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2节(1 / 2)





  他觉得自己在女朋友心里不怎么重要,女朋友喜欢他的程度没有自己喜欢她的程度深。

  渣女许娇娇耸耸肩,没办法,这是人类的劣根性在作祟。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得到了的就有恃无恐。

  她实在是太难了,夹在父母和小男友之间小心翼翼维系两边的平衡。

  连许顺来都知道许娇娇姐弟俩又捣腾着建家属楼,包打听张燕兰自然也知道了。

  但这次她没时间理会闹腾,而是跟没头苍蝇似的到处打探轴承厂的消息。

  她自己的铁饭碗眼看着摇摇欲坠了,哪有那个闲情逸致关心这些事。

  这两年国家转型,开始大力发展经济,随之而来的就是大裁军,把军费支出用在建设经济上,军工企业订单迅速削减萎缩。

  轴承厂作为是军工企业下游供应商,现在军工企业都自身难保被迫转型,轴承厂效益自然大幅度下滑,一落千丈了。

  现在轴承厂有风声传出来,说明年有部分职工会调整工资。

  简单来说就是厂里负荷不了这么多职工,不能发全工资了,只能发一部分工资,堪堪维持饿不死人的状态,所以工作也会减少,其实厂里现在也没那么多事情要做。

  张燕兰和许伟民是双职工,都在轴承厂工作,当然不希望自己就是那个倒霉蛋,要是真被划到调整工资的名单里,也要想方设法从名单里弄出来。

  他们夫妻俩压力也很大的,张燕兰还野心勃勃要好好培养宝贝儿子,要是不发全工资,他们该怎么生活呢?

  厂里其他工友见张燕兰到处钻研,不禁酸溜溜道:“燕兰啊,伟民二妹不是很有本事嘛,都是一家子,看你们哥嫂过得不好,也不会不管不顾,单从她手指缝里漏出点也够你们一家三口吃喝了,就不要跟我们这些日子过得苦哈哈,靠工资生活的人抢了。”

  张燕兰不服气,呛了一句回去,“二妹有本事是她自己的事儿,凭什么我和伟民就该让你们,没门!走到哪里都没这个道理!”

  所以张燕兰才没心情关心许娇娇姐弟是不是又要建家属楼了,毕竟她自己也是焦头烂额的。

  北京这边,潘师兄紧赶慢赶,熬灯点蜡终于在离过年还有两个多星期完成了电影拍摄,他没有回家好好休息,也没有跟剧组人员庆祝电影杀青,而是钻到了剪辑室,和剪辑师一起没日没夜剪辑电影。

  就这样,昏天黑地忙活了整整三天,这期间俩人一步也没从剪辑室出来过,一日三餐都是由人送进来的。

  第四天下午,潘师兄出来时,一身烟味夹杂酸臭味,脚步虚浮差点要升天了。

  他颤抖的拿着剪辑好的电影预告拷贝交给一旁等着的副导演,让他火速送到央视去。

  许娇娇先前已经跟央视联系好了,把夹心小面包的广告让出一个星期时间让电影做宣传。

  等副导演送完电影预告,潘师兄又让他联系前两天招来的电影推销员说了些让人热血沸腾的话,然后给去大城市的推销员一人一份电影预告拷贝,让他们抓紧出发,毕竟时间紧迫不等人。

  当天晚上,电影预告就在央视上播出了。

  很多观众一开始看不懂,没头又没尾,就是些好玩好笑的片段组成,其中有哭有笑,等看到精彩部分想继续看下去时,突然就夏然而止了。

  有极少部分观众看了一遍又一遍,就琢磨出来了,这好像是电影上映前的宣传。

  但大部分观众骂骂咧咧恨不得砸了电视,这当然是假的,电视多贵啊,谁舍得砸呢。

  观众没砸电视,但他们愤怒的电话都快把央视的电话打爆了。

  “喂,你好,是央视吗?你们到底怎么回事啊?有这么欺负人的吗,我好好看电视呢,结果看了不到两分钟,就没了,你们这样,我就要向上级部分举报了……”

  “喂,是央视吧……你们什么时候把下面的剧情播出来,没你们这么吊胃口的,我一家老少都等着看呢,说个具体时间吧……”

  ……

  观众怒气冲冲的电话源源不断的打来,最后都惊动了领导,结果一问,都是晚上播出的那则电影广告闹出来的。

  领导哭笑不得,赶紧把锅耍出去,“你们赶紧跟打电话过来的观众好好解释,说不是我们电视台的问题,我们也不清楚电影具体上映时间,让他们自行去电影院问问。”

  也就前两天电话来的特别多,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嘴巴都要说干了,后面几天就没什么电话了。

  嘴上骂缺德玩意是观众,看得最起兴最兴致勃勃的也是这群观众。

  这两天,潘师兄在电影学院租了个放映厅,凭着关系邀请了北京大大小小电影院的经理们来看电影点映。

  其实,就算他不邀请,这些经理们知道了也会不请自来,这会儿哪家电影院没被看过电影预告的观众们询问过的。

  观众们可是迫不及待想看电影上映了。

  一个多小时的电影播完,经理们对电影的质量都很满意,觉得这部电影准能大火。很多经理们当场拍板就要买。

  潘师兄见到这种情况,笑得后牙槽都露出来了。

  紧接着经理们就开始鸡蛋里挑骨头说潘师兄是新人导演,知名度几乎没有,所以要价不能太高。

  经理们来之前都已经商量好了,只有最大的那两家电影院买放映权,其他电影院直接拷贝他们买的母带,这样双方都得利。

  买母带的两个经理弄不好能白白得一部电影,而买他们母带的经理们也能减轻成本,一举两得。

  这时他们不知道潘师兄心里打着小算盘,来的经理们整整齐齐,缺一个不可以,全部都要买他的电影母带。

  一个经理笑呵呵道:“潘导演,这部片子放映权作价多少?”

  只见,潘师兄狡黠一笑道:“这部电影我不卖放映权,我直接卖母带。”

  说着,他扫了一眼现在经理们骤然变色的脸,又道:“按照各位经理们经营的电影院地段规模大小和座位多少,母带价格也不一样。比如繁华人流量多的地段价格就要稍微高一些,反之偏僻人流少的地段要价就要低一些。”

  还是那个经理继续问道:“潘导演,你给我们说说最高的价格要多少,最低的价格又要多少呢?”

  “最高的要十八万,最低的要八万。”

  话音刚落,经理们就七嘴八舌议论起来,说潘师兄在抢钱。现在电影票都不贵,最贵的不超过五元钱,便宜的甚至只要几毛钱,十八万要卖多少票才能赚回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