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节(2 / 2)


  她起身时,顺势一掠鬓发,懊恼自己只顾想心事,在院子里吹了半天的野风,没来得及对镜瞅上一眼。

  晏清源眉头一扬,笑着问她:“公主是不是嫌今晚臣的事还不够多,非要往火上再泼层油?”

  话里意有所指,公主脸上微微一热,低着头道:“下人打她那一巴掌,并非妾授意,回头,妾就将那丫头逐出府,是妾给郎君添堵了。”

  晏清源手一伸,摸了摸她头发,只觉分外干燥生硬,公主发色偏黄,总有几分枯草似的观感,一根根的,不是一把子青丝,分的尤清。

  这些年,无论用什么保养,也还是毫无起色,晏清源忽就想起了归菀,那一头好青丝,握在手里,又凉又滑,匹缎也不及,当初流离失所的,整个人困窘异常,也始终带着馨香之气,他走了片刻神,似在好奇,她怎么就浑身上下无一处不清甜呢?

  公主察觉出那只手,在自己发上逗留的有点久,以为是他有心抚慰,生出一股子柔情蜜意,心底不免高兴起来,轻声唤了句:“郎君?”

  晏清源在她脸上一看,跟着笑了一笑:“打就打了,也不是多要紧的事,只是,公主身份贵重,跟她计较,失了自己身份。”他说的浑不在意,又点的清清楚楚,公主重脸面,不好拂他,只能委屈自己,一时甚不自在,便起身找了点事做,将那灯罩子换了个更素净的:

  “这事,妾本不在意,可后来也听了些风言风语的,东柏堂,是郎君开府治事的地方,养着个敌国的姑娘家,让御史台的人知道了,”说着想到了崔俨,话头一转,“即便日后御史台掀不起什么浪花,可传出去,人多口杂的,对大将军的名声也不好,妾的意思是……”

  “等等,你整日在府里,是哪个学了外头的风言风语给你?你说给我听听,都传出些什么来了?我倒不知呢。”晏清源治家向来严格,今日的事,是头一回,那丫头张狂的让他大开眼界,此刻含笑问公主,公主听得头皮一阵发麻,知道他有两层意思在里头,自己何曾听到外头什么?不过身边几个贴身丫鬟,时不时替她打抱不平,满腹的牢骚,因此,只得含糊一笔带过去:

  “能是什么好话,郎君不听也罢,妾在想,既然郎君喜欢她,不如安置在家里,面也方便见,既然是在府中,外人自然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眼睛朝晏清源询证,晏清源仍旧是面带微笑,只是那微笑后头,藏着一丝冷淡,公主一颗心,又掉进了冰窟窿。

  晏清源一时没有说话,只是往榻上闲闲一躺,目光扫着光影里的屏风,山水都近黄昏,朦朦胧胧,别有一番风致,很自然的,又想到归菀身上去,她不含愁时,眼睛清澈剔透,眼波一转,整个人都闪着光似的。可那副眉眼,总笼着如雾的哀愁,虽不大像往日那般爱哭了,水波却始终不散,盈盈春水,脉脉无言,被那样的眼睛看着,就像是瞧遍了千山万水。

  他心中柔情顿起,将手在腮下一托,撑起身子,看着公主笑道:

  “她么,还够不着进大将军的后院,公主也是思虑少了,难道臣的家里,就是这么好进人的?什么都要?你这是太看得起她,还是太小瞧你的夫君?”

  听了这话,似乎将陆归菀贬得又一文不值,并不伤心的样子,再一思忖,晏清源确是很慎重这块的事,虽有五六个姬妾,无一不出身清白,野路子来的,一概不要。

  而那陆归菀,早在寿春城,就被他随便破了身子,虽说弄了回来,不过还是看在生养标致的份上,再美的人,也断没有一直看不腻歪的时候,她如今身份再不是什么江左大家闺秀,自己若真跟这样的人计较,倒是如晏清源所说:

  失了身份。

  这几月来压的愁思,一下烟消云散,公主释然许多,眼前闪过归菀那张自己看了都动心贪看的脸,再想那副婀娜风流身段,整个人,玉做的一样,瓷做的一样,是个人,都要嫉妒又羡慕,心底又翻上了股酸涩。

  却深知晏清源已将话说到这份上,她再纠缠,就是太不懂事了,于是,添了个建议:

  “这样也好,只是我见她生的那副模样,其实也怜惜,等过个一年半载,郎君瞧着她再没什么意思了,可怜她无父无母的,指个人家,下半辈子,也算有个着落罢。”

  晏清源并无异议,随口说了句“臣一切听公主安排”,公主听得心中又是一喜,这时又想起他那处伤,柔声道:

  “这几日可要留心,暂不要沐浴了。”

  她神色也跟着温柔起来,一低头的刹那,闪过几分娇羞的意思。晏清源一把将她拉在怀中,点着她鼻头说:“沐浴是可省,有件事,臣省不得。”

  那暧昧的语气一出,手已经往裙子里探了,公主急的正色去阻他:“郎君今日受了伤,还是等养好了身体再,”说着面上也红了,余话不提,娇嗔看他一眼,“自己受伤了不知么?”

