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1节(1 / 2)





  刘茂才特意让把最大最成的高粱穗单独捡出来,这是得留种子的。

  现在村子里无论大人小孩都在地里,打麦场里,就连行动不便的都在刮高粱。

  因为这个活不急,所以大家都悠着干,整整一个月才把所有的高粱收上来。

  在这一个月当中都是自家吃自家的,因为麦子都分下去了,有的人家没有顾忌,剩下的粮食不多,有的人家会过,相对粮食就剩的多。

  王红喜怕大伙闹意见和老太太刘茂才一起商量就不收粮食了。但是今年的也不会分。就等着秋收过去以后办大食堂。

  怎么样张红梅都没有意见,前世历史大锅饭可是没有坚持三年就结束了,但是这在刘家屯现在看来还是可行的。

  今年二百亩地的高粱,张红梅提供种子种了八十亩地,共出高粱两万四千斤,亩产达到三百斤。

  其余的一百二十亩地总共的产量才一万八千斤。

  最后决定淘汰以前的高粱种,留下两千斤的新种。

  地里所有的粮食都入了库房大家松了一口气,后续还有不少的零活,孩子们都解放出来了。

  大家都在讨论公社共产还有大食堂。

  张红梅觉得怎么都行,就是自己的羊估计得归公家了。家里的母羊给力,又下了六只小羊。这给母羊接生还是村里的赤脚大夫帮忙的呢。以他的话就是:自己以前就是兽医。

  张红梅望天,这可真不敢有病,这小红梅当时不会也是他看的吧?

  现在家里大小十二只羊了,小羊也可以跟着上山了,所以张红梅又当起了羊倌。

  不过最令她开心的事每天都有一大桶的羊奶了,自己可不是羊口夺食,是因为喂的好,奶的产量高。

  又可以光明正大的喝上羊奶了,每天刘二丫都会过来喝两碗,明显的长个了。

  因此小石头和三丫也天天过来喝,所以刘家的三个孩子跟张红梅一样在黑瘦的孩子中特别的显眼。

  村里的人们一打听原来是喝羊奶好,所以有好多人家都过来要羊奶。

  懂事的人家会时不时的给张红梅送点东西,有的人就认为应该,这是集体的。

  张红梅懒得跟他们一般见识,就是给自己送东西也不会收。可是真心看不惯那些应该应份的人。

  还是王红喜说了公道话,人家自己喂的羊,你要着理直气壮的,咋就那么大的脸?

  就是这羊归公也是以后的事,所以过来要羊奶的人就少了。

  张红梅每天都煮一大锅,有孩子过来玩就给他们喝羊奶。

  有的人爱喝就比如石头,有的人就不爱喝。

  现在早晚天凉了,都得穿长袖的衣服了,山里的白菜长得一般,但是如果要是晒成干就没问题。

  张红梅种的萝卜长得挺好,虽然现在除萝卜有点早,但是怕有动物霍霍,所以还是先除了吧。

  二丫还有二愣子跟着一起上山的。

  张红梅偷偷的问过二丫。就怕二愣子家人不愿意他给自己帮工。二丫点了点她的头。

  “你真是傻了,啥都忘了,二愣子家就他自己,他家人有啥意见?”

  张红梅尴尬了,小红梅对二愣子没啥印象,所以自己不知道。

  用了三天才把所有的萝卜除回来,白菜也一起除了。可不想自己的劳动成果便宜了动物们。

  院子里的白菜就留着等着霜降以后再除了。

  豆角干都晒了一大袋子,茄子干也有半袋子。都是利用晚上回家干的,毕竟那时秋收才是最重要的。

  萝卜拔回来就该擦萝卜丝晒干了,自己以前最爱吃干萝卜丝的菜包子了。

  李翠花过来教张红梅用萝卜缨子腌酸菜,以前自己老妈也做过,但是自己不爱吃。

  不过现在还是做一小缸吧,自己不吃就送人。

  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萝卜缨子洗干净切成一厘米的小段,然后放进开水里焯熟,自然的放凉,再选出小的萝卜擦成丝和萝卜缨子混在一起拌匀,之后就装入缸里。上面放上几根洗干净的高粱杆,之后压上石头就成了。

  “十天之后你就可以吃上料菜了。”

  “我不会做着吃,到时候酸了我就盛一盆去你家吃。”

  “中,到时候我给你做料菜馅的菜饼子。”

  这个张红梅真不爱吃,不过也没有拒绝。

  之后张红梅就开始收拾萝卜缨子,也是焯水,不过不用焯熟,就让萝卜缨子软了就行。之后都晒在盖帘上。

  把所有大的萝卜都放进了地窖。剩下的三大筐萝卜都洗干净擦丝,晒干。

  第116章 116收成

  家里的盖帘不够用了,还是李翠花给她穿了十多个八圆锅大的盖帘,还有几个盆子口大小的小盖帘。

  刘二丫也一直没有去上学。家里,张红梅家两头跑,帮着干了不少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