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节(2 / 2)


  宋晓喻一看妞妞指的地方,两三个大人带着小孩子围在一个老妇人周围,老妇人手上不停的在弄着什么东西。

  递给小孩子的时候,才看到是绞绞糖,这个宋晓喻是吃过的,小时候在路边儿上,就会有人带着一个装糖的大钵,用两根短签子绞了给她。

  妞妞眼睛发亮的看着那糖,以往过年的时候大队上总会有人背着这糖来卖,她和二哥只有在一旁看着其他小伙伴从家里要来了钱买来吃,直到卖糖的老爷爷离开了他们才会走。

  今年大姐给了他们钱,说是让他们喜欢买什么吃的就买什么,她就嘴馋了。

  宋晓喻带着妞妞走过去,问清楚了绞绞糖的价格,两分钱一根。

  要了五根,把一毛钱给老妇人。

  老妇人手脚快,两三下就把糖绞出来了,现在的东西实诚,两分钱一个的糖都有成年人拇指那么大块,宋晓喻给妞妞和铁蛋儿一人两个,剩下的一个给谢明弘。

  妞妞和铁蛋儿吃了一个,甜得眼睛都眯起来了,还有一个拿在了手里。

  宋晓喻算了一下,按着这个年代的风俗来置办东西。先是去百货大楼买了冬天穿的棉袄子,妞妞和铁蛋儿年纪小,买的都是大红色看起来显得喜庆,谢明弘的让他自己选,拿了件黑色的,宋晓喻又给李菊买了灰色碎花的,给自己和谢明瑕买了青灰色的。

  他们在的地区冬天也不是特别的冷,所以棉衣也不厚,用的棉花不多,妞妞和铁蛋儿的衣服一共才四块钱,谢明弘的五块五毛钱,剩下的三件一件六块钱。

  买完衣服他们又去买了条鱼,肉不用买,上次的野猪肉还剩下很多,大部分肉都挂房梁上做成了腊肉,还有的就是在李菊生病期间都吃完了。

  不过看着肉摊子上挤着的一堆人,还是庆幸自己不用去买,挤进去也不剩啥了。果然他们买了鱼转过来,肉摊上人都没多少了,肉连原来不好卖掉的瘦肉也都被抢光了。

  不过宋晓喻瞄到还剩下的肉骨头,可能是因为上面的肉被剃得太干净了,没被买走。宋晓喻就上去买了,两毛钱三根。

  还买了饺子皮儿,干货店买了调料和瓜子,又去糕点店买了几包糕点和糖果,糕点是李菊吩咐买来去走亲戚的,糖果是宋晓喻想买来家里吃的。

  转了一大圈,买的也够了,谢明弘背的背篓里塞满了衣服,她提的篮子里也是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带着妞妞铁蛋儿就准备回去了。

  在拖拉机上面又遇到了也是来办年货的刘婶儿和刘秀秀,刘大叔也跟着一起来了。

  刘婶儿见宋晓喻他们大包小包的,还看得见背篼里的新衣服,心下有些奇怪,前几年他们家里什么样子她清楚得很,就笑着试探说道:“明瑜你们家今年家里过得好啊,买了那么多东西。”

  同车的还有几个一个大队的人,一样也用微妙的眼光看着他们,宋晓喻知道他们都是没啥恶意,就是对他们家的这种变化有特殊的好奇心理。

  宋晓喻也知道家里的变化迟早让人知道,也没啥好瞒的,但还是留了一半说:“我从书上找了个做肥皂香膏的方子,做出来卖了一些挣了点钱,就想着今年过年多买点。”