  忽的一下,晏清源把人压到了身底,皱眉笑道:“臣哪里受的伤,公主不知么?”说着冷不丁攥她手,往自己底下直探,声音压的也低了,“臣这里可并没有受伤……”

  翌日,邺城上下传遍了大将军遇刺的事件,传的神乎其神,不过,刺客悉数死光,小皇帝当即下命三司会审,阵仗弄的极大,以示体恤,给足了大将军面子,晏清源倒也不拒,将事往三司一摊,任由那罗延代自己跑完这头跑那头。

  两日下来,自己则在家中见了一拨又一拨前来探看的官员,应付到百无聊赖,直到最后,崔俨李季舒两人算着人蜂拥得差不多了,才相携而来,只是来的不巧,晏清河也在,崔俨一听是这个贵客,托家仆带了两句话事后捎给晏清源,转身拉着李季舒就走。

  “二公子做了左仆射,这开春了,少不得共事,你这会就躲他什么?”李季舒无奈一笑,挣脱了袖子,崔俨摸了摸刚修饰出的一把胡须,捻了又捻:

  “他这个做弟弟的,哥哥遇刺,姗姗来迟,这个时候才来探看,你我就不要这个时候去打扰了,大将军既无大碍,回头去东柏堂便是。”

  这话,崔俨却只说对了一半,自晏清源遇刺消息传开,晏清河虽未露面,却遣人来频频问候,只因他言自己十五当夜忽闹起肚子,上吐下泻,几下不了榻,刚一恢复些精神气力,便来家中探看兄长来了。

  夜深人静,兄弟二人正坐在书房里下棋,绕着遇刺一案,说了半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怀疑方向,晏清源一手把玩着棋子,眼睛里一丝情绪也无,只关心下一步如何走。

  “啪”地一声,晏清源黑子走的干净利落,彻底堵死了路,没什么迟疑,晏清河将手中棋子一搁,认输道:

  “我早就说过,我与阿兄的棋艺,是云泥之别,跟我对弈,倒扫阿兄的兴。”

  晏清源随手一拨,拂乱了棋盘,起身不再管,而是剔了剔捻子,让几上的烛光更亮:“你惯于藏愚守拙,虽是谨慎之道,但日后在邺城,可不是装傻的时候,该跃马跃马,该拔刀拔刀,邺城不是晋阳,你躲在大相国身后够久了,要学会替他分忧。”

  晏清河低下头去:“阿兄自幼胆识过人,尚要拿出十分功夫应付,我本不善此道,邺城的勋贵也压根不将我放在眼中,我跟阿兄说句实话,左仆射这个位置,我是有些怕的,还望阿兄关键时要教我。”

  说完,眼角一瞥,那罗延的身影似在门口闪了一下,又立刻缩了回去,晏清河十分识相,言简意赅收了尾:

  “时辰不早了,阿兄早些安置,明日我请了宋游道给我说台阁事,倘还有不明白的,我再来请教阿兄。”

  帘子一响,等晏清河出来,那罗延赶紧见礼,忙不迭进了书房,往边上一站,心里却着实是惴惴不安,看了晏清源一瞬,没立刻开口。

  晏清源收拾着棋盘,头也不抬,手底捏住了枚棋子,淡笑问道:

  “怎么,刑部那些卷宗有眉目了?”

  那罗延搔搔头,直咬后槽牙,牙酸似的表情:“是有了眉目,不过,还有一个事,世子爷……”

  晏清源见状,淡淡瞥他一眼,哂笑了一下:“刑部难为你?”

  “不是,是陆归菀要死了。”那罗延紧憋着一口气,心底却嗤呼呼大喘气,终于硬着头皮,先将这个可能比较要紧的事情,说给了晏清源。

  第50章 青玉案(6)

  听得晏清源眉头一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七星刀的事情说急不急,说不急也是当下最要紧的,于是把棋盘又是一丢,任由它稀里哗啦掉下去,起身拽了披风就走:

  “十五晚上我让你送她回去,不还好好的么?”

  那罗延两只眼睛,不住得往晏清源脸上溜:“当日是呀,谁知道那个女人怎么回事,回去就一病不起,两个丫鬟哭天喊地的,我回了趟东柏堂,就闹到了我跟前。”

  昨夜的风还寒凛气颇重,这一晚,就让人隐然生躁了,晏清源听得头疼,途经甬道时,忽被不知从哪儿来的婢子拦一道,他心神一定,一眼便看出是公主身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