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对照组女配真香了第272节(1 / 2)





  俞晴笑道,“写信能收到都得一两个月了,直接拍电报回去。”

  “好。”胡丽丽是真的心动了,虽然她不知道俞晴做衣服能赚多少钱,,可看对方家里的条件就不是他们家能比的,既然俞晴这么说了那她就试试。

  她也观察了,京市如今开了不少小饭馆小摊小贩的也多了起来,到时候她可以往小饭馆去卖卖,实在卖不出去她周末的时候就往菜市场边上摆摊去,她就不信了别人能干的事儿她怎么就不能干了。

  至于大学生的面子,这时候的面子真的不值钱,能赚到钱让她的弟弟妹妹继续上学让家里吃饱饭才是最重要的。

  胡丽丽和蔡兴玲很想的开,俞晴这么优秀的人都不在乎,她们这穷的叮当响的有什么好在乎的。

  于是第二天胡丽丽就兴冲冲的去给她爹拍电报去了,蔡兴玲就琢磨着她也得干点什么赚点钱。

  等胡丽丽真的收到家里人让火车托运来的两麻袋干货的时候蔡兴玲有些坐不住了,趁着和胡丽丽将东西搬到俞晴家的时候找俞晴出主意看看在大枣下来之前她能干点啥补贴补贴自己家。

  俞晴想了想也没什么好主意,便说,“那你说给人当家庭教师怎么样?”

  “家庭教师?”蔡兴玲头一回听到这个称呼,“什么意思?”

  俞晴道,“就是字面意思,就和以前那种家学里的教书先生一样,上门去给人当老师,我们是京大的学生,现在高考恢复,不少家长对孩子学习很重视,那有钱人有钱是不是可以给孩子更好的,给请个老师回去,利用周末给孩子讲讲课?”

  蔡兴玲有些惊讶,“有人找吗?”

  其实她是不自信,不觉得有人能请她。

  俞晴瞪大眼睛道,“为什么没人找你,你得有信心,你是京大的学生,我记得你是豫省的文科状元吧,这招牌亮出去还能没人请你?你想啊,豫省多少人口,你能考个第一就说明你非常厉害了,能请到你当家庭教师才是他们的运气。”

  这么一想还真挺好的,俞晴都有些心动了。她看了眼隆起来的肚子忍不住叹气,要不是怀孕了她都想去试试了。

  第192章

  蔡兴玲看出俞晴脸上的惋惜,笑了笑,“怎么,你挺喜欢这工作的?”

  “能赚钱啊。”俞晴说,“不过现在没听说有搞这个的,你可以试试,万一就成了呢。”

  “嗯。”蔡兴玲人比胡丽丽细腻,脾气也好,倒是很适合当老师,她不自信的笑了笑说,“就是担心做不好。”

  俞晴摇头,“凭你是豫省的文科高考状元就不敢有人轻视你,咱们毕了业只要我们想那都是国家干部。这两年你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别的地方咱不说,就这京市有多少当官的,这些当官的最知道考大学的好处了,那么对于他们子女的教育也会更用心更重视,我们的目标可以放在这上面。你想,当官的只要答应你给当老师,那就说明这事儿没问题,对不对?”

  俞晴可以说掰碎了讲给蔡兴玲说了,蔡兴玲也想明白其中的关键,她赞同道,“你说的没错,但我还是多问一句,那我得怎么找学生呢?”

  俞晴指了指旁边无聊的快睡着的卓巧说,“记得她住什么地方吗?”

  蔡兴玲虽然没去过卓家但却听过,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赶紧过去叫醒卓巧,“巧巧,你得帮我这个忙啊。”

  卓巧睁眼,“什么?”

