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0节(1 / 2)





  “我并非在质疑你,敏儿,勿要紧张。”二人独处,贺兰慎忍不住亲昵唤她,伸手握住她温凉的指尖道,“我见过你最真实的样子,不必妄自菲薄。”

  “真心,这世间并非人人都像你一样心怀仁慈的,譬如方才那桩告密案的恶名,十之八九又会落到净莲司的头上。”

  裴敏冷静地叙说着,眸色嘲讽而倦怠,伸指戳着茶盏盖子道,“他们需要有个人来承担口诛笔伐的宣泄,至于真相是什么根本并不重要,我已满身泥泞狼狈不堪,也不在乎多一个污名了。”

  “我在乎。”贺兰慎道。他眉头蹙着,很认真的样子,“敏儿,你从这泥泞中抽身可好?以后我护着你,你的愿望,我替你完成。”

  裴敏一怔,托着下巴看他。许久,她轻轻摇了摇头:“说实话,我很心动。可是真心,我不能。”

  贺兰慎垂眼,直到炉上的水再次沸腾尖叫,他才恍然回神,将琥珀色的茶汤轻轻推至裴敏面前,问:“你一定要如此?大唐已经死了够多人了。”

  “当年玄武门之变,死的人还少么?不也是贞观盛世?”裴敏低低笑道,“何况我说过,只有女人才能容忍女人站在官场上,与男子平起平坐。若没有天后,我的净莲司亦将不复存在,即便我要施展抱负,也得挂上一个‘才人’或‘昭仪’的名号,以天子后妃的身份登场……这是你想要的结果么?还是说,你盼着那个和你一般年纪的新天子纳我入宫?”

  贺兰慎立即道:“不可!”

  他头一次将话说得这般斩钉截铁,吓得裴敏手一抖,险些将茶汤洒了满身。

  得知裴敏在开玩笑,贺兰慎松了口气,淡漠的眼睛望着她,又重复一遍:“不可拿此事玩笑,敏儿。”

  “好,那你呢?”裴敏猝然问,漫不经心道,“新天子要将皇后的妹子许给你,想来是想召你回羽林军,你答应否?”

  “婚事,我已拒绝天子。天子好像很失望,随后又打起精神,露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对我说:‘贺兰有心上人,却迟迟不曾成婚,反倒将风声捂得很紧,想来那女子必定身份特殊,婚事难成。不若如此,贺兰应允我守卫宫城,待风波平定,我亲自为你与那女子赐婚,如何?’”

  贺兰慎平静地复述与新天子的密谈,盛着薄光的睫毛颤了颤,低沉道,“我从未见过如此惊惧的帝王,还未等我回答,他又匆匆赶我离去,唯恐太后那边得了风声牵累于我。明明他也才比我大半岁,却被折断羽翼,斩去手足,孤身困顿于宫墙围就的囚笼中……”

  尽管早知如此,然而在贺兰慎亲口说出拒绝了天子说媒拉纤时,裴敏仍是小小地愉悦了一把。

  她柔和语气,淡然道:“‘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帝王杀子之事史书上记载得还少么?何况唐天子将女儿当做礼物随意送给吐蕃人,也不见得有谁说天子的半句不是,反而盛赞他们英明神武。”

  “我并不认为他们杀子卖女是可取的。如今这位的做法,我同样不敢苟同。”贺兰慎道,“我只希望能有真正的太平盛世,能护你衣裙干净、一生无忧,不必再行走于腥风血雨中。”

  可大多的太平盛世,剥开华丽的外壳,内里全是腐朽的枯骨鲜血。

  良久的沉默,有什么东西背道而驰,渐行渐远。

  茶水由滚烫到微凉,裴敏叹了声,道:“我早说过的,你适合疆场,而非朝局。”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5-22 01:04:37~2020-05-23 01:58:3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弓长张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略略略 4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8章

  那日茶楼谈话, 大概是裴敏与贺兰慎之间气氛最凝重的一次。

  那些刻意规避的矛盾全被‘当街斩杀飞骑’一案勾了起来, 虽无争吵,但那种如蛛网般沉重包裹的感觉却着实令人心情不佳。裴敏并不生气,她明白贺兰慎不喜告密机构和武后屠戮异己的做法,并非因为他仁弱、滥好人,而是两人立场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亦是不同。

