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节(1 / 2)





  明殊心里一阵乱麻,顾不上应酬前来传话的内侍,拉着那内侍衣袖就问:“郡主不但没有死,还住进了周府?”

  内侍点点头,又皮笑肉不笑的说:“圣人娘娘还让咱家问您,是为着什么倒让郡主娘娘不回家,倒去了娘家?”

  明殊想起还在外头不情不愿的石氏,心里一阵烦闷:“是我那个姨娘沉不住气,非吵着闹着自己寻了府上来闹事。”

  出了事情还推到女人身上去,似乎就全部是别人的错,那内侍心里对他一阵不齿。可是到底想起刘后素日里对明殊的看重,到底还要跟他虚与委蛇:“俗话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大人倘若后宅难安,又怎么让人放心跟您联手?”

  明殊到底是个文人,骨子里那些清高自矜未尽数散去,被个内侍数落,他心里反感不已,索性就不去解释,直接问:“筹划得好好儿的,怎的失了手?”

  内侍一阵冷笑:“天有不测风云,谁能想到怀宁郡主自己先从马上跌落下来。不过……”他又补充道,“听说她高烧不已,想必不死也脱层皮。”

  明殊闻言大喜:“那只要稍动手脚……”转眼又一脸后悔,“啊呀!居然没让她住进府里!”

  说着就道:“公公,我这就去请她回府。”

  内侍起身,客气的拱拱手,心里的鄙夷更增添几分。

  等见到刘后复命,他少不得就将心里的疑惑说出来:“明殊此人连发妻都能出卖,与他同谋,岂不是与虎谋皮?”

  从□□皇帝起就勒令本朝太监“止令掌宫掖事中事,未尝令预政事”,宫里太监读过书识字的少,是以这位读过书的内侍也格外被刘后看重。

  刘后摇摇头:“此人虽然对周怀宁不敬,可周怀宁为人飞扬跋扈,是罪有应得。再者,我们也得在前朝有些自己的人。”

  她虽然也有些后悔跟明殊联手,可想起当初官家想立自己为后时,寇相公、李迪、向敏中、王旦等重臣皆坚决反对,口口声声称“刘娥出身微贱,不可以为一国之母”。

  当时自己心里又恐惧、又惊慌,生怕又回归那逼仄阴暗的人生里去。因而竭力在官家跟前做小伏低,又是娇哭、又是以退为进,唱念做打一套在官家身边做功夫。

  好在官家耳根子软,终于让她如愿以偿登上了后位。可她登上后位的第一天,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在前朝培植自己的人。

  “可是……”那内侍怯生生的想,“我们不是刘大人在外头支应么”,只不过他想起刘后跟这位前夫哥的过往,觉得这话还是不要说出口才是。

  这时候外人有人通传:“太子觐见!”

  刘后警惕的往四下打量,看没有什么漏洞,才慢悠悠道:“宣。”

  等赵祐进来时她已经端坐在明黄团风大炕前,优哉游哉点茶了,见着太子刘后一脸慈爱:“祐儿怎么今儿过来?”

  明明背地里无恶不作,却当面总做出这一副假惺惺的模样,赵祐反胃不已,却还是端上一副腼腆又关怀的神情:“问大娘娘好,孩儿出去办了趟差,回来给大娘娘带了些五毒荷包,民间玩意儿不如内造的贵重,但胜在做工精巧,给大娘娘凑个趣。”

  作者有话要说:  元代许国祯《御药院方》荔枝膏的做法:“乌梅(八两),桂(一十两),乳糖(二十六两),生姜(五两,取汁),麝香(半钱),熟蜜(一十四两),用水一斗五升,熬至一半滤去滓,下乳糖再熬,候糖熔化开,入姜汁再熬,滤去滓”

  月奴:荔枝膏没有荔枝,鱼香肉丝没有鱼

  太子小右右:老婆饼里面没有老婆

  咕咕咕

  刚才汤圆做了番薯糖水

  红薯切块煮起来,加红糖

  只要放一点点红糖就很甜了

  然后放进冰箱,很解暑

  第19章 斗智斗勇

  官家进殿时就正好看到这一幕,爱妻和儿子处的正好,他满意的点点头:“朕来的正好。”

  刘后笑吟吟迎上来,一叠声的叫宫女们端茶、端凉饮子、传膳,殷勤问:“官家可好不好”、“玉津园日头大,官家热么”、“今儿个我怕耽误筵席,想着横竖都在玉津园,也没得去相看一眼,不知道那边顺不顺?”

  官家虽然得太上皇宠爱,可他自幼丧母,刘后这样温柔小意又关心他,填上他心里的空洞,当下他心里就变得热乎乎的,笑着答:“梓童也太小心了些,不过是寻常宫宴,能有什么。”

  刘后将手中茶杯递给官家,笑着打趣:“宫里有桩喜事,臣妾特特定在今天告诉官家,看能不能趁着官家高兴讨个赏?”

  她卖了个关子,官家来了兴致,问:“噢?什么喜事?”

  “我宫里那位李侍御昨日里被太医诊断出来有喜了!”她说着就带着自己宫里的内侍和宫女向官家行礼,口称“恭喜。”

  赵祐也忙着恭喜。

  这李侍御是刘后宫里的普通宫女,本来按照年级要放出去了,可不知道有一次官家在她倒水时不知道是想事情还是怎么的,看着她走了神,一向“贤惠大度”的刘后自然将宫女李氏打扮一番送到了御床上。

  侍御是后宫最低的品阶,也就只比宫女好那么一丢丢,由此可见李氏压根儿不得圣心,只怕官家事后给她封了侍御都是看在刘后的面子上。

  没想到这么一个只侍寝过一次的侍御居然怀上了皇家血脉,更何况如今官家可只有太子这么一个儿子,这消息放出去只怕宫里找麻烦的妃子们眼珠子都会钉在李侍御身上。

  赵祐这么满天满地的胡思乱想,就听见官家道:“宫中添丁总是好事,梓童素来周到,这事便交给你了。”

  屋里众人都有些愕然。

  就这?

  赵祐在心里暗暗苦笑,爹爹是个淳厚性子,有时候是好事,可作为君王便有些不足了。

  还是刘后笑吟吟帮官家打圆场:“李侍御这算是有功,侍御只不过是八等,官家何不给她提个四等的美人?万一宫里有妃子不忿寻衅滋事,她也好有些依傍。”

  宫里的妃子们多得是法子为难人,倘若是嫉妒李侍御,只怕光是按照等级就能在规矩上治死她。刘后统领后宫,也不一定面面俱到,因而刘后才提出给李氏晋位。

  谁知道官家居然还拒绝了:“何必那么隆重?就给个五等的才人位就是,生完后再晋升也使得。”

  刘后笑容有些僵硬,但想起正因为夫君如此个性才方便她春风化雨的影响,因而复又温婉起来,嗔怪道:“官家可真是小气!臣妾是想着:一则宫里人多事杂,臣妾难免看顾不到,品阶高些有事情她也可以自行压制;二则嘛,宫里人见官家赏赐,知道官家看重这孩子,也就能震慑一二。结果官家偏不舍得让奴和李氏借借您的龙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