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3节(1 / 2)





  这个问题太关键了!~

  陛下立刻调整了在严江怀里的姿势,坐地十分端正,抬头看那男人。

  “这……”这个工程太tm大了,严江笑了笑,敷衍道:“得了吧,他才不会听呢。”

  陛下立刻怒了!上翅膀就打在他鼻梁脸庞上。

  你都没有说,怎么知道我不会听!信个人那么难吗?

  果然是欺诈奸骗之徒!

  骗完就想走,做梦!

  -

  山路并不好走,好在严江就算没路也能爬,这一路上拖后腿的主要是不擅长走山路的阿黄,一行人经过赵国的狼孟城后,很快就到了被秦国占据了十年的大城晋阳。

  大城临水依山,据险而建,扼南北之太行出口,严江抱着扶苏给他介绍这个城市。

  晋阳是赵秦两国在山西的咽喉之地,秦赵在这里拉锯了数十年,换家数十次,直到秦王政继位那年,吕不韦从齐国高薪挖来大将蒙骜,这位名将只花了三个月,把整个晋北大大小小三十七城收入囊中。

  从此晋阳就稳了,吕不韦在朝上也稳了。

  要不怎么说六国是秦国的宝库呢,蒙骜不但为秦国拓土千里,还买一送二,把家人迁到秦国,孙子蒙恬蒙毅都被秦王赏识,一个已经是禁卫统领,一个已经是副将,被咸阳贵族誉为蒙家双璧。

  回到秦国,严江的上卿之位就超有份量了,守备晋阳的河东郡卫早就接到了咸阳的命令,在证明他之身份后,便礼貌地准备了行船与士卒,要送他顺汾水而行。

  晋阳地处晋中,靠着汾水,顺水而下,就可以到关中,无需一路颠簸。

  这本就是严江的打算,感谢之后,便在晋阳歇下,准备次是上路。

  吃了晚饭,他还带着扶苏在晋阳城里四处转转。

  和晚上依然会有人声的赵地不同,秦国城市的晚上真的是安静地连条狗都不叫——让扶苏有些不习惯,不时拿眼偷偷瞄严江。

  “先生,这样不好对吗?”扶苏小声问。

  “哪里不好呢?”严江反问。

  “无商不富,秦律商税极重,酒肉皆为专营,”扶苏努力想道,“所以庶民都很苦,连肉都吃不上,等回咸阳,我就求父王减商税好不好?”

  陛下收起翅膀,眯起眼睛,要不是说不了话,几乎就要斥责他没有主见,为讨好别人擅动秦法。

  “阿苏,税法一物,本就是国之重器,不可轻动,”严江抱着他微笑道,“真想改,你就该查出减税一分,可以受益商人多少,于国有何利弊,再从中找出最好的那个,这才是为政之道,而不是想一有想便轻易改法。”

  “阿苏明白了。”扶苏用力点头。

  陛下拿翅膀支着头,这是话有道理,商人狡诈,不能让他们钻太多空子,酒肉专营也可以稍微放松一点,以阿江之说,以国为主,允许少量私用,充益庶民,激起他们感激之心,也未尝不可。

  至于应调几何,可等阿江回咸阳后,再一同商讨。

  到时纵论天下,横论古今,就有会让他见识秦王胸襟宏才,知晓欲求天下长安,非寡人不可。

  陛下正沉思时,突然被一个惊讶的声音打断。

  “你说第一剑客盖聂在这里??”却是严江挡在两个巡夜管治安的游缴面前,好奇发问。

  两个小吏本在嘀咕,见有面前之人气度不凡,心中一惊,先是礼貌地请他出示验传,然后才小声地解释:“回上卿,正是剑客盖聂,他素有天下第一剑之名,他居住在榆次城多年,平日常有人来找他论剑,听说最近又有游侠前来寻他,便聊了两句,不想竟入了上卿之耳。”

  居然还有公认的天下第一剑客。

  严江好奇了,便细问这人是什么情况。

  小吏说这位游侠曾经游历天下,剑试诸侠,得到了第一剑的大名,可惜英雄老去,他如今年过五十,便回到故乡榆次城定居,却依然不得安宁,总有人来挑战。

  严江兴趣大起,这种人物怎么能不去看看呢?

  战国时的群侠之首,不看多亏啊!

  “榆次城在何处?”严江问道。

  “晋阳东城门出,过河三十里便至。”小吏恭敬道。

  严江谢过两人,眼睛微微闪光:“收拾东西,我们明天就去榆次城。”

  “好的,”扶苏用力点头,他也超级好奇这种剑客有什么不同,“不过郡尉给我们准备好了船啊……”

  “船又不会跑,”严江不以为然地道,“咸阳亦不会跑,多久回去都没关系。”

  陛下愤怒了!强烈抗议,被主人亲亲抱抱举高高的安慰了一晚也不消停,一直到早上朝会将至,这才愤愤不平的睡了!

  简直无情无义!李牧韩非就算了,一个没见过的游侠竟然都比他重要!他能给你家国安宁、学宫牛羊吗?

  这天下间只有寡人才做得到!

  -

  咸阳宫

  自醒来后,秦王便神色不愉,伺候的侍人皆小心翼翼,大气不敢出一口。

  待退朝后,尉缭前来汇报因纸贵如金,收入暴涨,行贿六国重臣基本搞定,同时恭贺秦王扫平朝堂、再无制肘也没见他有多愉快。

  这让尉缭大惑不解,最近他们终于以以嫪毐郑国之事斥责吕不韦,将他夺爵捋封,贬去蜀地,也基本清理了吕不韦的势力,这位执掌秦国十几年的权相至此彻底下台不得翻身,他谢恩后,就回去收拾东西准备走了。

  正想告退时,尉缭见秦王拿起竹简,缓缓道:“韩非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国尉以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