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节(1 / 2)





  来喝酒的大部分是村里人,对常家的事也知道一些,此刻听见李氏和常如欢的对话,哪里不知道这常家大房的人是自己贴上来的,一帮人三五成群的围在一起,窃窃私语,说着常家的闲话。

  说的当然无非是常家大房和三房的人看着二房起来了就贴上来,早先常海生病的起不来的时候可不见他们殷勤的帮衬,甚至趁着常海生病重,还将人家唯一的女儿嫁给了薛家庄那一无是处的废物。

  常如欢看着李氏刚想说话,忽然听见常海生叫她的声音,“如欢,你让薛陆过来一下。”

  常如欢深深的看了李氏一眼,然后答应一声带着薛陆进了屋。屋里的两桌人常如欢不认识,倒是常海生道:“你去灶上看看去,我给薛陆介绍几个人。”

  常如欢应了一声出门,果然又看见李氏和马氏满面笑容的在招待村里人,就连李氏的两个儿子也在桌上陪着酒,说到常海生考中举人这事,这几人看起来自豪极了,比她这个做闺女的都要高兴。

  她也不愿在这样的场合找不自在,自去了灶房看着。

  作者有话要说:

  第35章

  到了下午喝酒的人陆陆续续的都走了, 屋里的两桌人也都散了。李氏和马氏满面笑容的跟常海生说着村里人送来的礼和那两桌客人送来的礼,与有荣焉道:“咱村里的人就是眼界短小,竟然拿着两个铜板就来了, 真是丢人现眼,瞧瞧县城里来的客人就是不一样,直接送上一百两的银子,啧啧, 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

  李氏说这话的时候眼睛盯着那托盘里的银子都快要冒光了,常海生面带淡淡的笑意,“今日多谢大嫂和三弟妹了。”

  李氏和马氏赶紧讪笑摆手,“不客气不客气, 都是一家人说这些话做什么。”

  常海生淡淡的点头:“天色不早了,大嫂和三弟妹早些回去歇着吧。”

  本想得些好处的李氏和马氏一噎, 脸色的笑挂不住了, 李氏忍不住,尴尬的开口:“二弟....你看,青远今年也五岁了,能不能.....”

  马氏眼珠子一转也接过话去, “是啊是啊,如英和如朋年纪也不小了,能不能跟着二哥去读书?”

  常海生淡淡一笑:“不是我不帮忙,而是我已经答应县令大人去县学教书,像孩子启蒙这样的事,我实在是错不开这个时间。”

  听到这话李氏和马氏一阵失望, 感情他们今天忙活一天白忙活了,这心里这么想着,脸上也不好看了。可到底碍着常海生举人的身份没敢说出不好听的话来。

  “那....那二哥可有好的学堂推荐?二哥现在是举人老爷了,镇上或者县城的学堂也该给二哥面子,若不如二哥帮忙送进去?”马氏到底比李氏聪明些,知道让俩儿子跟着常海生读书这条路走不通便想着靠常海生的关系将儿子送到好的学堂去。

  常海生瞥了马氏一眼,并不答应,“这读书一看天分二看后天的努力,如英和如朋可以先去镇上学堂读书,若是可以,夫子自然喜欢,不必我说也会照顾,若是俩人不能读书,就是我去找也是白搭。”

  常海生自认为不是良善之人,自己对常家人的感情也早就在李氏和马氏合伙将如欢嫁进薛家的时候耗尽。虽然如欢现在过的不过,薛陆也肯上进,但这都不能让他忘记自己大哥家和三弟家对他家做过的事。

  若说他大哥和三弟不知家里的婆娘做的事,他是不信的,虽然昨日他三弟还亲自上门解释过,但也只是看在他考中举人对他们有用的份上罢了。

  所以对于李氏和马氏,常海生能敷衍就敷衍,不能敷衍那就任凭她们怎么想。

  常海生的话让马氏脸很不好看,“二哥这是不肯帮忙了,都是常家人,我们当家的和二哥可是亲兄弟,二哥这么做不怕寒了自己兄弟的心吗?今日一大早我和当家的还有大哥大嫂就来帮衬,可不见其他人来帮忙,为的什么,还不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可能大哥还在为如欢的事情生气,可事情已经过去了不是吗?我们当初可也拿了银子出来补贴了的。”

  马氏这话说完,李氏接了过去,“就是,二弟啊,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呢,有什么事,都不能抹去亲兄弟这样的事实,如欢当初的事就当是我们错了,大嫂在这给你道歉还不行吗?你的两个侄子也不小了,侄孙也五岁了,二弟发达了就不能想想自己的亲兄弟?若是公公还活着,看着二弟这般行事难道就不伤心难过?”

