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3章(1 / 2)





  “别怕,不过就是外感风寒。”宋祯还安抚林木兰,“吃一剂药发散发散就好了。”

  话虽这样说,宋祯这些年却极少生病,他又是天子,林木兰和御前诸人怎能不紧张?便先劝他停了午后视事,留在殿中休息。

  宋祯这时候也不逞强,命楚东去传话。

  医官很快来到,诊了脉,问了病情,也说是外感风寒,几人斟酌着开了药。

  林木兰一直在旁陪着,等药煎好了,还亲自端着喂宋祯喝药。

  宋祯喝过药很快就又睡下,林木兰问过他,知道他不欲声张,便命福宁殿和长阳宫两处人等都闭紧嘴巴,不许出去传播官家病了的消息。

  等皇子们下课后,延平按例来见,也叫林木兰拦住了,叫他先回去做功课,晚些再等宋祯召见。

  延平觉得十分奇怪,却因是娘亲亲自来与他说,便没有多问,乖乖的回去了。

  宋祯喝过药睡了一觉,身上出了汗,便觉松快许多,应是没什么事了,就让林木兰回去。他自己休息一晚,第二日如常早朝视事,忙活了一整日,也不觉怎样,到第三日干脆药都不喝了。

  楚东不敢深劝,偷偷命人告诉了林木兰,林木兰虽想亲自劝一劝宋祯,却因他事忙,竟接连两日没见到人,等到她终于能见到宋祯时,宋祯已经开始发热咳嗽了。

  医官们再来诊病时,脸上神色就有些紧张起来,争论良久才定下方子,还一同建议官家暂停视朝,休息几日方好。

  因有医官的话,林木兰便也跟着劝道:“前几日就是官家不知保养,病势这才缠绵加重,这一回您可得听医官们的。”

  “那就明日暂停早朝。”宋祯自己也觉着比前几日难受,思忖片刻便听了劝,“后日正好休朝,先歇两日。”

  他这一因病停了早朝,各方自然免不得都被惊动。宋祯是要休养,可不是叫许多人来以探病侍疾之名搅扰,便谁都不见,只许宫妃和皇子公主们在外行礼问候,除了林木兰,旁人一概不见。

  林木兰便在福宁殿住了两日,亲自服侍宋祯吃药吃饭,几乎寸步不离,任何小事都不假旁人之手。如是过了两天,宋祯虽有好转,却仍是时不时要咳嗽,面上也有病容,林木兰就劝他再停一日早朝。

  宋祯听了她的劝,停了早朝,却仍是召见了几位重臣,一则让大臣知道自己的情形,免得胡乱猜测,二则也问问这几日有没有要紧的繁难未决之事。

  等大臣们散了,林木兰端着一碗白粥进来,向宋祯行礼道:“官家喝碗粥吧,多进食才能好得快呢。”

  宋祯一笑,叫她到身边坐下:“朕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不过就是风寒入体,如今已发散的差不多了,再休养个几日就好了,你不必担忧。”

  “您知道要休养就好了。这些年,妾就没见您好好休养过。”林木兰略带嗔意的说道。

  宋祯笑道:“好好好,听你的,朕好好休养。”说着顺势接过拿碗白粥,尽管没有胃口,还是很快吃尽了。

  他这一日精神好些,到午后还召见了几个儿子,问了问他们的功课。至晚间临睡时,宋祯忽然拉住林木兰的手:“木兰,你坐下,陪朕说说话。”

  林木兰依言坐到床边,满目柔光的望着宋祯。

  “朕这两日病着,闲来无事细想从前,原来你入宫都快二十年了。”

  林木兰一怔,自己细算一回,不由笑道:“是啊,竟是真的快有二十年了。”

  “那时你还是个豆蔻少女,朕也不过是个双十青年,一转眼朕竟已年届不惑,也难怪身体不如前了。”

  林木兰立刻嗔怪道:“官家说什么呢?偶感风寒本是常事,怎就不如前了?妾夏日里还伤风呢!”

