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章(2 / 2)

  姜融那种人不能嫁。

  楚明昭正转着心思,瞥眼间看到郑氏在一旁安静地坐着,不言不语,泥塑的一样。

  大约是由于居孀多年,郑氏身上总透着一股阴郁,平日也少言寡语,楚怀谦大概是对着这样的母亲日子久了,为人也是简默异常,楚明昭每回看见二房的这对母子都觉得压抑。

  不一时,她大嫂秦娴和二嫂何嫣一同过来了。

  秦娴是靖宁侯的嫡长女,与楚怀礼门当户对。其为人随分又持重,容貌也美,是顾氏千挑万选来的长媳。秦娴进门后与楚怀礼琴瑟和鸣,与楚家众人也都处得甚为亲睦。后又一举得男,顾氏对这个儿媳十分满意。

  但秦娴是在楚圭篡位前娶的媳妇,那时候西平侯家在勋贵里地位如日中天,楚怀礼又是探花郎出身,才貌双全,满京城的贵女几乎是可着挑的。

  等到楚圭篡位称帝,众人渐渐瞧出楚圭对楚慎其实怀恨在心,尤其楚圭硬赐楚慎王爵那回,楚慎宁死不受,楚圭便大加讥讽挖苦,令楚慎难堪不已。虽则之后楚圭一如既往的假仁假义,但那些世家已经回过味儿来,渐渐不肯同西平侯府的人来往。依着楚圭那脾性,跟楚慎走得近还指不定招来什么灾。

  她二哥到了说亲的年纪,便正撞上了这个时候,于是高不成低不就,顾氏悔得肠子都青了,直道若是早知她这小叔子会造反,她就让定哥儿早些成婚了。

  楚家与安庆侯家素有交情,顾氏十分中意侯府长房的大姑娘,一早就跟安庆侯夫人通了气儿,只等着将来完聘娶亲,但后来风向转了后,安庆侯家便不承认这门亲事了。何嫣是安庆侯府三房的姑娘,从前常跟着家中姊妹来楚家玩儿,一来二去,楚怀定倒是对她有些好感,最后改娶了何嫣。

  何嫣父亲整日不务正业,母亲杨氏更是个没见识的,顾氏对这亲家是一千一万个看不上,再瞧着何嫣那浑身的小家子气,便越发堵得慌。只何嫣进门一年多以来尚算懂事,与楚怀定恩爱和美,待楚明昭这小姑子又极好,顾氏倒也没为难过她。

  楚明昭正逗着她三岁的小侄子,听到门口的丫头挑帘说话的动静,扭头一看,就瞧见一个穿桃红褙子的姑娘垂着头匆匆往里进。

  楚明昭笑着喊道:“阿秀。”

  ☆、第五章

  何秀闻声抬头,淡笑着小声叫了声“昭昭”,随即一一跟屋内众人见了礼。

  “我今日来迟了,”何秀站在楚老太太面前局促道,“太夫人切莫见怪。”

  楚老太太摆手道:“无妨,秀姐儿来了这么久怎还这般客气。”

  顾氏打量了何秀一番,关切道:“秀姐儿是不是身子不舒服?瞧着脸色似乎不大好。”

  何秀抿了抿嘴角,尴尬道:“是有些不适。”

  秦娴道:“吃药不曾?”

  何秀放在身侧的手捏了捏裙子,点头道:“吃了。”

  何嫣最了解这个妹妹,一看她那样子就知道没说实话,但当着这些人又不好戳破。她想叫妹妹先回去歇着,可这里轮不上她说话,只能干着急。幸而楚老太太很快发话让何秀回去休息,何嫣这才松了口气。

  楚明昭望着何秀的背影,心中生出些感慨。

  自从五年前何秀救了她之后,楚慎夫妇便对何秀感激不已。一年前安庆侯府分家,何三爷没分到多少产业,他自己又无甚营生,何秀几个兄弟姐妹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楚慎夫妇与何三爷夫妻俩商量后,将何秀接来了侯府。名义上说是让何秀来附学并给楚明昭做个伴,实际上是变相报偿何秀。楚家虽然地位大不如前,但家底殷厚,不在乎多养一个小姑娘。

  何嫣与这个妹妹感情深厚,对何秀爱护自不必说,侯府众人待何秀也很是和善,顾氏甚至吩咐何秀平日的吃穿嚼用都比照着楚明昭的来。只是何秀一直都谨小慎微,似乎唯恐行差就错,招了人嫌。

  何秀眼下十四了,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但何三爷而今潦倒不堪,杨氏自己出身也不高,想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便找了顾氏,让顾氏帮何秀寻一门亲事。

