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5章 陛下万岁(2 / 2)

他在刘枭身后一步站着,以示对刘枭的尊敬。

刘枭摆手指着胡纂,继续说道:“乡亲们看到胡纂,可能有些眼熟,也可能认为他年轻。朕告诉你们,他此前是陈仓县的县尉。”

“偌大的一个陈仓县衙,一个个勾结起来,欺压百姓,为祸陈仓县。然而这么多的贪官污吏中,唯独胡纂没有贪腐,没有和姜粲等人同流合污。”

“甚至于,他曾因为据理力争,处处被姜粲针对。”

“他廉洁奉公,是一个好官。”

“当然仅仅做一个好官,是不够的。因为身为一县的父母官,必须能做实事,能治理地方,能为百姓带来福祉,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的过日子,这才是真正的好官。”

“恰好,胡纂有这个能力。”

“胡纂出身名门,家学渊源。他的父亲胡昭,是名扬天下的大儒。朕在长安时,也曾听闻胡昭的贤名,也有征辟胡昭的打算。胡纂随父学习,很有能力,是个不得多的人才。”

刘枭说道:“朕相信胡纂,相信他能为乡亲们谋福,能给你们带来希望。如果胡纂不行,朕在长安等着你们,朕替你们主持公道。”

胡纂心中却是感激。

刘枭当众的一番介绍,等于给他站台,帮他在百姓中树立威信。刘枭的一番话,节省了胡纂很多事情。试想,连天子都器重的县令,能不是好县令吗?

“小老儿相信陛下,相信胡县令。”

“草民也相信陛下。”

“陛下替我们主持公道,陛下圣明。”

一个个百姓大声的呼喊,杂七杂八的声音汇聚起来。渐渐的,所有百姓的声音却又统一起来,全是高呼‘陛下圣明’四个字。这声音回荡在空中,直冲云霄。这一刻的陈仓县百姓,安下心来,眼中看到了希望。

许多的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见到皇帝。如今陈仓县的百姓,不仅亲眼见到刘枭,还听着刘枭说话,看着刘枭替他们主持公道。这些淳朴的百姓,一些人竟是眼中含泪,被刘枭感动坏了。

刘枭见此一幕,并无得意。

他有的只是警醒。

他警醒自己,要戒骄戒躁,不可骄傲得意。因为他如今,肩膀上担着的不仅是麾下文官武将的前途,也是整个国家百姓的未来。

淳朴的百姓,不能辜负。

刘枭拍拍胡纂的肩膀,让胡纂退到台下。刘枭再度抬手,又让周围的百姓安静下来。这一回,百姓自发的嘘声让周围停止说话。一个个百姓看向刘枭时,眼中尽是崇敬的神色。

这些百姓,已经被刘枭折服。

刘枭继续说道:“朕安排胡纂担任陈仓县的县令,他有能力有闯劲,愿意为陈仓县尽心竭力。但老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然再有能力,没有米下锅也难以烧火做饭。”

“因为樊稠的缘故,陈仓县一贫如洗,百姓的日子很是艰难。”

“朕要让胡纂治理陈仓县,至少得让乡亲们有度过难关的粮食,才有力气渡过难关。故而朕决定,从军粮中,调拨十万石粮食给胡县令,由胡县令开仓放粮,赈济百姓。”

刘枭做出了许诺。

刑场下方,登时响起震天般的欢呼声。无数的百姓喜笑颜开,脸上尽是期待和欢喜。说来说去,最根本还是得活下来。

刘枭调拨十万石粮食给胡纂,让胡纂赈济百姓,让百姓有了熬过春夏的口粮。

“陛下万岁!”

人群中,有百姓高声呐喊。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

浩瀚壮阔的呐喊声,此起彼伏的回荡在城门外。一个个百姓的声音中,含着无尽的喜悦,更有着无尽的感激,这是源自于内心的感恩。

在百姓高呼时,有百姓跪下来。紧跟着,其余的百姓也齐刷刷的跪下,一边呐喊着,一边向刘枭叩头谢恩。

刘枭看着这一幕,心中升起一抹自豪感,更有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