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1节(1 / 2)





  张二狗走了之后,沈临便开始吆喝,冰糖葫芦两文钱一个,三文钱两个,有之前冰糖葫芦三文钱一个的对比,这两文钱一个就已经便宜了不少,三文钱两个就更是便宜了,平日里舍不得给孩子买三文钱一个冰糖葫芦的人都掏了三文钱给自家的孩子买了两个。

  大家伙儿都一窝蜂地围了上来,很快,沈临带来的一百五十枝冰糖葫芦就一售而空。

  沈临是跟在张二狗后面回来的,不过张二狗并没有发现沈临。

  沈临回来之后便径直回了家,把卖冰糖葫芦的钱交给了苏晚。

  一百五十枝冰糖葫芦,有八只卖的是三文钱,共计二十四文,剩下的一百四十二枝,都是按照三文钱两只的钱卖出去的,卖了二百一十三文,所有的加起来,一共是卖了二百三十七文。

  每个糖葫芦的成本是竹签和糖稀,野山果不要钱,不过雇佣孩子们和牛车一共花了一百多文,这一百多文就是四十筐野山果花去的所有成本了。

  沈临做今日的一百五十只冰糖葫芦,只用了少半筐,这样一平均,每个冰糖葫芦的成本是半文钱,一百五十枝的成本一共是七十五文,便是赚了一百六十二文钱。

  沈临把卖来的二百三十七文全部给了苏晚,苏晚却数出了一百三十文给沈临,这卖冰糖葫芦的方法,还是沈临想出来的,沈临分析了怎样卖才能更快,才能让人民更想买冰糖葫芦,沈临想的法子果然是有用,所以一个上午就能卖完。

  苏晚对沈临说,做冰糖葫芦的活和卖冰糖葫芦的活都太重,她一个人也做不来,索性以后就都由沈临来做,所有的竹签和糖也由沈临买,她出去果子涩味的方法,沈临出成本出力出卖冰糖葫芦的方法,这样卖了钱,一人一半,也是她占了沈临的便宜了。

  沈临收了苏晚给的一百三十文,不过确是想着也只收这一次了,以后卖来的钱,他打算都给苏晚。

  他要用这次的钱雇孩子们把玉米搓完,趁着大家伙儿都好奇这三文钱两个的冰糖葫芦,他得多做一些早点儿卖,免得耽误三四天以后不如现在好卖。

  沈临带着钱回到谷场雇人,就听到了大家在议论他卖不出去,沈临也不往心里放,这也没有什么好解释的,解释也没有什么好处,只会招来眼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村民们见沈临居然又雇佣孩子们干活,不仅感叹沈临真是越来越败家和好吃懒做了,这完全就像不想自己干活了啊。

  沈临只和杨五简单说了,对其他人的话充耳不闻,下午沈临没有出去,而是又扎了两只扎冰糖葫芦的草扎子,一下午处理野山果,又是泡又是煮,熬糖稀,太阳落山的时候去了趟谷场,见孩子们已经把玉米都搓完了,沈临把玉米都装进袋子里面背了回去,然后便继续做冰糖葫芦。

  中间沈老头和沈婆子过来,沈临让家里的狗一直叫,说是家里狗开了在发疯,自己控制不住,现在不能让祖父祖母进来,免得祖父祖母被狗咬,沈临说着,还吃痛喊了一声,假装自己被狗咬了。

  沈临不想让沈老头和沈婆子知道他做冰糖葫芦的事情,所以便想办法不让她们进来了。

  果然,沈婆子和沈老头怕自己被狗咬,讪讪的走了。临走前还让沈临记得把卖剩下的冰糖葫芦给她们送过去。

  直做到半夜,又做好了三百枝冰糖葫芦。

  第二日一大早沈临又扛着三百只冰糖葫芦出去了,又有路过的村民看见,便以为沈临昨天的冰糖葫芦还没有卖完,又新从作坊买了两大扎。

  又是在谷场和其他人一起笑话沈临了,看来沈临这是打算把他的砖瓦房也往掉败了。

  而沈临在青云县,卖了一整个上午,就把三百枝冰糖葫芦都卖了出去。

  三文钱两支,这冰糖葫芦实在是便宜了不少,好多人一买就是十几二十枝,也好买回去让一大家子人都尝尝,平时舍不得买这样的零嘴,现在这么便宜,自然是不能错过机会。

  不过就算是买的多也是三文钱两只,其他原本打算散着买的人便都觉得三文钱两支已经是最低的价格了,便在原有的基础上多买几只。

  今日沈临共卖了四百五十文,成本是一百五十文,赚了三百文,沈临购置了新的签子和糖,然后便把剩下的连本钱带赚的都给了苏晚。

  苏晚知道沈临是不想挣她的钱,打算白白帮忙了,苏晚也暂时什么都没有说,还是等到都卖完再一并给沈临吧。

  沈临又卖了□□日,每天都一个上午便都卖完了,而库房里面的野山果还有一半。

  好事村民也从开始的嘲笑,到疑惑,然后才恍然大悟,沈临这是挣了银子才天天出去卖冰糖葫芦啊。

  大家都对原本看不起的卖冰糖葫芦的这个活计跃跃欲试。张二狗更是直接去青云县里做冰糖葫芦的作坊进了一百多枝冰糖葫芦,那作坊见有人来进货,很是激动,还每支给张二狗便宜了一分。

