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0节(2 / 2)

  齐韵愕然, 转身看看更漏,还不到二更天呢!正想再问问王传喜,可她只看见一个匆忙离开的佝偻背影。

  齐韵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心中狐疑地快速穿好衣衫,也匆匆往院子前的上书房走去。

  不等走出自己的小院,齐韵顿住了脚,她听见院墙外传来王传喜那谄媚的,迎来送往的声音。

  “常大人这边请,常大人恕罪,只因陛下催的急,咱家才如此可劲地催大人……”

  “无碍,陛下可是有了十万火急的事?”常淮那素来火爆如炸雷的声音竟也调低了不止二十个分贝,饱含了十二分的小心翼翼。

  “可不正是嘛!前线出事了!镇远大将军……不见了……”

  犹如平地起惊雷,齐韵被炸了个外焦里嫩。

  什么意思?什么叫镇远大将军不见了?是死了,还是失踪了?

  齐韵顾不得再绾只裹了一半的发髻,拿绸绳胡乱捆成了一把,便往上书房奔去。才奔至门口,王传喜弓着腰抬手拦住了她。

  “齐尚宫,里面人多,陛下让咱们门外候旨。”

  齐韵急的心头乱甩,又不好强行破门而入,只得低着头与王传喜立在一处,后背紧张得出了一层汗,夜风吹来又起了一层鸡皮疙瘩,紧张又寒冷,齐韵止不住哆嗦起来,像一只湿了毛的寒号鸟。

  东方已现鱼肚白,好容易上书房内的密谈结束了,内里的臣工们陆续走了出来。浑身僵直的齐韵定睛一看——好家伙!内阁七名大学士加六部尚书与左右侍郎,浩浩荡荡一大群人,活脱脱一个微型朝会。

  齐韵心里愈发的慌乱,只觉得两腿脱力,就要站立不稳。她直直看向人群中的齐祖衍,自己的父亲许是没睡醒,眼皮耷拉着,也没给自己一个眼风。齐韵想唤住父亲仔细询问,可又想起这里是上书房,又勉力忍住了。

  好容易等这帮大牛们走完,朱铨一人留在了书房内,齐韵迫不及待地冲进了屋,一眼便看见朱铨仰面靠上身后的锦垫,闭目养神。

  齐韵稳了稳心神,轻轻走到朱铨身后,伸出纤纤玉指,轻轻按上朱铨的额角,“陛下辛苦,天不见亮便起了公干,微臣替你把偏房的春榻铺好,您去躺会儿,可好?”

  “不必……”朱铨抬手止住了齐韵的动作,直起身来望向身侧的齐韵。

  “梁禛失踪了。”朱铨直直看进齐韵惊愕的双目,面沉如水,“他在大同卫与宁王的军队缠斗时,抛下十多万将士就那么消失不见了……”

  齐韵的心咚咚咚狂跳起来,她扯了扯嘴角,算是笑了一下,“陛下觉得镇远将军是投敌了?”

  朱铨咂巴咂巴嘴,思虑片刻,“如此便妄下决断倒是仓促了些,只梁禛为何并未向其部下说明自己的去处倒是挺奇怪。不过有参将带回梁禛口令,要大家原地待命五日,如若他不能赶回,则由参将徐烁之暂领兵陈于大同卫,防守北线方向。于是这十多万人原地待命了五日后,果然没能等到梁禛返回,最后由徐烁之领着人马回了大同卫。”

  朱铨挑眉望向齐韵,“现如今,咱北伐军可算得上是风声鹤唳,两名主将失踪,樊城、大同与喜峰口分别各有陈兵,多头严防死守,尚宫大人可有觉得咱们原定的防守方式有些不妥?”

  齐韵低头,看见朱铨手中捏了几块鎏金的铁器无意识地敲打着檀木的书桌边缘,心下了然。她抬起头看进朱铨那墨黑的双眸,只轻轻颔首,“韵乃女流之辈,陛下心中已有成算,就别再拿微臣打趣了……”

  朱铨眉眼陡然弯弯,如粲然的新月,“二妹妹便是如此提防着朕?连真心话也不愿与朕讲?”他摇摇头,摊开手掌露出几块金灿灿的令牌,一把扔至桌上,“说吧,说得好,朕便给你一块。”

  齐韵默然,朱铨是要打算亲征了,如今北伐军没了主帅,西线又诡异得紧,要朱铨安心待在京城是不可能的了。他捏了这虎符如此之久,是打不定主意怎样安排京城的事宜,只不知他究竟在顾虑什么……

  齐韵忐忑不安,她想要一块令牌,自己身处禁宫,朱铨不在,自己做什么都不方便,万一梁禛有个三长两短,自己手中有人,岂不方便许多。她吞了口唾沫,拿眼怯怯地看了看朱铨,扭着罗帕终于开了口。

  “陛下,臣有一言想先说与陛下听……”

  “嗯,说!”

