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娇软废物在末世封神 第163节(1 / 2)





  梅雨和干旱只是个开始。

  政府和各部门也无法预测这场大祸是什么,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只能尽快武装自己,赶在灾难来临之前加固防守。

  根据各种可能的地质灾害和天灾,国家上层选定了数个合适的城市地区,建立收容所、防空洞,建造海中方舟等等,成立了’人类火种计划‘的专项小组。

  春城就是被秘密选为’人类火种计划‘的一个实验城市,打造的目标和方向就是水灾。

  过去大半年里,一直有许多技术工人在争分夺秒地建造高空建筑,对外声称这是在创建特色城市、将来要和国外进行评比。

  因此春城的老百姓们看着日益叠加的城市建筑,以及各种奇形怪状、科技感十足的吊桥建设,从一开始的新奇,到后来已习以为常。

  直到暴雨降临后,市政府部门有序地组织大家往上层的建筑群移动,并且几日后陆陆续续有一批又一批的、从外面被送进来的各地灾民入住,春城本地人才知道他们的家乡就是一个收容所。

  而因为灾难来临太快、大家重点猜测的灾难不是水患等因素,导致水上城市的建造并不算的多。

  像春城这样的收容所,全国各地还有几个;

  但这里是建筑群最大的。

  虽然本国的人口在世界上排名中等,但想要在几个收容地点中塞进全国的难民,还是非常困难的。

  那些高耸的居住楼房,以及从外表看科技感十足的建筑,实际上里面是蜂巢一样的结构。

  无数几平米的小隔间紧紧相临着,像胶囊一样。

  房间里除了睡觉的床铺,勉强还能在隔间里放下一张桌椅,除此之外就什么大件物品也塞不下了。

  每一个建筑中都有成百上千个这样的小隔间,密密麻麻,有序地组成了‘蜂巢’建筑。

  一个难民可以分到一间隔间,政府部门会给他们提供御寒衣物,因为这些天一直在降温,食物和净化水每个人每天也有一定的份额。

  不满十四周岁的孩子都无法单独领到隔间,需要和家长同住。

  这样的‘蜂巢’结构,将大量的人口压缩在同一个区域中,每一个人所拥有的空间都很小,公共区域几乎没有。

  城市下方是深达三米有余的积水,上空是下个不停的雨,从早到晚巨大的‘蜂巢’中都能听到各种声音。

  在房间里嚎啕大哭的孩子、隔壁根本挡不住声音的婴啼、夫妻之间崩溃地争执……

  过道里堆积着成山的生活垃圾,狭窄环境不通风,蜂巢里又湿又冷,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

  十天的积累时间,大部分被送进收容所的百姓,从一开始的难以忍受,到逐渐在这样蜗居的生活麻木。

  饶是如此,这座目前国内最大、建设也最为完备的收容所城市,第一批收容区域也已经住满了。

  '蜂巢’住不下后,后面源源不断送入春城的灾民,只能安排普通居民楼的上层区域。

  虽然这样的楼房不需要担心隔音问题,味道和环境也比较好,但这些石料长时间浸泡在积水中,谁也不能保证它会不会在洪流中坍塌,反而没有特殊材质建造的‘蜂巢’安全。

  目前不足一百平米的住房内,需要至少两个以上的家庭合住、节省空间。

  大雨的第十三天。

  凌晨五点多,天还没开始亮,‘蜂巢’d区那一小片区域就响起了婴儿的哭声,声音断断续续,将连续好几个隔间的人从睡梦中吵醒。

  “草……真是烦死人了,能不能别哭了!”

  末世前可能待人和善的人们,在灾难和恶劣的居住环境下,情绪几近到达崩溃的边缘,对许多事情的包容度也就跌至谷底。

  一个踩着拖鞋、头发油腻腻的中年男人打开隔间房门,走到婴啼声的源头。

  隔着一层薄薄的门板,他能听到里面被哭声掩盖的、年轻父亲压抑的轻哄,“宝宝乖,别哭了,别哭了……”

  男人大力拍打着隔间的房门,发出‘砰砰砰’的声音;

  过了几秒钟,里面的人手忙脚乱开了门。

  年轻父亲胡茬都长到两腮,双眼布满了红血丝,他胸前背着一个婴儿布兜,单臂搂着的孩子看着最多两三个月,小猫一样瘦弱,紧闭着眼睛攥紧小拳头,一边挥舞一边张着没牙的嘴哭泣,脸蛋憋得通红。

  “抱歉!对不起!”父亲连连躬身道歉,拍打着孩子的后背。“孩子年龄太小了,妈妈不在身边容易饿肚子……”

  中年男人瞥了眼他怀里的孩子,不满地撇嘴,“你仗着有个娃就能天天搅得人不得安宁吗?饿肚子你这个当爹的自己想办法,我已经忍你很久了,一天天地从早哭到晚还让不让人休息了?!”

  他声音很大,嘴里唾沫横飞,一张嘴巴酸腐的臭气喷了对面满脸。“有本事你让大家出来评评理!”

  不多时,他相邻的房间门也打开了,从里面探出一颗同样油腻腻的女人的脑袋,叉着手冷哼道:“就是啊,谁还没有个难处了,都是来避难的,不能总是你搞特殊吧!”

  这是一对夫妻,在他们的双重攻势下,年轻父亲只能抱着孩子连连点头。

  但只有三个多月大的孩子什么都不懂。

  他只知道自己肚子饿,又被陌生的恶意和斥骂吓到了,哭声怎么也止不住;

  最后父亲只能轻轻掩着他的嘴巴,把他的哭声捂住。

  中年男人不满地走了回去,还在和妻子嘀嘀咕咕。

  他们的声音虽然稍稍压低了,但在这毫无隔音效果的‘蜂巢’,仍然被年轻父亲听得一清二楚。

  “真是烦人,天天吵得觉都睡不着!”

  “看着吧,我看那小崽子面黄肌瘦的,能不能活命都是个问题呢……”

  其他隔间的居住者有的打开门往外看了两眼,有的索性就在隔间里偷听。

  他们知道那个自己一人带孩子的年轻人,孩子也就三个月左右,据说妻子生了孩子后身子一直没好利索,住在产后康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