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3节(1 / 2)





  汪溢说:“我听说蜀江在春夏之际尤为湍急,除非是极其擅水之人,其他人不建议去,将武器布置在蜀江,恐怕也有引陛下前去的目的。”

  李煦看着摆在桌上的布防图,沉声说:“他们既有心思,不如先顺他们意,龚将军后日点兵五千,以骑兵为先强攻试探,步兵看准时机攻城门向西侧,以弩防攻,吴将军同样,随机应变,此次是试探潜城兵力布防是否有变,心中有数之后立即撤。”

  纵使汪溢偷拿了布防图,但这些地方变没变尚不知晓,如果贸然行事,会出大乱子,不如来一场试探的演练。

  陆郴看出李煦想去蜀江,待别人走后,他问了一声:“陛下是想亲自去蜀江?”

  李煦点头道:“昭王善用人才,既能造出新东西来战场上用,自然不是小物件,不用担心我,如我受了伤,像以前样事情便暂由几位将军处理,乱不了。”

  他抽出张信纸,正要给钟华甄写信。每次打仗钟华甄都会担心,李煦知道,所以每次都会提前写信和她问问孩子的事,她很喜欢孩子。

  孩子快八个月,她每个月给他写信时,都会提提小七,也会说说肚子里的孩子在踢她,就好像一家四口一直在一起样,让他心痒痒。

  等他打完潜城,这孩子应该就快出世,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小名总不可能随小七之后叫小八,显得他有八个孩子样,一个已经够缠钟华甄,再来几个,他可消受不起。

  李煦顺势折了两个青草小蚂蚱,连同写好的信交给信使。

  营帐外有士兵巡逻之声,草地茂盛,帐内的沙盘完整,李煦的长戟在武器台中,盔甲挂在木架上。

  李煦腰间配一个新香囊,是钟华甄绣的,他明里暗里秀过好多回;偶尔收到钟华甄寄来的信时,他都得特地抱怨一声怎么又来信,都要烦死了,实际自己写信比谁都勤快。

  升为将军的龚副将隐隐约约察觉过不对劲,但没敢问。

  昭王被两边夹击,但他底下谋士厉害,让两位对青州有恩的老将军迎战卢将军,卢将军不得不缓了步子。

  而李煦在蜀江,出了大事,一切都来得那么意外,战船被毁,湍急大江上,他人不知所踪。

  钟华甄接到消息时已经是半个月后,那天下着毛毛雨,地上湿滑,她撑着腰,被婢女扶住,正打算去给小七送点心。

  小七对读书不上心,如果不常去看他,他都不知道跑哪去。

  他喜欢玩一些奇特的东西,总眼巴巴地等李煦给他寄战场上的小玩具,有时是巴掌大的小木刀,有时又是刻得细致的小弓箭,长公主都管不了。

  有个侍卫冒雨匆匆被管家领进去,钟华甄认得他身上的衣服,是神武营的人,她叫住他,问:“陛下今天有传信过来吗?”

  神武营这人见过钟华甄,知道她是以前的女大夫,和李煦关系亲近,他跪下说:“姑娘,陛下在蜀江已经消失半个月,凶多吉少,卢将军打算调兵去益州支援,特派我来向长公主禀报。”

  钟华甄气血突然冲上脑子,她腿一软,手上食盒摔落在地上,圆滚滚的糕点滚下台阶。

  婢女连忙扶住她。

  钟华甄捂住肚子,喘气的声音都大了起来。

  第98章

  两天之前。

  秋季时分落叶纷飞, 潜城守炮台的侍卫这几天都没怎么休息,傍晚天色逐渐暗了下来。

  一个撑不住的侍卫打起哈欠, 被旁边的同伴拍了拍肩膀,让他小心点。

  他们刚刚吃过晚饭, 饭菜好像不太卫生,有好几个人闹了肚子,现在这里只剩六个人。

  那个侍卫揉着眼睛小声说:“我们都已经守了快半个月了,上头怎么还不下令?这神武帝都已经死透了, 何须再怕?”

  他们确实已经在这地方站了快半个月, 昭王派来的将军下令加大巡逻力度, 同时让守城的人注意嫌疑人等, 不得放过。炮台安置在蜀江北面,而他们在这守住炮台, 以防遇到袭击。

  平地上的沙土被风卷起,他的同伴回道:“我听说神武帝没死, 被炸毁的那艘战船根本就没什么人, 神武帝借这个时机, 掩人耳目进入城内,打算和外面神武营里应外合, 不过你说得也确实是,这都快半个月了, 再这么守着, 也不太像话, 累死人。”

  上次击退的战船确实是老旧的, 上面也没多少人,但水流湍急,东西都被冲坏,不知道是怎么坏的,人也被冲走,也没法检验出李煦到底在不在上面。

  另一个守炮台的侍卫说:“我也觉得上头防得过严了些,听我在将军府伺候的弟弟说,他们好像有别的打算。”

  那个侍卫见同伴也谈了起来,往四周看没人,便把手上的长枪放在一旁,说:“但神武营也确实是镇静了些,主帅消失这么多天,他们竟然未见任何慌乱。我猜是上面的将军压了下来,迟迟没有动静,也不敢出手,毕竟这主帅死了,再怎么样也是挫士气的事,青州卢将军那边似乎都不知道消息,偏偏我们的将军认为他还有命活着。”

  “话说突厥那边好像乱子也快平下来了,等打完神武营,以后还得应付突厥那帮人高马大的,”有人叹息,“也不知道昭王怎么想的,竟派汪参将去袭击神武营。”

  汪溢是昭王身边的参将,也有不少人知道他拼着性命把昭王孙子尸体扛回来,偷袭神武营的事大家都以为是昭王派人去做的,也没人敢放在面上说。

  一个陌生的声音插了进来,“想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那几个人倏地一惊,当回过头去看是谁在说话时,剑光闪过,有人还没来得及叫出声,脑袋就落了地。

  那个侍卫手上没兵器,吓得摔倒在地,他抬头看到一个高大的麻子男人,他手里握的剑还在滴血,旁边还有几个侍卫,杀了他的同伴。

  李煦蹲在他面前,把剑抵住他脖子,开口道:“你叫刘执,家住泰平巷,有两个姐姐,两个弟弟。现在给你一个保命的机会,你去告诉守城的胡将军,说神武营在西边备战,望胡将军速速派人前去。”

  这个叫刘执被吓得手都在发抖,同伴的血流到他的指缝间,刘执全身都在发凉,连连应下李煦。

  李煦站了起来,他一身的粗布衣,高大身形挺直,虽是一张丑陋的脸,浑身贵不可言的气质与旁人格格不入。

  刘执颤抖着声音说:“你是……”

  李煦道:“陛下已回到神武营之中,昭王违抗圣令,实为叛贼。你便是说错了,西边战事一起,也不会有人怪你。”

  他语气轻巧,却像是在吓人一样。

  李煦看着那个侍卫屁滚尿流的逃跑,微微摇了摇头,又回头让后边的侍卫去灭口,不要让那几个吃坏肚子的人再回来。

  他顶着别人的脸,到这台大炮的面前,拿出自己在城中暗格处找的图纸,对照是否相符。守城的胡将军派了一队人在外围守住,被他伪造的一纸军令调离,去私下搜查东门山崖处,这里的人被他分散,容易对付。

  待那几个人回来禀命之后,李煦点了下头,让他们拿出备好的车具,几人抬动这座大炮,挪到适宜而又隐蔽的距离时,李煦撕下这张不属于自己的面具,丢在一旁,拿出怀中的火折子,瞄准城门,朝城中开了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