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第120节(1 / 2)





  严子轩背对着身后那两个灰衣小厮,冲穆空青频繁眨眼。

  穆空青心领神会:“还未多谢严兄,劳严兄替我留下一间空房。不然空青此行怕是要露宿街头了。”

  严子轩口称不必客气,但语气里却是如出一辙的礼貌疏离。

  两人的戏做完了,严子轩留下了一个同去听讲的邀约便转身离去。

  之后两人除了礼貌性的问候,便再也没有过更多的交集。

  一直到了四月二十九日清晨,两人一同前往听讲。

  孔师虽是公开讲学,也是设置了入场门槛儿的。

  这门槛不高,只要秀才功名。

  一是为防讲学时鱼龙混杂出现意外。

  二也是因着孔师所讲并非蒙学,未过童子试,听了也是白听。

  讲学的地点设在开元寺中,届时开元寺会暂时关闭山门,只叫有意听讲的学子携文书入内。

  这也就是为什么严子轩只担心自己求学路上的安危,而从未担心过自己根本跑不掉。

  严家的小厮根本就进不去寺庙大门,而其他严家子弟也不可能时时跟着严子轩。

  届时往人群中一扎,谁还能将他捞出来不成?

  严子轩说到这时,还冲着路边的马车一扬下巴,意有所指道:“等他们追上我的时候,我早就入了永嘉书院了。”

  永嘉书院的入门考校虽在九月,但若是有人直接拜书院夫子为师,也是可以直接入书院进学的。

  穆空青也是在开封城时才知晓,严子轩先前跟着的那位杂文大家,竟在永嘉书院挂了个夫子的名号。

  严子轩的笑中带了些许得意:“我都入了书院,他们还能把我强行绑走不成?”

  穆空青想了想几年前的江南文会。

  他还记得只是从姑苏城到寒山寺这么一段路,青山书院的一行人都得乘着马车,在路上走得不紧不慢,将姿态端得四平八稳。

  照这个行事作风来看,严家应该做不出冲进书院绑人这么不体面的事。

  严子轩都把事情想好了,穆空青自然是无所谓的。

  一个人是走,两个人也是走。

  他本是预计到了漠北便返程,如今还能来济南听孔师讲学,就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穆空青此次匆忙出行收获不少,意外之喜更多,已是心满意足。

  即便是开元寺内的学子们几乎接踵摩肩、口角不断,穆空青也依旧能沉得下心来。

  铛——

  铛——

  铛——

  很快,门外传来三声悠远绵长的撞钟声。

  大殿内的学子们不约而同地安静了下来。

  开元寺自唐时香火鼎盛至今,寺中僧人过百,城中信众数万。

  学子们如今所站的地方,便是寺中高僧们于信众讲佛的地方。

  宽广大殿的正前方有一高出地面三尺余的平台。

  走上高台的鹤发老者身形已然有些佝偻,但仍旧声如洪钟。

  “老夫孔伯敬,今日有幸,与诸才俊讲经。”

  第86章 一家黑店

  孔师之名名副其实。

  此次讲学的内容, 并非是某段经义应当如何理解,而是以《周易》为例,主讲如何学习一些偏冷艰涩的文章。

  别说是些秀才了, 即便是穆空青这样的清江府解元, 也顿觉获益匪浅。

  大殿中学子很多, 众人只能站立在原地听课。

  穆空青仗着记性好, 直接将他觉得对自己有所助益、或是他听着还并不能全然消化的内容全部背了下来。

  而旁的学子却未必有这么好的记性。

  穆空青偶然间注意到,一些许是听过孔家讲学的学子们, 直接用竹管装着墨汁,以手沾墨,在衣袖上写起了什么。

  这场讲学持续了两个时辰。

  两个时辰后,孔师简单用了些食水。

  而底下站立着的学子们, 也趁着这个机会开始活动休息,也有人掏出干粮食用。

  头一回来听孔师讲学的穆空青站了一上午,饶是他自诩身强体健, 这会儿也觉得腿脚有些酸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