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5节(1 / 2)





  忆及往事的时候, 姜夫人眼眶湿红, 在姜知县的安抚下停顿了许久,才接着道, “当年你爹不过是个秀才, 竟壮着胆子去求父亲, 许诺三年之内定高中榜首, 风风光光地迎我过门。就像戏文里演的那般,所有人都不信他, 母亲命人将他乱棍打出, 我成了全族的笑话。”

  姜颜听得入了神,心也跟着揪紧, 问道:“后来,您和阿爹便私奔了?”

  姜夫人点点头,“出了这事儿,母亲将婚期提前了数月。若不是到了绝境,但凡是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我和你爹都不会出此下策,背负家族一世骂名。父亲是个刚正倔强的人,我随你爹离家后不到半月,便听到父亲放出我已病故的消息,从此只当我这个女儿死了……我们去了兖州,没多久便有了你,也是在那会儿偶遇了遭受追杀逃亡至此的一老一少主仆二人,后来你爹进京殿试,我们才得知那老人和青年竟是定国公和贤王。”

  “贤王是谁?”

  “贤王便是如今的皇上。”

  听到这,姜知县感慨万千,忍不住插嘴道:“不过举手之劳,一饭之恩,却不料稀里糊涂定下了你们后辈的婚事。”

  “可惜,即便是后来你爹中了状元,你尚在襁褓,父亲依旧不愿见我们一面。”思及此,姜夫人眉间蹙起忧愁,眸中盛满了愧疚和自责。

  “外祖父一定是还念着您的,否则七年前也不会用二十两银的高价买走我的破扇子,也不会因您的一封信就向皇后娘娘举荐我。”姜颜伸手给母亲抹去泪水,抱了抱她说,“那时在朔州与他相见,他还问我您过得好不好呢。”

  “真的?”姜夫人流露出欣喜的神色,可笑着笑着,又止不住红了眼睛,“此生若能再见高堂一面,承欢膝下,我便再无遗憾。”

  “会有那么一日的,老丈人就是嘴硬心软,他能见阿颜,终有一天也会放下一切接纳我们。”说着,姜知县取了帕子给夫人擦脸,温声哄道,“阿颜好不容易才归家团圆,娘子可别哭花了脸让女儿看了笑话。来,吃菜罢,今日曹婶做的烧牛腩软糯味美,娘子多吃些!”

  说罢,他夹了一块放入姜夫人碗中。

  姜颜咬着筷子,幽怨旁观。十多年了,她见到父母间如胶似漆的恩爱,仍是牙酸得慌。

  不禁幻想若是假设将来真与苻离成了亲,那个骄矜的贵公子也像阿爹一样笑吟吟给自己夹菜,含情脉脉道:“娘子多吃些!”

  噫!瘆得慌!!

  姜颜打了个哆嗦,一边揉着满身的鸡皮疙瘩一边努力甩头,像是要将脑中那违和感十足的诡异画面甩去。

  姜夫人平静了心情,转而给姜颜夹菜,柔声道:“阿颜,娘将这些往事和盘托出是为了告诉你,感情之事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我和你爹当年已经够惊世骇俗了,所以不管你作何决定,爹娘都会支持你。”

  姜颜知道母亲是在极力消除她对婚姻的顾虑,顿时暖意涌上心头,驱散了心中的那抹迷茫。她用力点头,笑道:“嗯,我知道啦!”

