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1节(2 / 2)


  媛华眼睛里却一阵发涩,嘴唇蠕动了番,什么也没说,略笑了笑,摆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这天,寅时一刻,晏清源照例准时起来,只用井中刚汲的清水洗了把脸,读半个时辰的书,隐约听得鸡鸣一起,才负手出来,在院中稍微活动下筋骨。

  三月三的箭伤,至少要休养一个月才成,他倒也不敢大意,每次朝会下来,不在省里逗留,大大小小事务,由着几个尚书郎两头跑,却也没耽误多少正事。

  等天色微醺,东边翻出一线线鱼肚白,织就出片片鳞云,枝头的鸟儿便呼啦下全聚到了窗外那棵梧桐树上,这是要开嗓子议事,晏清源朝梅坞走来,空气里氤氲着花香,沾衣不落,他叩了叩窗棂,也不进去,把个睡意朦胧的归菀吵醒:

  “快起来,我让那罗延送你去你姊姊那里。”

  归菀揉了揉眼,透过绣花帐子,往窗子一瞧,微微看出点天光,却不应他的话,只是把金钩慢条斯理地挂起,两眼惺忪着,遮袖打了个哈欠,两条腿一垂,弯腰摸出了绣鞋。

  “你醒了么?”晏清源等不来她应话,刚又问,见暖光上窗,剪出个窈窕身影,已经是掌起了灯,遂哼笑一声,不予理会,转身悠悠去了。

  等梳洗事了,归菀清明不少,出来见那罗延时,晏清源已经不知所终,她知道他今日是要和公主一道去晏府的,便不多问,兀自上了马车。

  远远的,离晏府还有里余地,鼓吹的礼乐便顺风细细入耳,归菀撩起帘子,往外探了两眼,凝神听片刻,记起十三岁那年,在寿春,她和媛华两个,随爹爹去打猎,回来时,正偶遇一户人家娶亲,也是这样欢天喜地,男男女女一群,街上那道红痕蜿蜒而动,被拥出来的那顶轿子,缀着五色流苏,真是好看的炫目,立时看呆了两人。

  后来,回到府里,媛华忽悄悄附在她耳畔小声问句“菀妹妹,你日后想嫁个什么郎君呀?”话一说完,两人对上眼,都闹了个大红脸,嘻嘻捂脸笑作一团……

  是啊,她睡梦中见过有人为她摘了好大一束兰草,嘴里唱着的,正是家里仆妇教的嘉兴小调,完了喊她一声“小阿姐”却不是“陆姑娘”,真真奇怪,那人脸面不清,只知隐约是个年轻男子。

  那个梦,稀里糊涂的,只知道醒来怅然许久,不知缘由,此刻再想起来,归菀心里一阵恍惚,又把帘子放了下来。

  见到媛华时,她起身迎出来,似有些异样,归菀觉得姊姊跟以前不大一样,见她面庞光洁,两片红唇醒目,又不似个病着的,拉过她的手,柔声问道:

  “姊姊,你怎么了?我看你……”一时也说不上来什么感觉。

  媛华淡淡一笑:“我有身子了。”

  不啻于惊雷一般,归菀狠狠吃了一惊,目光不由自主的,就滑向了媛华尚什么也不显的小腹,不知怎的,忽涌出股泪来:“姊姊,你要当娘亲啦?”

  看着归菀忽露出一抹稚气的又莫名含屈的神情,媛华有意忽视,从果盘里挑出枚新鲜樱桃,放在口中,一嘴的柔软果肉:

  “是呀,姊姊要当娘亲了。”

  归菀一时接不上话,忽就变得格外局促了,有一瞬的沉默,归菀低低问道:“姊姊,你,你真的要给晏九云生孩子么?”

  媛华一笑,只是把手掌覆在归菀手背上:“既然有了,总不能无辜害一条性命不是吗?”

