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节(2 / 2)


  她不爱说话,他便更有心戏弄,逼得她脸红,逼得她羞耻,归菀从不知男子会是这样的,她的世界里,全是待她可亲可敬之人,原来,男子也会龌龊至此,不堪至此,半日,她才幽幽低语:

  “我看不起你,晏清源。”

  这样郑重其事地直呼大名,晏清源哑然失笑,颇有兴味问她:“你看得起谁?怎么就看不起我了?”

  归菀不语,只是睁着一双尽是雾色的眼睛,似愁非愁,似恨非恨地看着他,晏清源被她看得渐生不悦,起身换了常服,指着架上铠甲,“去,把我铠甲擦干净了。”

  说着低头摸了摸腰间此次带出的唯一配饰--一枚青玉透雕梅花纹花囊,顺手又解了,笑吟吟丢给归菀:

  “拿着。”

  东西掉在褥间,归菀动也未动,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晏清源笑道:“我让你拿着,没听见?”

  他笑的和善体贴,归菀这才慢慢转身捡起,看了看放下,睫毛轻扬,眼波一转,抬首轻声问他:“小晏将军说你有四个儿子,名讳里皆有‘玉’,大将军为什么要给儿子们这样取名?”

  晏清源敷衍一笑,略有意外:“玉有五德,不是么?”

  归菀冷冷笑了,语调依然轻柔:“晏清源,你这样的人,也能教养出有德行的儿子吗?”晏清源这才明白过来,她是有心往这上头引,目中闪过一丝清冷的光,随即打趣回去:

  “我不能呢,所以才找上你啊,将来你给我生个儿子,好好教诲,养成如玉君子不就行了?”

  虽是戏语,归菀听得一阵作呕,偏过头,扯过花囊上缀穗,复又丢给他:“这样的小物件,我家里多的很,我不要你的东西。”

  “不要?”晏清源折过身,目光故意在她腰腹处流连,嗓音暗了,“我的东西你要的还少么?”

  等明白他话外之音,归菀人立刻魔怔了,胸脯一起一伏微喘起来,好半日,连眼都不眨一下,晏清源撼了她两下,将花囊往手中一塞,笑道:

  “不是想跑么,拿着换几个铜钱当盘缠也是好的。”

  一语点醒她似的,归菀终默默接在手中,晏清源看她动作,一哂笑道:

  “我知道陆氏乃会稽大族,只是,你家里东西再多,现在手里有么?一个人家里东西再多,没本事护住,也是枉然,你说是不是?”

  归菀紧了紧花囊,一字一顿告诉他:“这些本就是身外之物,历朝历代,达官贵人,不知造了多少,又毁了多少,真正留下的,可以传扬后世的,是文化典籍所蕴含的道,不是这些东西。”

  她说完十分失落,垂下头,低声道:“即便典籍毁了,可是真正读懂它的人,也会把它留给后人的。”

  外头风大了起来,吹得帐子作响,归菀裹在毡子里轻轻咳了一声,晏清源听她说的太过正经,有些意外,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每日脑子里都在想什么呢?

  他抱肩笑看着她:“留给后人又怎么样呢?”

  归菀心底嫌恶,淡淡道:“让后世知道如何做人,而不是做畜生。”

  不想晏清源养气功夫是一等一的足,听了竟还只是笑,竟还有心打趣不止:

  “说的是文道啊,可圣人主张六艺兼修,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你们光研究经书,路子是走窄了,好孩子,年纪轻轻的,别满脑子僵化不动,”他俯下身来,戏谑地弹了下她脸颊,“我修的正是武道,你我都是圣人的学生呢。”

  他鬼扯起来,似是而非,振振有辞,归菀不再理会,瞥见那把宝刀就挂在晏清源腰间,心里一动,略略抿了抿唇:

  “你为何给我花囊?”

  晏清源“唔”了一声,笑看她:“喜欢你呀,还能为什么?”归菀脸上有点红,“那大将军能不能把佩刀送我?”她有意换了称呼,低眉顺眼的。

  帐内静悄悄的,唯有夜风吹得帘子微微发出些响声,像是正击中归菀的心思,她等了片刻,抬目对上晏清源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心漏跳几拍,摸着脸,半掩着口,不去看他,方艰难说出那句羞耻至极的话:

  “大将军不是喜欢我么?”

  “你一个姑娘家要刀做什么?”晏清源两步跨过来,上下打量她,“是想用来杀我,还是杀你自己?”他含笑沉吟片刻,摇了摇头,“要死的话你早就死了,那看来,只能是想杀我了。”

  归菀一惊,张了张嘴,心虚地否认道:“我只看刀鞘上花纹是没见过的,有些好奇。”晏清源笑着捏了捏她小脸,“是么?这简单,我把刀鞘给你。”

  说着竟真的拨了刀,一面将刀鞘褪下给她,一面笑道:“我再寻个刀鞘便是。”归菀顿时泄气,只好接了过来,晏清源瞟她神色,笑而不语,再指了指铠甲,撩帐去了。

  归菀敛了裙裾,从榻上下来,两腿直打颤,从架上费力取下晏清源的铠甲,一触到那零星血迹,又是一阵晕眩,有人已经给她打了盆水进来。

  清澈水间,倒映着她忧愁失魂的一张脸孔,归菀已经多日没有照镜子了,她不知模样是否改变,只知那人一直喜欢盯着她看。

  她忽恨不能拿刀将水中倒影划得惨不忍睹,这样,那个人就再也不会“喜欢”她了,可只是愣了愣,归菀明白,她还要靠这张面孔,去讨那人欢心,去以色悦人,于是,她也只是默默将手指抻了进去,和泪水一起,水波漾开,脸面同样瞬间就花了。

  第17章 水龙吟(17)

  连绵秋雨落了好几日,四下木叶离枝,掉在这潇潇雨声中,倍添枯瑟。

  一只野狗,孤零零地从长街摇头摆尾跑来,它显然发觉了什么,收住步子,舔了圈嘴巴,才对着前面龃龉独行的老人狂吠起来,老人喘着粗气,似欲拿手杖驱赶走它,却见野狗忽将浑身脏毛抖得乱颤,目露凶光,倏地便朝老人身上扑来!

  身后一青年汉子远远看见这一幕,凄厉厉喊了声“娘!”,却也饿得浑身脱力,一时半刻的,赶不上救援。老母亲不声不响出了门,是往陆将军营中来的,意图十分明显:

  自愿被将士们煮熟了吃掉。

  “我儿呀,这几年福都是享在陆将军手里,我也没几天好活了,老婆子还能有什么用!”

  几天前的话,犹回荡在耳边,青年汉子突然听前面一声闷哼,只能眼睁睁看着野狗拼命撕咬老人,他又急又怒,四下里转了转眼,街上空荡的什么都没有,汉子只得拖了两腿,赶至时,老娘俨然一滩死肉。

  他忽疯了一般掐住野狗脖颈,不知哪来的力气,使劲往地上摔去,甩高,再摔去,直到自己也头晕眼花一个趔趄,扑倒在地。

  血腥味粘稠,像四月里纷飞的大片杨絮,拱进鼻间,叫人喘不动气。汉子不知躺了多久,这才抹了抹枯干的双眼,忽听得马蹄声过来,无力扬了扬手,发觉有人停在眼前,无力说道:

  “我老母亲被野狗咬死了,军爷,不吃太浪费啦,带走吧……”

  说着忽干嚎起来,一滴泪也没有,马上的人望着地上一人一狗,怔忪了片刻,却也什么也没说,只道了声谢,带上去了。

  寿春城中,已开始心照不宣杀老弱妇人,来为陆士衡做军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