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6节(1 / 2)





  姜芸嗔道:“咱家又不是没碗,怎么还这样?让客人笑话。”

  陈福年忙道:“挺好的,几个孩子真讨人喜欢。”

  尤其是小哥俩,和他孩子一般大,却比他孩子还懂事。这么点就会做饭,还跟大人一样招待客人。长得又俊又乖,还是双胞胎,咋看咋好看。

  哎,说姜芸是离婚的,那男人得多眼瞎啊,这么好的孩子和女人都不要?

  陈福年想着就忍不住偷看姜芸,却对上姜芸身后灶台上一双冷幽幽的眼神,不知道是不是他眼花,居然感觉那猫的眼神带着威胁!

  自己一定是想多了。

  姜芸做饭真好吃啊,面条筋道好吃,卤子各有特点,韭菜鸡蛋香甜,酱炖茄子香浓醇厚,能把人的嘴给迷住。

  小海:“陈叔叔,你开车去城里跑运输吗?”他对运输的事儿很好奇,似乎能挣大钱的样子!

  陈福年就给小哥俩讲讲,有问必答,而且非常有耐心。

  小海听得津津有味,要不等自己长大了就当个大卡车司机,赚大钱!带着娘和弟弟进城买大房子!

  小河:“陈叔叔,你在城里买大房子了吗?”

  陈福年一怔,哈哈笑起来,“城里的房子都是分的,买不得呢。”

  小河和小海对视了一眼,他没有大房子,梦里那个叔叔应该不是他!

  吃过饭,陈福娘就和姜芸告辞,有心说要跟她讲两句话,又不好意思,实在是人家亲爹干爹都在,俩儿子俩侄子还一个劲地盯着他,他真的说不出口。

  陈福年告辞的时候,姜晟陪着姜芸送出去。

  之前姜芸和他说过自己被相亲了一次,他小声道:“闺女,咋样”

  姜芸笑道:“人不错,不过你闺女我啊没那个意思,人家也知道,就是来送麦子的。爹啊,你闺女家现在多的是白面,你和我娘常来吃啊。”

  姜晟:“那是,我抬脚就到,一天能走好几个来回。”

  他们回去的时候,在牲口院碰到要去大队部的郑毕臣。

  郑毕臣道:“姜芸,你要是买雪花膏什么的,我可以让我爸妈寄过来。”

  姜芸笑道:“现在先不用,用的时候会告诉你的,咱们亲如一家人,我们从来不和你客气。”

  这些日子,她待郑毕臣如兄弟,郑毕臣自然感受得到,难免有些欢喜又有些失落。

  等郑毕臣走了,姜晟揽着姜芸的肩膀,“我闺女还是那么受欢迎!”

  当年小时候,娇滴滴的小姑娘,单纯得跟汪水一样,多少人悄悄上门打听提亲呢。

  原本他和丁桂梅卯着劲要给闺女找个能干体贴的好人家,最好的就是找个退伍或者转业的军人干部,年纪大点不怕,能干会疼人,哪里……算了算了,自己老了,又开始胡思乱想。

  姜芸笑道:“爹你可别乱说,郑知青就是我多了一个兄弟。”

  姜晟点头:“行,我就当自己多了个干儿子。”

  有陈家大队送来的麦子,姜芸家的伙食直线上升,两天里就能吃顿白面,把小哥俩养得都蹿了个头。

  有新麦子下来,家家户户都会推磨磨新麦子,上供、祭祖,闺女还要带新麦子在六月六左右回娘家。

  一般这时候,就是姊妹们、妯娌们互相别苗头、攀比的时刻,甚至会为此闹出不少故事来。

  有人做饽饽俊,有人做得丑,有人拿得多,有人拿得少,甚至就连那饽饽的白、黄,都可以被用来当攻击对方的武器!

  姜芸没那个攀比的想法,就是到了日子有空就领着小哥俩和福爷爷一起做饽饽,个个白白胖胖,光溜溜漂亮得很。

  大饽饽拿到娘家,邻居们都来看,纷纷说姜芸做得好,气派!

  李桂芝凑上来,赞叹不已,“小姑,你是咋做得这么好看的?”

  姜芸:“饽饽而已啊,想做坏也很难吧?”

  就这话,不显山不露水地给姜四婶和李桂芝几个会心一击。

  李桂芝哈哈哈哈哈哈,“还是挺容易做……”坏的。看着对面大嫂拉着的脸,她没敢说出来。

  丁桂梅一得意,就让俩儿媳妇直接拿这个回娘家,好看有面子,别丢人。

  李桂芝急了:“娘,小姑给送的闺女饽饽,咱不尝尝?”

  丁桂梅白了她一眼,“你就知道吃,芸芸拿回来的这一箢子,你和大嫂分分拿着回娘家不是正好?”

  李桂芝顽强地顶嘴:“回门的咱不是做了吗?”

  小姑拿回来这个,一看就比自己家做的好吃一百倍!!!

  拿回娘家去,她就吃不到了哇,哇哇哇……好遗憾啊。

  乔美英被李桂芝那没出息的吃货样儿气得又不乐意了,“你做的那个能拿出手?”

  李桂芝一想的确,这一次做饽饽婆婆没插手,都是她和大嫂做的,结果……哈哈哈,她就不说了,单单看看乔美英那拉下来的脸她就知道。

  其实乔美英厨艺就算没姜芸好,但是也不至于太差,蒸饽饽都蒸坏,这都赖李桂芝。

  李桂芝做饭粗拉,乔美英让她看看饽饽发好了没,她随便看一眼就说还没呢。

  结果边上的没开,包袱里面盖着的开大了,蒸出来那锅饽饽可不好意思拿回娘家去。

  可家里麦子就那些,推磨一次也就三十斤,也不可能一下子都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