  过几日便是除夕,凑巧也是姜颜的生辰。

  宁阳县刚下了一场碎雪,积雪很薄,覆在地上像是一层白纱。院中老树枯枝,枝丫将头顶的天空分割成细小的碎块,颇有几分意趣。

  一大早,姜夫人便同曹婶去集市采办年夜饭的肉菜果脯,而姜颜则取了大红纸,同清闲在家的姜知县对对子玩,写好的对联再交由李叔粘贴于门前。

  对了三幅,姜知县有心为难,出了上联:溪流湖泊江河淼淼。

  此联颇为刁钻,前六个字皆是水字旁,后两个‘淼淼’又刚好凑齐六个‘水’字,可谓一绝。

  姜颜蹙着眉,用笔杆抵着下巴冥思片刻,忽的眼睛一亮,抬头看了眼院中的古树,提笔在对联红纸上写下:杨柳梧桐桧柏森森。

  最后一笔落下,姜知县俯身观看她行云流水的字迹,连连点头说‘好’。

  父女俩正自娱自乐,忽闻大门被叩响,李叔从木梯子上爬下来开门,不一会儿便捧着一个妆奁盒般大小的物件过来,恭敬递给姜颜道:“有驿使快马加鞭送来此物,说是应天府那边的贵人特地赠给姑娘的。”

  “给我的?”姜颜放下笔,伸手接过那层层油纸包裹的物件一看,上头果然写有她的名字,还盖了加急的戳儿。

  一旁,姜知县还在品味她对的下联,随意开口道:“可否是应天府的友人,特地送给我儿的生辰礼物?”

  “应天府的人并不知晓我的生辰年月。”姜颜满腹狐疑,拆开盒子上的红绸带,剥开五六层严密的油纸,方才露出一个漆花雕镂的木盒。

  姜知县一瞥那木盒,便道:“光是这个盒子便价值不菲啊。”

  “……”如此大手笔,姜颜有点猜出是谁托驿使送来的了。

  打开盒子一看,不由怔愣。

  盒子里躺着一束虬曲的绿萼梅花,梅花想必是经过特殊的干燥处理,花瓣虽然有些干皱,却仍保持着最脱俗的淡绿色泽,远远看去就像是刚从枝头折下似的,还扎着杏黄的丝带。

  “我府院中有一株几十年的绿萼,花开甚美,你若愿意……”

  “下次再见就得是明年开春,可惜,我见不到应天府的寒梅开花了。”

  原来当初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苻离竟是记到了心里,托人快马加鞭而来,只为送一枝应天府初绽的梅花。

  思绪从回忆中抽离,姜颜嘴角微扬。盒中还有三个系着锦缎的小绸袋,一只绸袋上用熟悉的字迹写着‘泡茶’二字,里头装着风干的绿萼;一只绸袋上写着‘糕点’,里头装着白蕊;最后一只上写着‘酿造’,里头装着的是同样风干的红梅。

  每一种梅花都标上了最适合的用途,也难为苻大公子如此心细。除此之外,盒中再无只言片语,连一个落款都无,倒也符合苻离清冷孤傲的性子。

  姜颜甚至能想象那个贵气的少年坐在窗边,面无表情而又极其慎重地将梅花归类,置于绸袋之中,再小心封口,盖上盒盖。他或许是打听到了她的生辰,又或许只是凑巧这个时候送到……

  不管怎样,姜颜明白:他的心,永远比他的脸色要热。

  不知为何,心里竟隐隐地有些雀跃。

  过了半个时辰,曹婶提着鸡鸭鱼肉和草绳捆着的白菜归来,才一进门便听见姜颜一脸期待地喊道:“嬷嬷,今日给我做梅花糕可好?”

  曹婶一拍大腿:“哎哟我的姑娘,你要是早说我便去集市上买些梅花干了!现在集市散了,我去哪儿给你弄梅花哟?”

  “没事没事,我这儿有!”姜颜从屋内伸出一颗脑袋,笑着央求道,“拜托啦嬷嬷,我今日一定要吃到梅花糕的,明日再吃就不是这个味儿了!”

  “好好好!今儿姑娘生辰,姑娘最大,我这便给你弄!”曹婶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爽朗道,“等着啊!”

  姜夫人缓步进了屋,将手中绳子串着的几包果脯放在案几上,解了斗篷问姜知县道:“阿颜怎的这般高兴?”

  姜知县正俯身在正方红纸上写‘福’字,闻言摇了摇头,叹道:“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有人不远千里折梅相送,她自然开心。”

  姜夫人品味着丈夫这句话的含义,仅是片刻她便明了,挪步至丈夫身边站定,轻问道:“苻家大公子给她送来了东西?”

  姜知县微微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