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殿下第28节(1 / 2)





  “我欺负老实人?!”

  “不是你是谁?”云安郡主道,“我大嫂的性子,认识她的人谁不说她和气。母亲你就知足吧。换个旁人有我大嫂的出身,您想刻薄就刻薄?人娘家就是不跟咱们宗室计较,等你进宫请安,宫里太后娘娘、皇后娘娘给你个下不来台,你可就面儿上有光了!”

  郢王妃刚想再说什么,有婆子进来说郑公府的少奶奶到了,说是来看望世子妃的。

  郢王妃有些头疼,与闺女道,“你去见见郑大奶奶吧,你们年纪相当,能说到一处。就说我身子也不大好,就不见她了。”

  云安郡主道,“您现在知道自己个儿享福了吧。当初就该给阿弟娶个郑大奶奶这样口齿灵伶的,母亲您也就百病全消了。”

  “去去去!”郢王妃挥手撵人。

  郑氏原本没病,郑少奶奶大包小包的带着补身子的药材过来,她就很不好意思。郑少奶奶看郑氏脸色红润,不似受欺负的模样,也便没说难听的话。

  只是道,“明儿我进宫,也同阿玥说一声,以免那孩子担忧。”

  郑氏忙说,“荣烦嫂子了。

  郑少奶奶叹道,“我也不知道王妃是怎么想的,非要你辞了这差使。这差使难道不好?”

  郑氏云安郡主俱惊,郑氏直接问了出来,“大嫂你怎么知道?”

  郑少奶奶无奈,“这有什么不知道的。不说做姑嫂这些年,咱们打小就认识,你什么脾气,咱们都清楚。”看云安郡主一眼,“云安你别嫌我说话直啊。”

  云安郡主也是无奈叹口气,“我也发愁哪。这老人上了年纪,真是叫人说不上来。其实她也后悔……”

  云安郡主又叹了口气。

  实在是彼此太熟了,这三人出身都是一等一,又同在帝都城长大,自然打小认得。太熟的结果就是,有时觉着,客套话说着都假。

  这事到底什么缘由,真真是不必郑氏自己说,郑少奶奶看一眼就明白。

  第二天,荣玥得了舅妈带的信儿,总算放下心来。郑少奶奶与她道,“你祖母上年纪,人就糊涂。你娘没事儿,听她说得了一卷新书,如今天儿冷,她就在家里看书。”

  “要是看累了,就歇一歇。”荣玥说。

  郑少奶奶摸摸她的后脖颈,“是啊,我看她屋里那白芙蓉养的实在好,开的碗口一般大,水灵灵的甭提多喜人。”

  荣玥闻言,高兴的说,“那花儿都是我娘亲自侍弄的。”

  荣玥把侍女打发出去,悄悄问舅妈,“我祖母没为难我娘吧?”

  “没有。你放心,有我们哪,能叫你娘吃亏?”郑少奶奶怜惜她这一片孝心,也知道这孩子素来跟舅家亲,告诉荣玥,“你祖母上了年纪,人有些糊涂了,你不用计较这个,在宫里就只管专心读书。”

  荣玥点点头。

  她就是这样乖巧的孩子。

  待这事儿过去,荣烺召集小伙伴儿在屋儿里暖炕上开会,宣布接下来的大动作,“如今咱们已经收集了一百二十份女子孩童被拐卖的案子,案子已是不少,我想着,咱们该开始写书了。”

  这些天,每次荣烺宴会的主题都是收集女子被拐案子、然后讨论这些案子,在收集案子的过程中,荣烺就发现,被拐卖的不单单是女子,还会有许多孩童,所以,就一起整理了。

  案子卷宗都有尺来高,听到要开始写书,大家都有些兴奋。荣玥坐在小炕桌的一畔,面前摆着文房四宝,铺着雪白纸笺,她还兼做会议记录,闻言道,“我听说翰林院的学士最有学问,要不,咱们托翰林学士写?”

  郑锦说,“翰林院的人都有点恃才傲物,学问是有,就是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

  颜姑娘道,“要不,咱们跟齐师傅打听打听?”

  姜颖对于帝都官员还不熟,荣烺说,“翰林院都是一帮瞎子,我才不愿意找他们。你们忘了,当初让钟学士给咱们做师傅,他都不乐意!”

  “再说了,咱们自己的书,干嘛要给别人写?咱们收集案子多不容易啊,忙活三四个月才整理好!”

  荣烺这话一出,把大家伙儿都吓着了,连姜颖都瞪大眼睛,使劲儿朝荣烺蹭了蹭,“公主,你是说咱们自己写,书?”

  荣玥三人也齐刷刷看着荣烺,不可置信。j

  荣烺也很奇怪的看着她们,“是啊。案子是咱们收集的,咱们对每个案子都做了讨论,分类别做了整理。干嘛不是咱们写?”

  大家都给荣烺吓着了。郑锦道,“我听说写书的都是胡子一大把的老先生干的事儿。”

  颜姑娘也有佐证,“就是翰林学士,年纪太轻,写书也是会招人笑的。历史上不乏稚龄做诗的天才,可那也只是诗文,并非书卷。”

  荣玥直接给荣烺这话惊的不会写字了,姜颖纵然胆大,衡量一下自己的才学,很实诚的表示,“我觉着,我读书的年份有点短,就是有心,怕也写不成。”

  “还没写。怎么就知道写不成?”荣烺是绝不肯把写书的荣誉让给翰林的瞎子的,她问,“阿颖姐,你读过几年书?”

  姜颖,“我五六岁的时候,跟我哥学认字,正式读书是七岁,到现在四年。”

  荣玥说,“我也差不多。”

  郑锦颜姑娘亦如此,因为年纪都相仿,所以读书时长亦相仿。这其中,颜姑娘是读的比较好的。

  荣烺心里一算,“每人四年,这就是十六年。咱们十六年苦读,还不够写本书么?”

  “放心吧!我都想好了!”

  老话说的好,初生牛犊不怕虎。

  牛犊为啥不怕虎,主要因为没常识。

  如今,有常识的都叫荣烺写书的大计划给吓着了。没常识的偏一幅信心满满,就得这么干的蛮横样儿。

  荣烺说,“咱们这样儿,每人按案子类型不同,一人分一摊。各人写各人的,写完后再一起看,做修改。”

  四人面面相觑,都有些没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