  马氏和李氏一唱一和的将常海生绑架到了道德的层面,常如欢看的真是精彩至极。一旁的薛陆瞪大眼睛张大嘴,也满是不可思议,他突然觉得自家的几个嫂嫂真是太善良了,对待他这个小叔子以前也是好的没谱了!

  他心里想着,这都是本事啊,他得看看岳父是如何对付这样的女人的!

  常海生并没有因为李氏和马氏的话心软,反倒问道:“大嫂和三弟妹这是觉得我错了?我不帮你们就是没人性不顾兄弟情谊了?我倒是要问问大嫂和三弟妹,这些年你们对我们二房如何的有兄弟情谊了,若是真说出个四五六来,帮你们倒也无妨。”

  “这,....二弟,今日大好的日子干嘛非得说些以前不开心的事情呢....”李氏讪笑,还不死心。

  常海生淡淡一笑,“怎么就不能说了?若是我现在还病在床上下不来,大嫂和三弟妹可愿意进我家门?”

  李氏和马氏住了嘴,不知道如何说了。

  这时外面传来常大伯的咳嗽声,接着常大伯喊道:“你个臭婆娘在那干啥,赶紧回家去。”

  李氏不甘心的看了屋内的人一眼,有些郁闷的走了。

  “三婶儿不回去吗?”常如欢笑眯眯的对马氏道。

  马氏站起来,讪讪道:“这就走了。”

  等屋内没了外人,常海生长舒一口气,“这口气我憋了好多年了。你娘病的时候找她们借银子,你大伯娘和你三婶儿不借我还当是你大伯和三叔不知道,可后来才知道,他们都是知道的,他们不好意思拒绝我,所以让自己的婆娘来出面。现在他们有求于我了,还是这样。”他抬头看了薛陆一眼,继续道,“男人,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躲在女人的身后,一点小事都依赖着女人,那么这个男人一定是没出息的。”

  薛陆的脸噌的就红了。他知道常海生这是在借机敲打自己,自己没本事,事事靠着如欢,可不就是没本事的男人嘛。

  “我、我知道了,我以后会努力的。”薛陆憋红了脸,头都快低到地下了。

  常海生见他这样子摇摇头,笑道:“我倒不是借机敲打你,只是你今后走科举的路,遇到的事情很多,尤其是做官后更多。如欢再能干,有些事也不方便出面的,更多的还是要你自己去处理。一个家需要女人的打理,更需要男人将家撑起来,你明白吗?”

  薛陆看着温和的岳父,赶紧点点头,郑重道:“岳父,我知道了,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常海生满意的点头,“今日给你介绍的人里大部分是县学里的夫子,过几天我就要去县学教书了,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去县学上学?”

  “去县学读书?”薛陆惊讶的看着常海生,“可是,可是我一直跟着娘子读书.....也挺好的。”他说着说着声音就小了下去,因为他觉得跟着娘子读书比那些夫子读书好多了,他舍不得离开娘子。

  常海生因为他这话都要笑了,“如欢学问的确不错,但是她的学问和科举的学问还是有差距的。再说了,县学里有许多你这样的学子,你们一起读书也能相互进益,更能学到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这些你在如欢这学到的总归是少些。”

  这道理薛陆也明白,可他就是有些舍不得娘子。

  薛陆偷偷瞄了常如欢一眼,希望常如欢拒绝这个提议。

  可常如欢却觉得常海生说的不错,点头道:“爹说的不错,去县学的确是个最好的选择。而且县学里的夫子大多都是举人,对科举可谓是很熟悉了,当然他们学问各有不同,对书本上的学问理解的也不一样,更能让你集众家所长,对你有益无害。”

  常如欢这话可谓压倒了薛陆最后的一根稻草,他也不是不想去县学,因为县学他还是知道的,按常理来说,一般只有考中童生的人才有资格进去。现在他有机会进县学定是岳父从中出了力。

  可他还是舍不得他的娘子啊!!若是娘子能一起去县城就好了.....

  常海生见他这样,知道他是答应了,又对常如欢道:“不如你也去县城吧。”让自己女儿一个人在薛家呆着,他可真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