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4节(1 / 2)





  听他简直是没把自己当外人,直接过问起军政大计来了,段韶也都沉不住气了,目光一寒,很想骂人,晏清源却只是一笑而已:

  “行台,你看我是取长安好呢?还是等贺赖好呢?以你对贺赖的了解,他又会如何?”

  高景玉沉默,晏清源居然十分有耐心,末了,终于等来他一句:

  “死地求生。”

  他说完,又补道:“地形之事,即便我说了,大将军又怎能妄听我一人专辞?请大将军自行勘测,必有所得。”

  他丢下这就句,拔腿走人,把诸将看得一愣愣的,终于有人忍不住道:

  “他一个降将,不能死节,又不愿真心追随大将军,这样的人,跟王叔武有什么区别?大将军,为何还留他性命?”

  晏清源并不生气,脸上微妙一停:“他已经告诉我很多了。”

  诸将又是一愣,七嘴八舌的,都在骂高景玉故弄玄虚,不安好心,等晏清源把手一扬,立刻噤声,围着个舆图,商榷起军情来了。

  这一议,更成煮开的一锅沸水,有说根本先前无须渡河的,只管在弘农死困,三军不动,把西军逼回关中,只等饿死,坐收战果。另一个立马反驳,如今益州形势不明,萧逸掉头过来支援关中也难说定。又有说索性不如突袭长安,直捣老巢,贺赖自是再难回天的,如此不一而足,各自有理,吵得晏清源头疼,却还是一副极有耐心的模样,等这锅沸水有了冷却的意思,才把舆图一卷,夹在腋下:

  “诸位将军,所言都有道理,等我遣出人马勘测地形,再作定夺。”

  说完,走下城头时,冲跟着的段韶一笑:“今日之事,表兄怎么想?”

  段韶本心细持重,笑道:“世子,你年轻人,爱弄险,是不是想着会一会贺赖?方才诸将参商虽杂,可上上策,就在那摆着,世子心里其实清楚,只是看世子想不想了。要我说么,千载良机,世子切不要一时意气,成千古恨。”

  “表兄真是深知我心。”晏清源蹙眉大笑,“我再想想。”

  同段韶这么一路说,一路下来,正要牵马,忽发觉自己少了一名亲兵,问刘响说:

  “她人呢?”

  第162章 念奴娇(31)

  段韶一愣,不知道问的谁,左顾右盼的,见一向紧跟晏清源的李元之等幕僚都在跟前,心里琢磨起来:没少什么人呐。

  刘响却一下心领神会,往四下一看,有点愕然了,方才他只顾专心听晏清源诸人议事,又是长安,又是贺赖,心潮澎湃的。陆归菀也就默默侯在一旁,她身材娇小,扮作亲卫,像个单薄少年,谁也没怎么留意。

  “陆姑娘应该走不远,属下这就命人去找。”刘响见晏清源蹙起了眉头,赶紧答道,话音刚落,晏清源已经拿起了千里眼,片刻后,他一放,吩咐说:

  “把照夜白牵来。”

  “世子爷,你要亲自去找陆姑娘?”刘响未免觉得小题大做了,却见晏清源一抽身,撇下幕僚,只身朝前头走,刘响一打怔,连忙追上来。

  一问辕门守卫,才知道归菀压根无须对上鲜卑语口令,她凭的就是身份,这段时日,出来进去的,无人不识,刘响见晏清源神色已然难看,又问道:

  “陆姑娘说没说去哪走走?”

  “陆姑娘往东南方向走的。”

  她胆子实在太大了,晏清源邪火顿起,关中连月大旱,来时沿途中四处可见被啃光的桑榆,这个时候,四野无人,走迷了路,遇到出来觅食的孤狼野狗也不无可能,他眉头紧攒,举目四顾半日,略一思索,身上铠甲未除,便命刘响取环首刀来,翻身上马,这架势,显然真的是要去找人了。

  本都暗自留神着他举动,一见如此,幕僚们自然不肯,李元之果断跑马前头一拦:

  “世子,这个时候,你要以千金之躯为一个女人涉险吗?”

  晏清源哈哈一笑:“参军,我就那么色令智昏?”说着,扫视底下人一圈,“你们谁留意到了高景玉走时,朝哪个方向无意地瞥了一眼?”

  把众人问的懵然,那时候,都恨不能上前收拾了要死不活的高景玉,谁留心他走时往哪儿看呢?

  再一回神,听得一声轻叱,晏清源只带了刘响朝东南方向拍马去了。

  “世子,唉……”看着照夜白闪电似的,远了,李元之是拿晏清源一点办法也无,十年前,他尚把他视作少年人,能以长辈身份训导。如今,世子俨然成了世界上最难驯服的一匹野马,天地广阔,谁能拦得住他去闯呐!

  一口气驰了十余里,除却尘土上的马蹄印,竟也不见归菀身影,晏清源一扯缰绳,横刀立马,再把千里眼一架,远远的,瞧见一丛碧色初凋,偶有一二栖鸟惊起,煽动着白翅,在半空中划出道优美弧线,又不知落到哪里去了。

  刘响则一手按剑,两眼沉沉,这一路十分警惕,这里向来是贺赖的地盘,他们大军深入,对地形的了解,除了之前两军交战获得的俘虏可作向导,其余的,也就是依靠老一辈将军们的经验而已。

  落了一身的灰尘,晏清源止步不前了,他忽把战袍一展,等了片刻,沉吟道:

  “是东南风。”

  又等一阵,察觉不对,果然,风向又变了,刮起了罕有的北风,晏清源合计有时,兀自摇首:

  “这个地方的风向太过诡谲,不可用。”

  刘响一面留心四周情形,一面又被他话头吸引,两只眼睛四下里乱转,只腾出一张嘴:

  “世子爷,难不成咱们跟贺赖要在这打?”

  这儿地形好,平坦,开阔,最适合晋阳铁骑野战了,以他们的人数打贺赖,简直是手到擒来!

  此刻,晏清源虽无轻敌心态,却是洒然一笑:“这个地方么,是不错,他既要死地求生,我就恭候大驾。”

  刘响一拍脑门:“世子爷,你已经算准贺赖要渡渭水过来啦?”

  晏清源笑而不语,眼睛一定,还是看着东南方向,说一句“走”,扬鞭抽马,一前一后的又往东进了。

  赶到这片芦苇荡时,天已向晚,密密层层的碧尖上折射着点点金光,风一过,飒飒的声音犹似掠雨。这一带,渭水忽折道向北,拐了个弯,浩浩瀚瀚芦苇堆在河曲之间,地势极狭,却又如密林深不可测。

  晏清源先看见的望云骓,目光一动,便翻身下马,走到一个蹲在水边伸出去一只脚不知要做什么的身影,兜头就是一鞭子。

  鞭影从归菀眼前落下,她一抖,吓得很,扭头一看,不由脱口叫道:

  “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