她此刻大好良机不知是不肯配合,还是别有他想,郭建没时间思虑,好不急躁,忍不住唤了声“太后”。

  桓行懋按了按剑,看出太后有心拖延故意为难,耐着性子赔笑,那双眼,又带着几分晦涩的威胁:

  “太后,正因天子在外,才需仰仗太后懿旨。”

  眼皮一撩,太后目光从桓行懋身上轻描淡写掠了过去,好整以暇朝榻上一坐,开始品尝点心。

  丹蔻轻点,朱唇微动,看的桓行懋一阵恼火,暗道这妇人当真是故意为难又不好拎剑相逼,当下不好发作,有求于人,桓行懋同样深谙低头的道理,僵持下,外头脚步声传来,他头一扭,是兄长来了。

  桓行简目视着他,桓行懋心领神会,跟郭建一打眼风率人退守殿外。

  大殿里,只剩他和她一对孤男寡女。桓行简微微笑着,上前拈起块糕点在鼻端一嗅,“啪”地丢开,不屑摇首:“不及美人之香。”

  太后侧眸把他一端详,咬着唇地笑:“太傅的病好了?桓行简,你们父子二人真是好大的胆子呀,怎么看,你们也没几分胜算,脑袋还在吗?”

  闻言,桓行简的笑意也越发深了,利刃在旁,甲胄在身,人是惬意俊赏极了,哪里有半分剑拔弩张釜底抽薪的杀伐气?他慢慢踱过来,用随身的匕首,轻轻把太后衣襟一拨拉,露两分春色,点到为止:

  “不错,胜算都在太后手里拿捏着,”他倾过身,侧颜如起伏山脉棱角鲜明,这张脸,几乎是挨着太后的耳畔,长睫朝下一垂,“天子在外,身边皆是大将军私人,这不仅仅是人臣唯一的机会,也是太后的。太后非寻常女子,自有眼界,请不要再犹豫了。”

  久不经男子近身,对方气息强烈,太后心里悸动不止顺势抬手摸向桓行简的腰间,铠甲坚实,她暧昧笑:

  “好硬,中护军一直都这么硬的吗?”

  桓行简此刻本对她毫无兴趣,顿时了悟,这个女人自信满满笑如春风显然就是想看他发急,太后像个小姑娘,下巴朝他这么高高撅起,一副等看戏的模样。

  他不急,笑吟吟地将匕首一调,刀柄毫不客气地抵在她胸脯之上,人果真吃痛,弯眉蹙起:“桓行简,你敢犯上!”

  “臣敢的事情还多着,不急这一时,太后日后有的是时间领教,比如臣是不是一直都这么硬。”他笑着移开,言辞露骨,一把抱起眼前女人在她的低呼声中稳稳朝案前一放,笔塞她手中,亲自研墨,不容拒绝地望着她:

  “大将军是不是谋反,不在太傅,在太后,请太后下旨。”

  说完,朝殿外一瞥,寒食雨落,桐花满地,高平陵的一行人马不知会不会因为雨天提早回城。两人目光一对,彼此会意,太后终于肯动笔,眼角一睨:

  “中护军说写什么好?”

  “大将军内则僭拟,外则专政,太后说这样的人该不该解除兵权?”桓行简温文笑意里刀锋凛凛,“太后也是河西大族出身,怎么发诏,当比臣清楚。”

  前尘旧事,一一闪过,太后冷哼着执笔落字,片时功夫,示意桓行简过来看。

  正要收起,太后置于手中扬起,偏不给他:“我厌恶这永宁宫,要搬回去,陛下还小,需要我这个做母亲的扶持。”

  “那是自然。”桓行简轻轻从她手中一抽,胆大得很,似是轻薄般朝她腰上捻了一捻,察觉到怀中女子身子微颤,戏谑而视,“臣日后再重重谢太后。”

  “重重”二字有意咬的狠,把人一松,桓行简拿着懿旨大步流星出来,同等待的几人一碰目光,带着石苞,策马而去。

  和桓睦碰头后,懿旨拿出,桓睦赞道:“好!”掉头对几个老臣叹说,“君等为周勃,则魏可兴矣。”

  几人连连拱手:“还望太傅匡扶社稷,安定江山!”

  如此,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各行其事。桓睦则率兵和太尉蒋济等人屯于洛阳南门外的洛水浮桥,命主薄虞松捉刀,言简意赅写就上天子奏章。

  几十里外的高平陵,刘融刚得消息时,心下大惊,几乎落马,骂道:“桓睦竟敢诈病欺我!”

  当日李胜回来,说的是太傅“尸积余气”,为之怆然,刘融回想这一幕愈发羞恼,又大骂李胜。一行人惶惶不能决断的时候,远处,见宫中来人,把太后懿旨一宣,刘融本跪地聆听,忽听到句“无君之心”暗道不妙,霍然起身,怒道:“我为宗亲,何谈无君之心?!”

  读旨的内官一副事不关己的情态,拖着调子说:“这些话,还是等大将军早自归罪回去跟太后说吧。”

  “去你娘的,老子归什么罪!”刘融涨的脸红脖子粗,提剑就要砍了内官,忙被高元则阻拦了,“大将军,此时不是置气的时候,请听我言。”

  话音刚落,内官说道:“太后有令,召大司农行中领军故事。”

  高元则眉头一抖,当即反应过来,厉声道:“这哪里是太后的旨意?”说着对上正意味深长看着自己的刘融,苦口婆心道,“桓睦起兵,控制了宫禁,太后定是不得已为之,我既带了印绶出来,自然是要跟随陛下和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