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节(2 / 2)


  多年前席卷中原的那场浩劫中,卢氏一族惨遭屠戮,嫡支子弟全部命丧乱兵刀下。

  雪庭的父母亲人全部死于动乱中,只有他被忠仆拼死救了下来,送至慧梵禅师处抚养。

  虽然家族的显赫名声仍在,可嫡支血脉差不多死光了,即使唯一一个活下来的雪庭天资聪颖,但只有他一个人,想重振家业无异于痴人所梦,而且他从小在寺庙长大,日后不会娶亲,家族的昔日荣光还有什么用?

  卢氏已然灭亡。

  崔、卢两家世代联姻,关系盘根错节。在得知九宁的母亲是当年逃难至江州的崔氏女后,雪庭回忆世家谱系,发现自己和崔氏同辈,是表姐弟。

  那时崔氏已经过世,雪庭还特意冒雪去她的坟前祭奠。

  他将九宁视作子侄辈,每年她生辰前后,都有礼物相赠。

  也就是说,九宁白捡了一个出身清贵的远房表舅。

  不过这个表舅是出家人,不讲究俗礼,也不想和世俗有太多牵扯,虽然年年送生辰礼,却从没有私下见九宁。

  刚才为她看脉,也是一脸淡然,完全看不出他们是远房亲戚。

  九宁听完冯姑的八卦,道:“我看雪庭年纪也不大呀!当我的哥哥还差不多。”

  冯姑双手合十,神情虔诚,“娘子可别因为雪庭小师父年纪小就怠慢他,他生来就有慧根,三岁就会背佛经。他十二岁那年参加长安的辩经法会,把那些几十岁的大和尚说得哑口无言!听说他是金蝉长老的转世,出生的时候卢家院墙顶上飘来一朵彩云,方圆十里都看得见!”

  九宁正翘着腿喝茶,听到这一句,噗嗤一声,打翻茶盏,笑得喷茶。

  她曾去过一个小世界,金蝉长老转世,不就是那个小世界的唐僧吗?

  哪有这么夸张的事?

  依她看,分明是雪庭生得漂亮,世人穿凿附会,硬把什么转世、慧根之类的事往他身上套,再有慧梵禅师这个得道高僧推波助澜,雪庭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以后继承师父的衣钵也就更顺利。

  九宁取下腕上的佛珠,让婢女收好。

  书中周都督死后不久,雪庭孤身下山刺杀汴州军大将军,尸骨无存。

  他的死讯传开后,江州百姓痛哭流涕。

  乱世之中,大部分出家人选择躲入深山,避世而居。雪庭却拿起屠刀,以杀戮为老弱妇孺争取一线生机。

  是个真汉子!

  ……

  周都督的正院。

  “青奴,祖父不久后要去长安一趟。”周都督示意周嘉暄落座,“这一去,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

  周都督常常领兵在外,周嘉暄早已习惯好几个月见不到祖父,跪坐于簟席上,坐直身子。

  “阿翁有什么要嘱咐孙儿的?”

  周都督一笑,“还是你通透,你父亲就是个榆木疙瘩,我交给他的事他一件都办不好,这一次不指望他了。”

  听祖父数落自己的父亲,周嘉暄低下头,一言不发。

  周都督骂骂咧咧了一阵,道:“我不在江州的这段日子,你只管跟着先生读书,闲时不要乱跑,没事做就去你伯祖父身边待着,看他是怎么管理民政的。”

  周嘉暄面露诧异之色。

  “怎么,是不是奇怪我为什么让你学你伯祖父?而不是学我?”

  周都督声音拔高了些。

  周嘉暄抬起头,直视祖父,“请阿翁为孙儿解惑。”

  坊间传言,周都督领兵马,周刺史管民事,堂兄弟俩表面上亲如一家,其实势同水火。周百药俨然将周刺史当做父亲看待,每天围着周刺史打转,对亲生父亲周都督却横竖瞧不上眼。有人说周都督想暗害周刺史,但都被周百药发觉并及时救下周刺史的性命。

  正因为此,周百药越来越憎恨父亲。

  周嘉暄听过很多类似的传言,据他观察,祖父和伯祖父之间不像外人传说的那样面和心不和,但确实有矛盾,而且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周都督收起笑容,“青奴啊,人各有志,我和你伯祖父想法不一样,他是读书人的那一套,我是野路子,我们俩说不到一起去。不过我们都姓周,周家人的胳膊不会往外边拐。”

  说到这里,周都督捋须微笑。

  “青奴,你和祖父的想法也不一样,是不是?”

  周嘉暄心头凛然,额前沁出一层细汗。

  祖父还是知道了。

  周都督叹口气。

  想他周麟一辈子吊儿郎当,没想到儿子和长孙一个比一个古板,唯有最小的青奴资质不错——可这个孙子太正直了。

  他忠君,或者说,他忠于自己的理想。

  忠君没什么不好,放在以往,这是好事,放在乱世就不一样了。

  尤其当周家还有个在民间传说中一直等待时机准备造反的大都督的时候。

  周嘉暄起身,双手平举,向周都督行稽首礼。

  既是道歉,也是表明他的决心。

  周都督看着孙子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地行完礼,神色复杂。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