  “陛下,臣之言皆出于公心,皆为了陛下江山千秋万代着想。北伐大军干系重大,陛下切不可因微臣之言语迁怒他人,如若陛下因臣之言语心生不悦,继而因私废公,臣只能紧闭双唇,不再开口惹祸了。”

  朱铨唇角微扬,只定定地看看齐韵的脸,眼中有探究。良久,他颔首,“那是自然,二妹妹请畅所欲言。”

  “陛下,既然您已打算亲自出征,微臣建议陛下暂且勿要再管北线,镇远大将军失踪之山西中路最为可疑。如若微臣猜测的不错,喜峰口只是疑兵之可能性甚大,此山西一路才为重锤。”

  齐韵朝朱铨躬了躬身,“陛下可有觉得山西中路的军队来得诡异?这北线的宁王大军才至喜峰口,可这山西却已出现了宁王爷的疑兵……”

  朱铨颔首,“或许只是为了配合北线行包抄之事。”

  “如若只是侧翼助攻,为何会让镇远大将军打得失了踪?”

  “如若梁禛投敌……”

  “梁禛投敌留在北线亦能投敌,喜峰口不正是宁王爷的主力大军吗?”

  “如若山西中路为宁王主力,为何直至现在,山西并未传出进一步的作战消息,听大同卫指挥说,大军已撤……”

  “大同卫并无太多屯兵,对方却不战自退,陛下不觉诡异?或许只是因为敌方中路大军的首领出了意外……”

  朱铨望着齐韵沉默良久,“二妹妹如此笃定梁禛无异,可有因为其他原因?”

  齐韵重重的跪下,双眼直视朱铨,坚定又沉着,“微臣分析得是否妥帖,陛下自有明断!”

  朱铨微笑,一把扯过齐韵的手,轻轻握在手中,“朕信你。”

  ……

  齐韵手中紧紧握着一块鎏金令牌,呆坐在床头望着窗外如锦朝霞发呆。

  朱铨给了自己一块可调动禁宫十三金吾卫的令牌,朱铨担心自己离开太久,京城如若生变,身旁有人护着总是好的。

  朱铨行事谨慎,此次宁王叛变,勾结了蒙古人一同进攻中原,形势比他预想的还要糟。他多年与蒙古军作战,最是清楚蒙古军甚擅轻骑突袭,宁王与蒙古人勾结,很大可能会由宁王拖住己方,蒙古人则突袭京师。蒙古人武器落后,且轻骑无法携带弩机,攻城炮,攻下京城虽不可能,但恐吓、骚扰京师并非难事。朱铨担心万一出现这种意外,齐韵孤零零一人独守在书房,无人照看,被人伤到,那就后悔不迭了。赠她金吾卫,可见朱铨的良苦用心!

  为维护京师安定,朱铨亦留了一块虎符与首辅李鸣,这块虎符可调动山东九卫,九卫可调动的精兵及辎重部队高达五万余人,由建威将军上官驰统领,就算在外敌入侵时,拱卫京师亦可坚持月余。

  齐韵很开心,第二次无比愉悦又心甘情愿地替朱铨又做了一碗虾皮馄饨。

  朱铨亦满心欢喜,吃下齐韵亲自为自己做的馄饨后,直接上朝点了燕山卫、济州卫等卫所的兵,凑成了十万余人的军队。在京城修整数日后,浩浩荡荡北向而去。

  朱铨是一名不怕苦的帝王,他率领着十万大军不眠不休地赶往喜峰口,到得营地后便唤来侯荣相询。当他得知山西境内早已有蒙古人与宁王的人同时出没时,这位战神也觉得压力山大。

  “陈朝晖与梁禛究竟怎么回事?”朱铨窝了一肚子的火,这主将完全没有主将的范,派出三个将领,瞬间失踪两个,脑子如此缺弦,都当自己是探马麽。

  “回陛下,陈朝晖只是去陕西查探粮草,没想到一去不复返。梁将军担心西线有失,便派了蔡融去守樊城,一月前收到蔡融将军战报,说发现蒙古人与邢杰踪迹。梁将军判断邢杰已叛变,便亲率了十万大军往西线而去,由下官负责这北线防守。只不知为何,不等梁将军赶到樊城,半道上竟遇上宁王的兵马,自此梁将军便失了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