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为女中豪杰塑像(大结局)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为女中豪杰塑像(大结局)

? (网友们,谢谢大家陪伴了这部,将近一年半的时间。共有人点读,上传字数435517收费每章有五万多人点读,为网站带来不小效益。

这篇字数虽然不多,但是故事情节容量大,跨度时间将近五、六十年。

故事情节基本来自于生活,不落俗套,主要是歌颂彝族土司家的管家婆革命奋斗的一生。

故事情节惊心动魄,跟每个人心心相连。让人看了回味无穷,催人奋进。

所写人物栩栩如生,就好像在大家身旁,爱憎分明,都是传递正能量。

没空洞无物、碼字骗人。

我的两部都已大功告成、谢谢大家的厚爱。)

送葬出发时天还很晴朗,可是突然下起了小雨。

大家说:好像老天爷都在为人间失去一个,为民除害、菩萨心肠的彝族强悍女啼哭。

城里的大街小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站在两旁含泪送别。

根据鲁阿娣生前要求,她的灵柩要安葬在海家大院虬盘仙芝亭侧的小山上,她要永远遥望和守护着虬盘仙芝亭和海家大院。

所以,灵车和几十张大大小小的送葬车子,就往东山进发。

沿路经过的村庄,老百姓都默默的立在两旁,啼哭祷告。

灵车和送葬车未到之前,周围村寨上千的乡亲们,早已经站在鲁龙溪村前到海家大院一公里多路上,等待灵车的到来。

王亚丽事先就买了一车白布,剪裁成三尺长,一尺宽的孝布,灵车未到时,就拉了发给大家。

灵车到来时,乡亲们个个头上都戴着白孝布。显得多么肃穆、尊严、悲哀。

当鲁大姐的灵车缓缓开过时,大家一片哭泣声、哀悼声。

乡亲们都不相信,自己心目中的大恩人、活菩萨就是这样离开了人间?

特别是那些六,七十岁的老奶,海老爷还活着时,正是十七八岁的姑娘,更是哭得更伤心。

在结婚前,生怕送给海老爷和小少爷过夜,个个胆战心惊。

幸好这个歹毒的规矩被鲁阿娣当管家婆时想法废除,因此,姑娘们才免遭蹂躏

所以,大家至今,还念念不忘鲁阿娣的恩德。越想越哭,越哭越想。

一路上,大家都准备好黄泉纸,灵车过时就不断抛撒。

灵柩抬上山准备下葬,整个海家大院和山头都围满了人。

当鞭炮放过,灵柩要下葬时,人们哭声一片。整个鲁龙溪都沉浸在悲痛、怀念之中。

填埋土时,曹云跟着王亚丽他们一直跪在坑前。

王亚丽边哭边用眼睛斜眺着曹云,意思是说:‘你终于有今天了,就是还缺少你儿子,要是他也来就好了,老娘又要狠狠的抽他耳光。

哪怕你是七品官,你也得老老实实的跪着,当我干妈的龟儿子。’

安葬完后,人们含着眼泪,依依不舍的不愿离去,总想多陪陪鲁大姐。

一个月后,由于老伴的去世,对骆明喜精神打击太大,加之年迈体弱,就病倒不起,不几天也跟着鲁大姐升天西去。

他就跟鲁大姐安葬在一起,让他永远守望着,他曾经在这里和老伴共同为云南解放,搞革命宣传的地方。

不几天骆大明为他父母立了一大块碑,由贺大国书写了碑文。

为了永远的再能看到鲁大姐的英武形象,应广大乡亲们的要求下,骆大明和王亚丽、张坤深他们商量,请四川美术学院,用最上等的汉白玉石,按照11的比例,为鲁阿娣雕刻了一尊塑像。

然后在虬盘仙芝旁边又修建了一个亭子,把鲁大姐的雕像摆放在里面。

雕像十分逼真,栩栩如生;只见她头上挽着布带,身穿彝族服装,眼睛炯炯有神,脸神刚劲、气质非凡。

只见她,左手举在胸前,半握着拳头伸出食指,眼睛斜视前方。好像在考虑什么?好像在对谁进行警告?

呈现一幅,彝家女汉子的老练成熟,威武雄姿的彝族女豪杰的英雄气派。

来十里深箐捉匪洞、海家大院旅游参观的人们又增加了一个景点。

大家能大饱眼福,参观敬仰这位东山人民心中的活菩萨、彝族的女中豪杰——鲁阿娣的形象。

每到初一、十五,周周围围,十村八寨的乡亲们,都会来给虬盘仙芝和鲁大姐像前、墓前,烧香磕头。

表达老百姓对她的深深怀念!

真是:

一代英灵昂然升天,

两人共守海家大院。

阿娣塑像栩栩如生,

怀念香火永远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