  归菀无言,只觉姊姊越发陌生,可媛华又将晏九云不知怎么挖空心思为她置办的笔墨纸砚,一股脑地命丫鬟搬出来,让归菀挑选,归菀眼眶一热,明白姊姊还是那个姊姊呀,便打起精神,挑起狼毫来。

  外头一阵子的“噼里啪啦”猝不及防响起,是炮仗的声音,吓得她一哆嗦,再看媛华,只在出神,岿然不动,抬头忽冲归菀笑道:

  “新人来了,菀妹妹,咱们也去看一看。”

  第70章 千秋岁(17)

  晏府周遭花树开的正盛,老夫人喜欢热闹,宾客还都没抬脚过门,远远一目,先瞧见的是伸出高墙的枝枝红艳,云霞压城一般,开的泼辣。

  这个时候,再配着喧天的鼓乐,长龙似的队伍,把个晏府围堵的水泄不通,仿佛全邺城的喜庆劲儿都聚到这一处来了。

  晏清源此刻不过阖目倚在车壁,静心静气的,一路上,几乎没有开口,公主有段时日没见他,那罗延来传话说世子抱病,却又不准她去探看,理由冠冕堂皇--

  春日气候多变,恐染给他人。

  公主虽急的五脏六腑俱焚一般,硬是强忍住未去东柏堂,唯把希望寄托那罗延一身。正如现下,他不愿说话,公主便分毫不强求,只是把两只眼睛,不住地往那张俊秀的脸上打量:

  鼻子还是那么英挺,长睫也还是那么浓密,而那双眼睛,只消轻轻一睁,捎带三分笑意,便看的人心乱颤,情难自已。

  神谋魔道的,那个娇怯怯,一朵新带露的海棠花一样的身影就跃进了脑海中,站在那楚楚的,莫说是男人,就是她看了也心生怜爱,谁不喜欢这样的女孩子呀?

  公主心底一时酸的直泛,根本不能想晏清源在东柏堂里的日日夜夜,一颗心,正又苦又涩地翻腾着,听得那罗延一吆喝,知道晏府到了,忙刹住思绪,正了正色,见晏清源眼眸一睁,薄唇勾出个略显慵懒的浅笑,挑眉问了一句:

  “到了?”

  公主伸手替他理了理衣袍,把他离身后压陷的绣枕往旁侧一拨,柔声笑答:

  “郎君睡了一路,这段日子在东柏堂太过操劳了?”

  晏清源听言,随口一应:“事务繁多,是有些疲累。”

  两人携手下来,甫一露面,七七八八的围上了一群上来见礼请安的,晏清源含笑点头示意,嘴里应着一套虚辞,等看见崔俨李季舒等人也穿了身绯袍,立在人群里,往这边张望,心领神会一笑,低声命公主去拜会老夫人,撇下众人,在一片的花炮鼓乐中,朝他们走去了。

  半道就被突然不知从哪儿挤出的晏九云给截堵住,他颇为激动地看着晏清源,一张脸上,早红扑扑一片,晏清源偏头一打量:好一身俊俏的新郎官打扮,忍不住笑道:

  “唔,小晏,吉时快到了,你娶的又不是我,跑我跟前来做什么?”

  说的四下里“哄”的一阵爆笑,多是军中旧识,眼见就要瞎起劲,晏九云也不知本来是热的,还是窘的,瞪了众人两眼,嘴里不知嘟囔句什么,一把掼开闲人,把晏清源引到一边:

  “我有件事,一直还没机会跟小叔叔说……”

  看他紧张的把一张俊脸憋得更红,晏清源蹙眉莞尔:

  “何事这么神秘?”

  “我,”晏九云猛地深呼吸,两只眼睛亮晶晶,如天上星,几是语无伦次地看着晏清源,“我,我跟小叔叔一样,都是当爹的人了!”

  “哦,”晏清源波澜不惊,见怪不怪似的,温和一笑,“几时有的?你倒沉得住气。”

  晏九云红着脸,心里涌起万般柔情,不太好意思地摸了摸婚冠:“也不久,才个把月而已,阿媛也瞒我多日,我刚知道没几天。”

  “阿媛”两字在舌尖一抵,声音里便是压不住的雀跃,晏清源这才知道,他这份高兴,是来自何处,那一身吉服,衬得人更精神秀挺,晏清源本以为他会甩脸子不乐的,如此一看倒也是好事。

  “你家里早日添丁,老夫人也掉样心事,”晏清源意味深长看他一眼,“崔氏嫁进来后,尽快开枝散叶也是你义不容辞的,你心里要有数。”

  像是料到了他要变脸,晏清源按了按他肩头,眉头一挑,余光扫向那一众的汉人世家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