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72)(1 / 2)





  所以,牧廉当朝这么一参,姜延父亲自然认为牧廉是在针对自己。

  牧廉还在顾烈面前跪着,转过头歪脑袋看看姜延父亲他,又是拱手一礼道:泰山大人切勿动怒,虽然您对用情至深的理解与常人不同,家里也有四房小妾,也许与养父大人同病相怜,可本御史确实不是指桑骂槐,而是不平则鸣,有感而发。

  还望泰山大人切莫如此疑神疑鬼,为了幼妻幼子保重身子才是,岳母大人的牌位有我与姜延日日上香,想必也不会来找您叙旧。

  窃笑声不绝于耳,姜延父亲满脸血色,像是分分钟就要抽过去。

  顾烈坐在龙椅上感叹,这小疯子还玩得好一手一箭三雕。

  大楚帝王递了个眼神给大大方方站在下面好似不关他事的定国侯,你徒弟太出息了。

  定国侯眉毛一挑,你我谁跟谁?

  狄其野当然也听出来牧廉是为了他怼顾烈,他要是这时候出来打圆场,会寒了牧廉的心,所以他干脆不说话。

  这可是他对顾烈的信任。

  顾烈险些失笑,清了清嗓子,不动声色地拉偏架:朝堂是议事的地方,如此吵闹,成何体统!右御史散朝来见寡人。你们还有何要事?无事散朝!

  丞相姜扬说起了新科翰林们派职的情况,终于把早朝带回了正轨。

  下了朝,牧廉踢踢踏踏往未央宫走。

  姜延紧赶慢赶赶上去,两个人脑袋凑一块小声说了半天,牧廉脸上还是方才讥诮姜延父亲的表情,但心里的不高兴却是消了些。

  姜延捏了捏牧廉的手,才紧忙往城西去了。

  牧廉继续往未央宫走,又撞上了等在路边的狄其野。

  这种不回家的师父,牧廉才不理他,跟没看见似的,继续往前走。

  狄其野哭笑不得,把人揪住后领拽住,跟上去和他一起往未央宫走,问:犯什么脾气?

  牧廉生闷气不说话。

  狄其野本来就懒得说太多,见牧廉这样,干脆安安静静地和牧廉一起走到未央宫外,才对牧廉低声道:你喜欢姜延,我喜欢里面那位。

  转身离开前,狄其野拍拍牧廉肩膀,告诫道:陛下辛苦,别惹他生气。

  牧廉又生气又茫然地进了陛下的书房,请安跪下,没有说话。

  他是担忧师父,才想方设法想把师父捞出宫去,参陛下养父,只是计划中的第一步。

  可师父明显是喜欢陛下,姜延也说他们是两情相悦,倒让牧廉不知该如何做。因为牧廉设身处地的一想,若自己是师父,姜延是陛下,自己也是不会离开姜延的。

  但是师父这样下去,不止名声危险,连性命都会有危险。

  开天辟地以来,号称情深的帝王不少,可只爱一人,矢志不渝的有几个?

  顾烈平常都在小书房和狄其野一起待着,这个正经书房倒不怎么用,坐在官椅上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开始也没有发话。

  两个人都沉默着。

  顾烈本以为牧廉要为了师父冲冠一怒怼天怼地,没想到牧廉不说话,顾烈和狄其野一样不爱对外人说私事,既然牧廉久久不言,顾烈就开口道:寡人给你一个承诺。

  牧廉猛地抬起头来,像猎犬似的盯着顾烈。

  顾烈的声音紧而发沉。

  若有朝一日,你师父不愿意待在深宫,想要离宫回府。

  顾烈几乎想要闭耳塞听,不愿意听到自己说出的这句话。

  寡人绝不强留。

  且,保他平安一世,不入纷争。

  牧廉的头重重往地上一撞,用力道:陛下金口!

  顾烈承诺:决不食言。

  也不知先前两个人沉默相对了多久,顾烈话音刚落,就听到狄其野在书房外敲了敲门,不耐烦的提醒:出来吃饭!

  *

  数日后,养父在监察御史的敦促下上了自省的折子,承诺不再纳妾。顾烈刚看完,狄其野就把折子扔一边,眼不见为净。

  你不是让监察御史转达,让他尽快搬回京城?狄其野疑惑的问。

  蜀州局势不稳,也许就要生变。

  顾烈也很无奈。

  大概养父是怕他拘着自己,死活不肯回京,而且还又搬出了孝道来堵顾烈的口。但顾烈也不能直接下旨强行把人弄回京城,这对蜀州局势来说是打草惊蛇。

  找人看着了,顾烈垂眸道,应当不会生事。

  狄其野凉凉一笑,让这事过了。

  在狄其野的督促下,顾烈安排上了与子同游的行程。

  他带顾昭去了城西。

  第102章 算得太准

  姜扬越寻思那日牧廉的参奏, 越觉得不大对头。

  这想着想着, 就把颜法古当年什么红鸾星动, 什么王后亲蚕,什么旺夫命,都统统想起来了。

  再往陛下和定国侯平日里相处的情形一对, 醍醐灌顶。

  丞相府的下人们就见丞相皱眉苦思了几日,忽然一抖,跳起来对着钦天监的方向破口怒骂:假道士背时!

  然后姜扬就换了丞相官袍, 匆匆往宫里赶。

  虽然说什么还没想好, 可这谏是必须要谏的,这是大楚帝王和定国侯!牧廉和姜延胡闹也就罢了, 一个本就是异于常人,一个本就是断袖, 牧廉那日都暗参了陛下一本,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就连牧廉都知道顾烈和狄其野搅在一起没好下场。

  姜扬就算对狄其野再有好感, 也绝对越不过顾烈去,而且长此以往影响的是他们两个,于公于私, 都不妥当。

  姜扬绝不愿意见到这两人分崩离析甚至影响朝政的那一日。

  顾烈素来沉稳, 姜扬从他少年时就看着他长大,从来没见过顾烈有离经叛道之举,顾烈永远是过分懂事的那一个。姜扬是万万没想到,顾烈一犯糊涂,就犯了个大的。

  做人做事, 有所为,有所不为,很多人一辈子都理不清的,顾烈从小就做得异常妥贴,怎么登基称帝了,还做出这种事来?

  姜扬是想破了脑袋都想不通。

  从丞相府到大楚王宫,姜扬是一边愁一边怨一边哀声一边叹气,结果到了王宫门口跟锦衣近卫一打听,陛下带着王子顾昭出宫了,去了城西。

  姜扬听到顾昭的名字,心下稍许安慰,他知道顾烈是个相当难与他人亲近的人,而且一旦认准的人事就不会动摇。这幸亏是已经有了顾昭,才和狄其野搅在一块儿,否则,这大楚恐怕连个继承人都难有。

  姜扬越想心越焦,对着锦衣近卫拱手挤了个笑脸:事情紧急,需得立即面圣,还烦请小哥给我带个路。

  丞相大人这么客气,把当值的锦衣近卫唬得不轻,赶紧道了声职责所在,上了马车,给车夫指着路,也往城西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