  张二狗觉得自己要是买冰糖葫芦,肯定比沈临那个呆子要强,谁知道,根本没有人买他三文钱一个的冰糖葫芦,他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沈临卖的是三文钱两个,若是他也卖三文钱两个,别说挣钱了,他还是赔钱的。

  但是冰糖葫芦到了第二天可就卖不出去了,没有办法,张二狗只好忍着剧痛三文钱两个卖了起来,谁知道卖了一会儿,就有人找了回来,说是张二狗这三文钱两个的没有总是卖三文钱两个的那个人买的好吃,无疑,那个人就是沈临了。

  被这人一闹,周围人一叫嚷,张二狗的冰糖葫芦就都砸在手里了,张二狗赔了好几十文。

  还有几个好事村民也有和张二狗一样的遭遇。

  受了这样的挫折,大家伙才联想到,沈临的冰糖葫芦原来是拿野山果做的,怪不得可以卖那么便宜。

  张二狗还去街市上揭穿了沈临一回,结果买冰糖葫芦的人根本不在意,东西好吃就行了,管它是什么做的,张二狗就像是跳梁小丑一样被街市上的人嘲笑了一番。

  与此同时,村子里面的好些人都争着抢着去摘野山果了,后山的野山果最多,不过都早已被苏晚都摘完了,苏晚那个时候可是雇着人摘的,一天之内便摘完了。

  那些眼红沈临卖冰糖葫芦挣钱的村民又开始摘自己村子和别的村子的,别的村子的人根本不让他们摘,有几个执意要摘的还挨了打,至于在村子里摘的,大家更是抢来抢去,原本在一起齐心协力嘲笑过沈临卖冰糖葫芦、苏晚靠野山果过日子的人,为抢野山果去做冰糖葫芦打的头破血流,完全没了往日一起东家长西家短时候的默契。

  有一直嘲笑沈临嘲笑的最厉害的陈家,还有沈老大家,抢了最多的野山果,他们兴致勃勃的把野山果制成冰糖葫芦,一尝,却难吃的要命,还浪费了不少糖稀,没挣到钱,还有了一大笔损失。

  苏晚这些时日倒是过的轻松愉快,谷场的活计都已经干完了,沈临把玉米收在库房里面,等着卖完糖葫芦再把玉米卖出去。

  卖糖葫芦的活计也都是沈临干着的,沈临每日上午出去卖冰糖葫芦,卖完之后再从县城买了第二日要用的糖和竹签,回到家里面来继续做冰糖葫芦。

  做冰糖葫芦的所有步奏,包括给野山果去核,清洗,清洗之前的打水,蒸煮,晾凉,熬糖稀,裹糖稀,全都由沈临一人完成,苏晚不担不用出力,甚至不用操半分的心,沈临把所有的事情都干了。

  书中的沈临就是这样的性子,他把所有都扛下来,只让自己亲近的人过着轻松快乐的日子。

  做糖葫芦的量大,活计也并不轻松,但是沈临从来对苏晚说的都是,不过是一点儿小活计罢了,我一个人做便好。除了买糖和竹签的钱,沈临把卖回来的钱都给苏晚,苏晚要给他分上一些,但是沈临硬是不要,苏晚便也先自己收着着了,打算等到最后再一并给他。

  苏晚便每日也乐得清闲,不插手冰糖葫芦的事情,只管着收钱了。

  苏晚每日的活计就是做沈临一家人的饭菜,卖冰糖葫芦挣了钱,苏晚也在吃喝上面不吝啬,总是会买些好菜好肉来做给沈家人吃。

  沈临这回吃苏晚买来的肉和菜倒是自在了很多,毕竟在冰糖葫芦的事情上面,沈临也是帮了苏晚的忙的。

  沈老头和沈婆子见沈临家吃好的,自然是又寻上门来,但是苏晚每每都会说这些食材饭菜都是自己买的自己做的,不是沈临的,还由不得沈临做主,沈婆子和沈老头自然是没有理由白吃白喝苏晚的,只能是眼馋却吃不到。

  沈老头和沈婆子让沈临把卖冰糖葫芦得来的钱孝敬他们,沈临说这些冰糖葫芦也都是苏晚的,自己不过是帮苏晚卖罢了,这钱沈临自然也是做不了主的。

  沈老头和沈婆子说不让沈临帮苏晚卖冰糖葫芦,沈临道苏晚帮了自己家这么多,给自己家里吃好的买日常的物件儿,自己也给不起她钱,只能用帮着卖冰糖葫芦的方法报答了,祖父祖母若是不让他帮着苏晚卖冰糖葫芦,便是逼着他做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