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3节(1 / 2)





  看到金玉楼这势头,飞虹楼有点急了,决定搞点小手段。

  当天晚上,拖着疲惫身躯准备去休息的金玉楼掌厨,遇到了隔壁的同行,听口音还是同乡。

  对方调查得很充分,显见是个有心人,连老乡见老乡这招都用上了。金玉楼掌厨想着来着是客,累了一天,听几句家乡话解解闷也不错!

  这老乡是带着挖人任务来的,自然不可能真的跑来一起怀念家乡,经过几句客套话之后,他就暗搓搓地透露自己的薪酬,又暗搓搓地表示飞虹楼还缺人。

  金玉楼掌厨听完,一脸怜悯地看着这位老乡,拍拍这位老乡的肩膀说道:“知道你的日子过得苦了,怪不得你听说我在这可来找我说话,可怜你在飞虹楼干了那么多年,他们居然这么亏待你!”

  老乡:?????

  不是,你什么意思?听不出我是在炫耀吗?

  金玉楼掌厨反客为主,给老乡说起自己的薪资待遇来,就说我们这金玉楼啊,每个月的薪酬特别高,每位大厨还有自己对应的招牌菜,谁的菜被点得多还会有奖金;研发或者改良出受食客喜爱的新菜品,也会有丰厚的奖励;每个月都会发油发米发绫罗绸缎当福利,员工子女都优先安排去读书;老了要是愿意到南郊养老,还会给优秀员工分一栋建在庄子上的独栋独院楼房!

  金玉楼的升迁体系与奖罚体系十分完整,每个人只需要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有机会拿到更高的待遇,要是有意自立门户还可以加盟金玉楼到别处开分号,只要两家分号别开在一条街上就成了!

  总之,跟着金玉楼干,前途无量!

  自从来了金玉楼,他腰不酸了,腿不麻了,一口气做十只烤鸭都不觉得累!

  飞虹楼派来的老乡被说蒙了。

  都是同乡,这人不会骗他吧?世上真的有这样的雇主吗?他们给底下的人这么好的福利,自己难道不用赚钱的吗?

  这位老乡很沉稳,回去后对东家说没挖成人,人家不愿来。至于为什么不愿来,他只含糊其辞地说金玉楼可能给了很多钱,没问出具体多少!

  接下来飞虹楼又派了几个人去挖角,可惜接连几天都铩羽而归。

  飞虹楼掌柜虽有些不甘心,却也知道金玉楼必然会防着这一手,只能作罢。

  金玉楼红红火火地开业几日,人手捉襟见肘,开始要考虑扩招了,很快在门外张贴了招聘启事。

  远的地方还没什么动静,飞虹楼掌柜倒是陆续收到好几封辞呈,要么说家中老母病重,要么说自己积劳成疾,要么说自己媳妇和人跑了要去追回来,理由千奇百怪,偏偏一个两个都不好拒绝,飞虹楼掌柜只好捏着鼻子放他们走。

  只是他们突然要离开,飞虹楼掌柜也是有脾气的,硬是扣下了他们六月的薪酬,让他们知道中途甩手不干的后果!

  很快地,更气人的事出现了:有伙计眼尖地发现,那几个老母病重/积劳成疾/媳妇跑了的厨子,出现在隔壁金玉楼!

  这还只是开头,飞虹楼掌柜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气不过,派了伙计过去质问那几个厨子,结果这伙计去过金玉楼以后也回来请辞。

  伙计的活儿技术含量不高,不怕竞争大,这伙计没像那几个厨子那样遮遮掩掩,回去收拾东西时还和其他伙计提了一嘴隔壁金玉楼伙计的薪资待遇!

  这下坏菜了,伙计也跑了!

  飞虹楼掌柜还是头一次遇到自己派人去挖人,结果反而被对方把自己的人全挖走的情况!

  飞虹楼掌柜拖着肥胖的身躯去金玉楼质问对方做事不地道,见到金玉楼掌柜的那一刻却瞬间明白对方这么做的理由:这人把自己的店卖了出去,竟没离开金陵,而是留在店里给人当掌柜!

  没错,前头他看上了这家伙的女儿,觉得他在金陵城没什么依仗就想强纳为妾。没想到这人现在居然攀上了寇家,还这样与他针锋相对!

  飞虹楼掌柜顿时汗出如浆。

  色字头上一把刀!要是东家知道是因为他才会让飞虹楼蒙受这样大的损失,他这个掌柜怕是当到头了!

  飞虹楼掌柜顾不上找金玉楼麻烦,忙去想办法挖几个人补齐原来的缺。这事,绝对不能让东家知道!

  盛景意去看过开业便没再过问金玉楼的事,寇承平他们倒是时不时来和她汇报进展。

  飞虹楼掌柜不战而退这天,寇承平就乐滋滋地来给盛景意报喜,直夸她料事如神,每个分号的掌柜都挑和隔壁掌柜有旧怨的,隔壁那些掌柜屁都不敢放一个,甚至还得想办法遮掩自己人被挖走的事,连飞虹楼都不例外!

  商战这种事,盛景意只是略懂皮毛,没怎么实践过,不过她安排起所有事来都十分自信,反正他们又不是赔不起,干嘛束手束脚?

  见前期的安排真的有成效,盛景意也很高兴。

  堂堂金陵人,怎么能不爱吃鸭!

  即使时光倒退几百年,金陵人骨子里一定也深深地爱着鸭子!

  食客们关注的都是鸭子,门口的《江上赶鸭图》乍一看虽叫人耳目一新,看多了却也没多少人再把它放在心上。直至这天早上,一位姓马的少年来到金玉楼大门口,定定地在《江上赶鸭图》前伫立良久,目光竟有些痴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意儿:少年,我觉得你筋骨清奇……

  马某人:???

  第101章

  金玉楼守在门外的伙计,一般只负责维持秩序、检查号牌,他们不会管外头排队的人做什么。

  那少年在《江上赶鸭图》前揣摩了半天,时而点头时而叹息。

  他姓马,单名一字遥,乃是书画世家出来的人,他曾祖父入过北朝廷画院,他祖父入过南朝廷画院,他爹、他哥全都擅画,他从小习画,先是传承了家学,后来又日夜研习前辈李唐的画作,只觉获益良多。

  这次他随父亲来金陵为人作画,想自己出来逛逛,不知不觉便走到这最热闹的地界来。

  马遥以前也来过金陵,父亲他们带他到飞虹楼吃过饭,原以为这边堵着的人是冲着飞虹楼来的,没想到走近之后才发现飞虹楼旁新开了家酒楼!

  马遥还来不及想“两家店是不是有仇”,就被门前的《江上赶鸭图》吸引住了。

  这画的构图真是太好看了,一下子把人带到了画中去,仿佛眼前便是微风习习的江面,耳边有群鸭乱叫,更有少年清朗的呼唤声。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线条和用色都有些匠气,乍一看没什么毛病,行内人细细揣摩便觉得颇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