  于是蔡兴玲吧这事儿说了一遍,卓巧便明白了,“所以你是希望我给你介绍个学生。”

  蔡兴玲点头抱拳,“卓女侠的大恩大德小女子没齿难忘。”

  “那你就以身相许吧。”卓巧挑着蔡兴玲的下巴说,“嘿,还别说,这两年你好像捂白了点。”

  蔡兴玲嘿嘿笑了起来,“那肯定的,回去的时候我大弟都说我比以前好看了。”

  卓巧说,“行吧,我回去给打听打听。真要去我们大院的话,到时候周六可以过去我家住一晚,周天你给人多上一段时间,下午咱们一起回来,你就不用早早出门了。”

  这个提议很心动,蔡兴玲也觉得好,可一想到卓巧她妈那脾气蔡兴玲就心里打鼓,“我不去。”

  卓巧知道蔡兴玲害怕她妈,顿时无语,“其实我妈那人挺尊重读书人的,她自己没读过几年书,还挺喜欢读书好的孩子的,你要真去我们大院教学生,我妈能供着你。”

  蔡兴玲有些听傻了,想想那画面觉得有点可怕,她张了张嘴说,“先问问再说吧,不一定能找到学生呢。”

  而且这课怎么上,一节课多少钱怎么算她都还得厚着脸皮跟俞晴讨论讨论才行。

  卓巧也不勉强,只是提供了一个方法,也是真的为了蔡兴玲着想,到底蔡兴玲怎么打算就看蔡兴玲自己的了。

  当家教这计划的确是好,别说蔡兴玲很心动,就是胡丽丽也心动了,唯独有着天然优势的卓巧不感兴趣,当俞晴问以后的打算的时候卓巧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也不知道啊,也许就进机关单位混日子吧。”

  俞晴皱了皱眉,想说一个京大的大学生混日子浪费人才,可想想她还打算以后开饭馆当老板呢,个人的追求不同,规划也不同,无关哪个学校毕业的,就这么着吧。上辈子她倒是上完了大学,可最后还不是因为发病被关在家里当吉祥物了?

  所以卓巧这么咸鱼想着毕业以后继续咸鱼也没什么不好,人家有条件咸鱼。

  俞晴给俩舍友找好了打工之路,自己的打工之路当然也没落下。每天放学回家吃了饭便开始动手做衣服了。

  去年的时候秋冬她们就做呢子大衣了,今年陆青松弄来的一些卡其色布料很厚实,很适合初秋时候穿,于是俞晴和俞欣商量了一下前期先做一批卡其色风衣,而且要快,因为这个俞欣便决定每天放学到这边来住,打算在国庆来临前做一批。

  当然,这衣服在八月份的时候她们就动手了,如今也积攒了一批。当陆青松来看的时候眼睛都直了,但知道数量后又直言不够。

  庞金花便呵斥道,“嫌少就滚蛋,我自己去卖。我不管,反正这些衣服我至少得分一半。”

  陆青松险些气死了,可对方是他亲娘又打不过,只能希望俞晴姐妹俩多做点。

  可陆青松一说尽快多做点疼儿媳妇的庞金花又开始骂陆青松,“你跟那资本家有什么区别,感情不是你媳妇不知道心疼啊,等老三回来看怎么收拾你。”

  于是陆青松里外不是人,不管俞晴姐妹俩进度快还是慢都不敢再说话了。

  其实俞晴和俞欣都想多做点儿,俞欣为了让俞晴多休息,每天骑着自行车来回也很辛苦。

  到了傍晚的时候头一天出门卖干货的胡丽丽挑着扁担回来,脸上很疲惫。俞晴问她,“怎么了,生意不好?”

  “不是。”胡丽丽放下扁担,两个筐里的干货都卖完了,胡丽丽一屁股坐在凳子上说,“之前我还羡慕你家条件好,可干了这一天下来我就知道挣钱真的没那么容易。不管在乡下种地还是上山弄干货,累了就能歇歇,哪像出门卖东西,逢人不管高兴不高兴都得露出笑脸来,看着来买的还得可这劲儿的推销,真不容易啊。”

  俞晴眨眨眼,听着胡丽丽感慨,“那你卖完这一批还卖吗?”

  “卖啊。”胡丽丽眼睛都亮了起来,“累是累,但是赚钱也是真的赚钱,这些东西我们拿去县城粮站去卖根本卖不了多少钱,这次我爸也是顶着很大的压力给我弄来这两麻袋,我开始的时候往你说的那些小饭馆推销,一点点的也卖出去一些,后来我在一个地方歇脚的时候有个大娘问我卖什么,于是就搭上话了,那大娘也是个妙人,跟我讲价磨嘴皮子,结果一磨两磨的围了不少人过来看,然后我顺势就便宜了两分钱,好些人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