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对照组女配真香了第174节(1 / 2)





  相互确认了消息,知青们嚎啕大哭的有,兴奋激动的大笑的也有。

  钱芳听着大喇叭里传来的消息也忍不住流下眼泪来,但很快她又庆幸,庆幸自己听从了俞晴的建议一直准备着。

  最初的时候大家都说她傻,毕竟下乡好几年了,高考断了十来年,说要恢复谁都不敢相信。觉得钱芳就是浪费时间,还是她丈夫宋强鼓励她学□□没错,说不定就有用着的时候。

  那时候钱芳也把俞晴的意思给大家说了的,但没几个人相信她。

  现在真的恢复高考了,庆幸的除了钱芳就是那几个听从她的建议读书的人。

  其他人呢,羡慕极了,晚饭才没吃上,就有人趁机过来找钱芳借书。

  钱芳的书和资料都是俞晴借给她的,而且俞晴也告诫过她,等恢复高考的那一日,旁人说的再可怜也要量力而行。

  到了这时候人都是自私的,钱芳作为老大姐不可能完全拒绝了,除了自己留着要用的,其他都借出去让他们抄了。

  这时候的人对知识的渴望是强烈的,当晚便有人不顾一天的劳累彻夜抄写。

  谁都知道这知识的来之不易,谁都知道知识的珍贵。

  这样的情形再华国农村各地都在上演,只不过大家没有钱芳的好运气能得来朋友的帮助提早拿到了资料书。但大家向学的心是一样的,第二天一早便有人不顾秋收回城找关系或者打电话托关系的买资料。

  俞晴也接到了钱芳的电话,钱芳泣不成声,“俞晴,谢谢你。”

  这不是小恩小惠,这是足以改变她人生的机会。

  俞晴知道钱芳这时候是不需要安慰的,她松了口气说,“钱芳姐,机会来了我们就好好抓住,我记得你是京市人吧,我打算考京市的学校,如果你也回去,可得请我迟钝好的呀。”

  听她这么说钱芳忍不住笑了起来,“好。”

  跟钱芳挂了电话回去的时候俞晴就感觉到家属院的氛围不一样了。

  家属院的家属们,哪怕家里没有要考大学的,亲戚中怎么也有一两个,碰见了怎么也得说上两句,瞧见俞晴便问俞晴这事儿是不是真的。

  俞晴点头,“是真的呢,广播都说了,报纸上估计也刊登出来了,假不了的。”

  那嫂子当即就到,“那我可得让我儿子去试试万一就考上了呢。”

  旁边一个嫂子却嘲笑她,“你儿子不就初中毕业,考啥考,考不上还丢人。”

  那嫂子让对方说的面红耳赤,俞晴开口道,“初中毕业怎么了,广播里又没说初中毕业的就不能考了,哪怕考不上大学,考个大专或者中专那也能分配工作拿铁饭碗了。”

  俞晴说完就走了,那个嫂子面面相觑,听到这话的人也不少。是啊,国家又没说必须得高中毕业的才能参加,初中毕业的加把劲儿万一考上个中专那也是能分配工作的呀。

  作为军人家属光荣是真光荣,但部队也不是收容所会将军官的孩子全部安排,还是得靠自己发展,端看努力不努力。努力了,有本事了,进部队那也是优先进去,如果志不在此,那就只能自己奋斗了。

  俞晴的话让很多人心动,少不得各处打听。

  打听来打听去,竟打听到俞晴在学习准备参加高考的事儿。

  高考断了十来年,想高考最缺的是什么?

  是课本是资料,毕竟十年革命可不是闹着玩的,闹的最凶的时候学校和一些图书馆的书籍都被破坏或者烧毁,只有少部分还能留存。这时候大家空有一腔高考的决心还是不行的,还是得想办法弄到书本才行。

  偏偏这些俞晴都有,不说有多全,但在家属院绝对是头一份儿。

  俞晴也不藏私,不等家属院想考大学的人上门找她便让陆青柏想办法给油印了一套然后先给了最早来找她的王秀芬的女儿李琴琴。

  李团长三个儿女,这次要参加高考的便是李琴琴和她二哥,李琴琴过来也是肩负了重任。

  当然俞晴也不是天才能耐到自己不用学习,也跟李琴琴说了,资料要在家属院里轮着用,或者自己油印,或者自己抄写都行,剩下的她就不管了。

  于是后头俞晴也放出话去,果然来找她的人就少了。

  能做到这一步俞晴觉得她问心无愧,可有人就觉得她这人挺自私的,既然已经油印了怎么不多油印几分儿,现在还得他们自己去油印多浪费时间啊。

  庞金花在外头听见了这话跟人吵了一架,将人怼的险些没哭出来。

  俞晴也没管这些,该怎么学习还是怎么学习。资料她教出去了,得寸进尺那就是他们的问题了,她这人比较自私,你考上考不上的跟她也没关系,难不成她油印上几百份到处纷纷?

  没有可能的事儿。

  庞金花絮叨道,“往后谁来咱也不搭理了,就学咱自己的。”

  既然高考的消息出来了,黄潇潇和隋萧云便以参加高考跟文工团请了长假备战高考。

  隋萧云还好说,在文工团的位置随时有人代替,但黄潇潇不行,那是台柱子,要用到她的地方就多了。文工团团长是好话说尽,说黄潇潇哪怕不考大学前程也无忧,奈何黄潇潇执意要参加,文工团团长只能去做崔芸的工作。

  对于高考崔芸那是一百个赞成,甚至还劝文工团团长放人。

  最后谁也拗不过这娘俩,只能随了黄潇潇的心愿。

  俩人从文工团请了长假,好多人都说她俩说,为了看不见的大学放弃如今的位置。尤其是黄潇潇,等以后她再想回来,说不定台柱子的位置都没了,很不值当。

  对此黄潇潇咬牙切齿,“都看不起我能考上大学,我非得考个大学给她们看看不可。”

  隋萧云跟家里说了高考的事儿,也不管家里支持不支持,直接跟着黄潇潇住进了黄家每天跟着老师学习。

  庞金花一看她们三个都有老师教了便对俞晴说,“离着高考也就一个来月,你一直自己学习也不是个事儿,这样,要不你也去平洲城算了,你们四个一块学,家里的事儿我管着。”

  这个提议俞晴很心动,之前黄潇潇也说过。

  但俞晴又不放心庞金花一个人带俩孩子,太累了。

  见她犹豫庞金花劝道,“香香白天上幼儿园,回来也能帮我哄着元宵不耽误干活。反正就一个来月,咱们家多努力一下怎么都能坚持过去的。你准备高考不容易,若是因为这个耽误了,别说你遗憾我都不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