  贺兰慎久经佛门熏染, 生性沉静坚定, 所见皆为众生;裴敏身处炼狱、手染鲜血, 背负沉重的过往,所求多为自己。

  自茶楼散去, 两人都有意识地不再提及此事。回去途中见到羽林军用牛车草席在裹挟处理尸首, 她与贺兰慎也只是沉默无言。

  五月夏至, 天气陡然炎热。如今天子形同傀儡,幽禁宫中,军政事务一应落在皇太后手中,加之各地反武起义者多发,净莲司上下缉捕查处之事繁杂,每日要往宫中跑好几趟, 其中辛苦前所未有。

  这日顶着炎炎烈日入宫,本就体虚的裴敏脸色越发莹白,宛若冷玉。入殿拜谒时,她在飘动的明黄帷幔后隐隐瞧见一人。

  那人身量瘦削,白面含笑, 左边眼睛上罩着一只醒目的黑色眼罩,宛若鬼魅般立在武后身后,正是永淳元年败于裴敏手下的来俊臣。

  若非武后插手,他原本该死于大理寺狱中的。

  见到裴敏进来,来俊臣脸上笑意不减,提线木偶般勾着唇,朝裴敏遥遥一拱手,而后悄声隐退。

  “如今我身边暗流涌动,群狼环伺,天下人心中‘男子为尊’的思想根深蒂固,如此看来需教化、斩杀的庸人太多。净莲司虽是我得力臂膀,但鞭长莫及,我亦不忍见你日夜奔波操劳,便不得不选拔他人分忧。”

  武后执着朱笔批阅审视堆积如山的奏章,语气徐而轻淡,姑且算是给裴敏的解释:“来俊臣愚笨驽钝,又曾构陷过你,可他在威服朝臣之事上有几分本事,我用得上他。敏儿若实在记恨他,我让他亲自登门给你致歉,只要不伤及性命则任你打骂出气。”

  武后并非慈善之人,此番肯亲自费口舌替来俊臣开脱,足以说明那起小人在她心中的地位。裴敏面上不见波澜,仿佛刚才看见的并非昔日宿敌,而是一块朽木石头,笑吟吟行礼道:“天后垂爱,臣不胜惶恐!只要这把刀刃天后使唤得顺手,即便他会伤到臣,臣也会恭敬将其双手奉上,又怎会因过往嫌隙而不顾大局呢?”

  武后像是看透她的想法,视线轻飘飘一扫,淡笑道:“我知道你的性子,若真将来俊臣交给你处置,你定是要杀了他方能泄愤的。”

  裴敏也不否认,道了声:“天后英明!”

  武后多疑,素来喜欢裴敏的坦然狷狂,听她这么说反倒放了心,遂搁笔唤道:“敏儿,你过来,看看这份折子。”

  裴敏挪过去,一边替武后研墨,一边歪头看了眼那敞开的奏折。

  折子是升迁至内史之职的裴炎所写,极力反对武后立‘武氏七庙’,甚至将其与西汉吕后作比,影射‘外戚干政’。

  裴炎这人有点意思,从前不得志时整日在武后面前摇唇鼓舌,排挤这个、谋害那个,河东裴氏一族基本被他害了个遍。待到受先帝遗言辅政,他一跃成为国之宰相,竟收起小人的嘴脸,摇身一变成了‘忠良’谏臣,满口仁义道德指点江山,全然忘了自己当初是靠着拥戴武后才有了如今的地位……

  过河拆桥之人向来没有好下场,何况他拆的还是武后的桥。

  想起当年被裴炎谗言枉害的族人,裴敏心中冷笑,畅快人心,面上却不动声色,收回视线叹道:“臣愚钝,在长安城中抓抓贼鼠尚可,这等国家大事实在力不从心,光看上一眼都头疼万分,不敢妄议,还请天后圣裁!”

  她进退有度,圆滑老练,从不留下任何僭越之把柄,武后嗤了声,将那折子一丢,提起朱砂笔道:“你啊,这点小聪明真是让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

  裴敏瞥见案几上有一帛书,但凡遇见提及‘还政’‘清君侧’的折子,武后便会将写折子之人的名字写在帛书上,鲜红的一笔,像是刑场上即将淌出的鲜血。

  她提笔写了个‘裴’,‘炎’落下一点,复又顿住,直到朱砂晕染了一大片鲜红,亦未曾将名字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