  顾氏连自己亲闺女的婚事都还没愁完,原本婉言推拒了,但后来被杨氏缠得实在没法,只好勉强应下。

  楚明昭觉得何秀姑娘或许比她还好嫁些,毕竟现在已经没什么人敢娶她了,眼下唯一敢娶她的,她还不愿嫁。

  从松鹤斋出来,顾氏直接领着她去了账房。

  楚明昭今年就十五了,顾氏从去年年末便开始手把手交她打理庶务。这阵子抓得越发紧了,早上还亲自来催她起床。

  顾氏也是世家女出身,来楚家后没几年,楚老太太便丢开手将管家权交于了她。顾氏当家多年,把楚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楚明昭脑中本就存着从前学来的各科知识,又有这么一位经验老道的当家主母引路,学得倒是很快。

  然而,她的积极性并不高。

  顾氏瞧着女儿心不在焉的样子,轻拍了桌子一下:“魂儿又飞哪儿去了?看账簿可大意不得,仔细那些管事给你开花账。”

  楚明昭托腮看向顾氏,微微撅了撅嘴:“娘不必这样紧着抓我,我觉得我一时半会儿嫁不出去。”

  顾氏缄默少顷,喟然长叹:“若非出了那等变数,我的昭昭何至于如此。世人皆势利,以往遇上三节两寿的,那胯骨上的亲戚都上赶着来巴结。现在倒好,通不傍个影儿。”

  “他们不来正好,省咱们家粮食。”

  顾氏瞪她一眼:“就知道吃!我问你,那姜家公子,你真不想嫁?”

  “难道还有假,”楚明昭说话间就起身抱着顾氏撒娇,“娘,咱们把这门亲事推了吧?好不好嘛,女儿真的很不喜欢姜融啊。”

  顾氏偏头看她:“按说姜融也不差,他到底哪里得罪你了?你跟那姜家姑娘不也处得挺好的?到时嫁过去姑嫂也能不磨牙。”

  “姜融没得罪我,我就是觉得他那种人不能嫁,”楚明昭拿起签子从银菱花碟里戳起一块枇杷果,“他简直愚孝,什么都听他娘的,一张口就是‘家母说’。那我若是嫁了他,将来他娘要他打我,他是不是也听他娘的?就算没这么极端,那倘使我和他娘起了龃龉,不论谁对谁错,他也定然不会帮我。”

  顾氏想想那广德侯夫人赵氏素日强势的作风,心里知道女儿说得有理。丈夫太没主意婆婆又太强,的确容易受气。但姜融似乎挺喜欢昭昭的,若昭昭以后能拿住他,他也未必就不会为昭昭撑腰。

  思及此,顾氏又探女儿的口风道:“我瞧着姜融对你还颇有情意。他又是广德侯独子,没有别家那些阋墙谇帚。后院也清净,房里没有七大八小,你到时候笼住他,将来他身边说不得便只你一个,没那些小妾歪缠,不知能省多少心。”顾氏的父亲就有几房小妾,她做姑娘时见多了妻妾之争。

  楚明昭动作顿了顿。她娘这是在拿姜融洁身自好来诱惑她。

  姜融也将弱冠了,这个年纪的世家公子身边一般都有伺候的通房丫头了,姜融身边干干净净的确乎难得,但她觉得姜融的性格缺陷令她全无安全感,何况她丝毫不喜欢姜融。嫁人是一辈子的事,她不想违心凑合。

  顾氏看见她的神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不禁叹道:“世间哪有那么多十全十美的事,而今来看,姜融倒是最好的人选,那侯夫人总不能跟他一世,何况还有你父兄给你撑腰。”

  楚明昭不为所动,连连摇头:“我不嫁他,娘帮我回绝了吧。”

  顾氏推了推她:“我做不得主,你自己与你爹爹说去。”

  楚明昭笑嘻嘻道:“爹爹听娘的,我与娘说了就成。不过,娘这是答应不让我嫁去姜家了?”

  顾氏揉了揉额头:“你不嫁就不嫁吧,左右我也不大中意让姜融做女婿,不然我何必委决不下。如今你既也铁了心,那便罢了。”顾氏见女儿喜笑颜开的,不禁戳了戳她的脸颊,“高兴什么,也不怕嫁不出去变成老姑娘!”

  “嫁不出去就能一直留在家里孝敬爹娘了,”楚明昭卖了个乖,“我去爹爹那儿帮娘递个话儿,就说娘想好了,不让我嫁姜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