  宋祯握着她的手笑道:“你别急,朕也不过是随口感叹。明年是朕四十整寿,少不得要操办一番,朕想着,你这些年勤恳谨慎,将宫中料理的妥妥当当,让朕无后顾之忧,实属不易,不如明年趁势立后吧?”

  林木兰惊讶万分,立刻抽手起身,深施一礼道:“妾不过是尽己本份,官家此言,实在让妾惶恐,妾出身……”

  宋祯却不让她说下去,出声拦住她:“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坐下。此事朕已打定主意,你早些立后,对延平也好。且本份二字,说来容易,能始终如一践行不二的,又有几人?若是你都不堪为后,朕却再找不到第二个人了。”

  “官家谬赞,妾何敢当得?”林木兰依言坐下,却仍有些回不过神。

  宋祯再次握住她的手,笑道:“当得,朕说当得,必然当得。此事你心中有数便好。延平也不小了,该当早些学学如何做一个储君,到时朕给他封个郡王位,另延名师教导辅佐,这样万一有一日,朕忽然走了,他也不至茫然无措……”

  林木兰先还仔细听着,到后来听他竟似交代后事,顿时心中一酸,哽咽道:“官家!这话可说不得!”

  朦胧灯光中,只见面前美人眼圈发红、目带水光,宋祯心中柔软发暖,便将她的手拉到脸边贴住,柔声道:“朕不过是说万一,莫怕。朕还想看着延平和元嘉成婚生子呢,哪会那么容易就……”

  林木兰再不肯让他说,干脆伸另一只手掩住他的嘴:“好,那就说定了,咱们要一同看着孩子们成婚生子。”

  宋祯眸光里都是笑意,闻言轻轻点头,嘴唇蠕动,模模糊糊的说了一声:“一言为定。”

  ☆、第148章 立后

  嘉祐九年二月,魏帝宋祯册立贵妃林氏为新后,同时册封林氏之子皇七子为淮阳郡王、授忠正军节度使兼侍中,赐名“怿”,择馆阁学士五人为讲说官,选入内押班梁汾为都监、入内供奉官陈怀昔为伴读,服侍郡王读书进学。

  立后典礼之后,便是圣寿节。今年正是宋祯四十整寿,文武百官纷纷上书,请为皇上上尊号,甚至还有些轻狂之辈撺掇皇上封禅泰山,皆被宋祯一一拒绝。

  “传旨下去,凡圣寿贺礼,只凭心意,不许一味博新奇奢华。”宋祯深怕地方官借着自己做寿扰民,已经接连下过几次旨意,不许各地轻举妄动,而他每每想起此事,也都要告诫延平一番,“为上者,最忌喜好外露,须知天下善逢迎之辈甚多,你只需露出一丝喜好来,他们便敢演化成十分,去借此生事,末了还要说秉承圣意。”

  延平恭恭敬敬应道:“孩儿谨遵爹爹教诲。”

  宋祯看了一眼外面天色,说道:“行了,你也在我这耽搁半日了,去寻四哥他们玩去吧,朕还有事与你娘亲商议。”

  他打发了延平走,自己起驾往长阳宫去。

  虽然去年秋他就有意册立林木兰为后,却并没早早露出意思来,自然也就不好修缮坤宁宫。到如今明康皇后故去五年,坤宁宫也关了五年的门,当初还曾遭雷击,需要修缮的地方不是一点半点,自然需要时日,所以林木兰受册之后,还仍旧住在长阳宫。

  林木兰想着坤宁宫是明烈、明康两位皇后故去的地方,明烈皇后当日还是那般情景,便也起意要好好修缮,改动一下布局。

  这等事宋祯都由着她,他这次来,是商议另一宗事,“等坤宁宫修缮好了,你搬进去,顺便也给其余人等升一升位份吧。晓青、先升淑妃;彭娘子晋贤妃,张娘子、就封德妃吧。其余人等,你斟酌就是。”

  “那么,是让贤妃居长阳宫,德妃居景福宫?”

  宋祯想了想,回道:“景福宫还得另行修缮,就不必了,将高氏迁去宝慈宫便是,左右如今宝慈宫也没几个人了。将长德宫留给张娘子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