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章 沈东凌真是心细如尘,颇有远见(1 / 2)

第四十章 沈东凌真是心细如尘,颇有远见

他们一走出刺史府。

蔡邕,便看了看沈东宁说道,“子昂,朝廷是真的要将贾孟坚调到涿郡去做太守吗?”

蔡邕虽然很久都不为朝廷效力了,但是对于朝廷的局势他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十常侍怎么可能让自己人贾琮,离开冀州刺史的位置,这不应该呀。”

“每个人都知道宦官是贾刺史的靠山,但是十常侍当中的哪位,老师你应该不知道吧?”

沈东凌并没有回答,只是反问他。

蔡邕愣住了,“我已经很久不在朝廷了,因此......”

“是赵忠。”

还没等蔡邕说完,沈东凌便说道,“而我这次花钱买官,去到洛阳。主要贿赂的人是张让。张让和赵忠是十常侍当中两大支柱。”

蔡邕当时就震惊了,“以你的意思虽然说将军和十常侍当中有斗争,但是在十常侍的内部其实也在明争暗斗。”

“老师说的没错,一语就说到了核心的问题。”

沈东凌点了点头,他的眼睛里放出异样的光芒说道,“虽然说在面对何进的时候,张让和赵忠是合作的关系。但是他们自己也非常想让自己的势力能够进一步扩大。如果我把贾琮带走。张让便可以让自己的人去做这个位置。这对于他来说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他语气淡淡的,把洛阳城朝廷之中的这些明争暗斗的故事说出来。

蔡邕深深的倒吸一口冷气,他问道:“赵忠怎么会答应这种事情,只要皇上同意就可以了,他的意见并不重要。”

沈东凌笑了笑说道。“而且写这份调令的是张让。而尚书台,只是负责盖上官印而已。至于太傅袁隗和尚书台那些人,他们可是很希望能看到十常侍内部瓦解的。”

因此这件事情是张让主导而尚书台,只是协助。

宦官和文臣之间居然能产生合作。

蔡邕有些大开眼界,他觉得自己以前认识到的问事情可能太简单了。

在朝廷之上权力的争夺。只有永恒的利益,根本没有永恒的敌人。

而且更让他感到害怕的是,这些居然都是沈东凌早已经计算好的。等于说他自己一直在暗暗的谋划这件事情。

我收的这个学生他心机可真深啊。

“我一直以为你只是个文士而已,但是前段时间在路上遇到山贼的时候,我发现你还是个武士,现在以这种情况看来你不会还是个谋士吧。”

蔡邕叹了口气突然显得有些颓丧,“怪不得你说我不适合在朝廷当官,这种权力斗争我是怎么也想不到的。一旦自己进入其中,一定是会遭人暗算的。”

在这个时候他才看清了自己,其实并不适合做官,以后就还是在幽州的学宫安安心心教书吧!

“老师不必看轻自己。相比较在朝廷做官,教书传业授道,培养天下的人才。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蔡邕点了点头,他觉得沈东凌这番话说的很有道理,也放下了心里的那些执念。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到,“说起来,你对于贾琮来说应该还挺看重的吧,你觉得他会去涿郡当官吗?”

“没有办法,因为幽州现在实在是太缺人了。”沈东凌自己心里也挺无奈的。

无论如何贾琮也是做过冀州刺史了,他的能力还有见识都还不错。

如果在涿郡当太守,最起码可以帮助我助我一臂之力。

但是即使贾琮去不去,对于他来说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