  她当然不会傻的告诉人她卖了多少钱,虽然现在民风淳朴,但还是要防着,毕竟钱的诱惑力很大的,而且她要是真的说出来了,她不用干活儿就可以挣那么多,肯定就有的烦了。

  说她自私什么的也好,反正她暂时也不会把自己挣钱的方子教给别人,她自己一家人都还没脱贫呢,不能要求她去无私奉献。

  车上的人听她这么说了,也没追问是什么方子,这做肥皂的土方子在他们乡下不少,但是太麻烦了也没人做,反正买一块儿也要不到几个钱。

  大年三十那天,整个大队里都被饭香肉香笼罩,辛辛苦苦一整年,过年又是大节气,平日里再吝啬的人家多多少少都要买了肉来过个年。

  谢明弘感觉他们家里的年从来没有那么好过,有鱼有肉,还包了腊肉饺子,全家人都有新衣服穿。

  桌子上面有瓜子糖果吃,妞妞和铁蛋儿一大早上就抓了把放新衣服兜里出去玩了。

  李菊带着谢明瑕在擦桌子打扫卫生,谢明弘在门口贴春对联,对联是去村口买的,有会写毛笔字的老人摆了一个摊儿,拿上红纸,蘸上黑墨水,两下就写出来了,又便宜,三对儿才五分钱。

  宋晓喻在炖骨头汤,乳白色的汤汁儿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让整个家里都有了过年的味道。

  谢明弘看了一眼宋晓喻,突然一下子想到,好像就是因为他姐,他们家里才过得越来越好。

  ☆、37.第37章

  过了三十和初一, 初二就要开始走亲串友了,谢明瑜他们家里和老谢家那边过年基本上是没有走的, 李菊那边亲戚也少, 就只有她娘家人一边要去。

  去李菊娘家的时候,还带好了他们一家人的口粮去, 他们一共就要去六个人,李菊娘家也过得不那么容易。再加上现在他们乡下条件差的也都那样,你去他家里带口粮,他来你家里也带, 谁也不亏了,还能联系了人。

  除了口粮, 他们还带了一大条的野猪肉还有买的两包糕点去。

  李菊娘家是在李家大队, 走路两个多小时才到得了, 上次李菊和谢明弘去送野猪肉, 都是在他们家里住了第二天一大早才回来的。

  都穿了新衣服, 锁上家里的门,妞妞和铁蛋儿兴奋的在前面追追跑跑, 宋晓喻也不觉得走了有多久。

  李菊娘家房子比谢明瑜他们家好不了多少,不过看起来没那么旧, 房子倒是齐整。

  这是宋晓喻第一次来自己这具身体的外婆家里,许是知道他们今天要来,大门是敞开着的。

  也难怪他们知道, 只从他们被老谢家赶出来后, 这五年他们都是这个日子来的。

  他们刚进去妞妞和铁蛋儿就大声叫阿公阿婆, 然后家里的一大群人就都出来了。

  这一大家子人除了舅妈,都和李菊长得像,一看就是一家人。

  李菊只有一个比她小十岁的弟弟,所以娘家人并不多,老爹老娘和弟弟弟妹,还有两个和妞妞铁蛋儿差不多大的两个儿子,不过不是双生子,两个小孩差一岁半。

  一家人都穿着半新不旧的袄子,估计也是穿了不少年头了,看起来就薄,两个小的一个衣服还打了两个补丁,一看就是哥哥穿了他接着穿的。

  李母见他们一家人来,还带着那么多的东西,连忙叫他们进屋里去坐。

  妞妞和铁蛋儿坐不住,早就和两个表兄弟出去玩儿去了,舅妈在厨房里准备做饭,宋晓喻看见舅舅和他们点点头后,就拄着木拐杖,一瘸一拐的在一边放了很多稻草的小屋子里去编草鞋去了,谢明瑜的阿公也在那里帮着编。

  这宋晓喻从谢明瑜的记忆里知道的,舅舅的脚在六七年前就残疾了,他是去山上挖小树苗来种,但在一个不矮山崖边出了事儿,摔下来了,命是保住了,却是失去了一条腿。

  不过现在在家里头学着编些草鞋来卖,挣的少,但多多少少也能补贴点家里。

  不过舅舅这一摔断腿,本来就不富裕的这个家里就更加困难了,舅舅当初治病欠了不少钱,家里也是少了一个重要的劳动力,两个小孩子还小要吃饭。

  现在家里面就是李菊的爹妈和谢明瑜的舅妈在队上上工,这几年陆陆续续还了钱,日子勉强过下去了。

  李母让几人喝了水,见他们带来的口粮,就让他们给带回去:“回趟娘家还带啥粮食,拿回去吧,我们家里啊还过得去,你带回去给几个小的多吃点儿,还有那肉,上次你给的都没吃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