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8节(2 / 2)


  九宁喝了口茶,多弟果然人不可貌相,看着老实,其实心眼灵活。

  以后和多弟打交道得谨慎些。

  这时候她忽然觉得还是周嘉行好一点,虽然冷冰冰的软硬不吃,可他不会装腔作势来骗她,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

  不过他隐瞒身份又是为了什么呢?

  这么一看其实两人都不老实。

  九宁继续喝茶。

  藏书楼在蓬莱阁最东面,里面存储了许多古籍书卷,有些是周都督从不同地方搜刮来的,有些是崔氏南下时带的。那些藏书大多晦涩难懂,内容五花八门,基本和学堂里学的东西无关,所以平时很少有人去翻阅。

  侍婢先带多弟去洗漱,头发全部拆开来洗上三遍,等洗头发的水彻底清澈了才行,然后拿梳篦一遍遍梳,身上也仔细洗刷,确保不会有虱子。最后再给她换上一套干净衣裙,带她去藏书楼当差。

  多弟坚持要给九宁磕头再去,婢女拗不过她,领着她在廊前朝着九宁住的寝房磕了个头。

  过了几天,侍婢告诉九宁,多弟非常勤快能干,每天认真整理藏书,从不偷懒。

  九宁问:“她闲时看书吗?”

  侍婢呆了一呆,“看书?多弟不认字呀!”

  太平盛世想供一个读书人都难于登天,更何况现在是乱世,平民百姓中认字的不多,稍微有些学识就可以充当读书人。

  多弟不认字?

  九宁想起书中那些男人夸多弟的话:学识广博,不亚于男子。

  她是真的不认字,假装自己是个才女欺骗其他人,还是现在不认字,后来自学成才了?

  九宁有些头疼。

  多弟举止粗俗,畏畏缩缩,没有哪一点和书中那个生命力顽强的原女主接近,唯一像的地方,大概就是心思活泛。

  不管怎么说,先把人养着,不能让她和周嘉行结仇。

  要是周嘉行半途又被多弟给毒死了,任务失败,九宁也会一命呜呼的。

  而且这一次不会等来下一个任务。

  九宁叮嘱侍婢,无论如何不能让多弟去箭道那边。

  侍婢恭敬应了。

  重阳前后,天气骤然冷下来,北风呼号了几天几夜,池子里的荷花还是落尽了,荷叶也枯了一半,蜷缩成小角形状,立于粼粼水波之间。

  这天夜里屋瓦一片叮叮当当响,纷纷扬扬落起雪籽。

  第二天早上,九宁站在廊前,拢紧绿地夹缬双面蜀锦披帛,抬头望着阴沉的天空,“北边肯定早就落雪了,不知道阿翁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衔蝉在一旁道:“都督上次回信说年底就回来了,还说要和九娘一起吃腊八粥。”

  九宁轻笑。

  一个仆妇绕过长廊,匆匆走进庭院,下拜道:“九娘,大郎说今天寒冷,让灶房预备了过厅羊,请您一道去品尝。”

  九宁啧了一声,这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周嘉言竟然会主动请她去赴宴?

  她知道今天家里有宴席,周嘉暄昨天和她说过。

  “他请了哪些人?”

  仆妇答:“今天是迎雪宴,江州有名有姓的郎君、小娘子都来了。”

  春天有樱桃宴,夏天有赏荷宴,秋天有赏菊宴,冬天也不单调,除了赏梅宴、暖宴之外,还有迎雪宴、赏雪宴,自然也就有送雪宴。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各大世家互相显摆攀比,顺便交流感情,给所有适龄的未婚小郎君、小娘子一个相看未来伴侣的机会。

  周嘉言作为周家的长子,快到迎娶媳妇的年纪了。

  九宁听侍婢们八卦过,周百药瞧中了温婉贤淑的温家四娘。书中周嘉言最后也确实娶了温四娘。

  这次迎雪宴,温四娘肯定会出席。

  九宁眼珠一转,决定去看看热闹,她还没吃过蒸过厅羊。

  天色阴沉也不妨碍年轻的小郎君、小娘子们取乐。露天的庭院用锦布架起三座大帐篷,地上铺设簟席、毡毯,设坐榻、卧具、坐具,每一个帐篷里横放几条大长桌,桌上琳琅满目,俱是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周围花几上供了数十瓶这个时节难得一见的鲜花。

  帐篷里有乐班、乐伎表演乐舞,有琵琶、羯鼓、古琴、横笛独奏,也有合奏,彩衣舞姬随着乐声翩翩起舞。

  身着团花长衫、腰系绦带、手执长柄扇的侍女们如蝴蝶一般穿行于回廊和帐篷之间。

  郎君、小娘子们或坐或卧,或围坐在一起说笑,或三三两两散落在角落里专心欣赏歌舞,或放浪形骸,直接跳上毡毯,和舞姬们一起手舞足蹈,或约齐几个平日交好的一起玩游戏,或躲在角落里说悄悄话。

  九宁走进其中一座帐篷,里面的舞姬正在跳一种需要不停转圈子的舞蹈,腰肢如柳条一般柔韧有力,舞姿绚烂,让人挪不开眼睛。

  在场的郎君们低头和旁边的人说话,一派云淡风轻模样,好像很不屑似的,其实都在偷偷欣赏舞姬的表演。

  九宁站在一边看了一会儿。

  舞姬一舞结束,纤腰一扭,朝郎君们款款下拜。

  没人搭理她。

  舞姬神色黯然,躬身退下。

  帐篷里的少年郎君们偷偷撩起眼皮,目送舞姬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