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节(1 / 2)





  八仙桌旁还有两个挑担箩筐,都盖着白纱布。

  姜老太太走过去看了看,笑着说:“今天的豆腐这么早就卖完了?”

  “嗯,现在在市里卖豆腐很顺的,没有人抢东西,还有部队的人在市场上站岗,大家伙儿有主心骨了。”韩承山说着,拿出一个用手帕抱着的小包,递到姜老太太手里,“姆妈,这是今天卖豆腐的钱。”

  “你留了买黄豆和卤水的钱吗?”姜老太太打开看了看,又拿出几张万元大钞给韩承山。

  韩承山接过来,笑着点点头,“黄豆和卤水都还有,暂时不用买。最近豆腐价格涨得很快,挣得比以前多,黄豆和卤水还没涨价呢。”

  “那就再多买些黄豆和卤水,免得一下子都涨起来了。”姜老太太的生意头脑明显比韩承山要强。

  姜宜凝在心里暗暗点头,同时想到自己身无分文,总不能一直在韩家白吃白喝。

  连锵锵这样的三岁小娃都知道自己捡柴讨饭吃呢……

  她也不好意思让韩家再给锵锵东西吃。

  姜宜凝抿了抿唇,笑着说:“三姑婆、爷叔你们忙,我带锵锵去前面的村公所。我在那边认识了几个朋友。”

  姜老太太知道锵锵还没吃饭,忙说:“等一下,我去灶房生火,给锵锵炒点豆渣吃?”

  做豆腐的人家,豆渣还是有的。

  姜宜凝还是现代人的四维,下意识觉得给三岁小孩吃豆渣不好,摇头说:“不用麻烦了,我反正去村公所有事,正好一起去。”

  姜老太太就是从村公所把她领回来的,也知道她昨晚在村公所那边待了一夜。

  而且村公所那边的部队是韩子越带的兵,都是守规矩的好人,她很放心。

  “行,你去吧,你表弟表妹和表婶都下田给晏家收稻谷去了,我们下午饭吃得早,你记得早点回来。”

  这是一天只吃两顿饭的节奏。

  姜老太太朝她挥了挥手,转身拎了箩筐去豆腐房,准备磨黄豆,又催韩承山再去买黄豆和卤水。

  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忙,姜宜凝也想找事情做。

  她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医术,看看有没有办法。

  带着锵锵离开韩家,两人往村西头的村公所走去。

  沿着青石板路一路走来,锵锵很安静,一声不吭地跟在姜宜凝身边。

  姜宜凝觉得挺尴尬地,有事没事找着话题跟锵锵说话。

  “锵锵,你们是半年前才回南嘉村的吗?”

  “嗯,四月一号回来的,今天是十月二号,正好六个月,半年。”

  姜宜凝:“……”

  这孩子懂得还挺多啊……

  两三岁的孩子,不仅能口齿伶俐地说话,还能熟练地说出年月日!

  姜宜凝垂眸,瞥了他一眼,笑着又问:“锵锵还知道日期呢,是你姆妈告诉你的吗?”

  锵锵摇了摇头,“不是,是锵锵在历书本子上看见的。”

  “历书本子?你识字?”姜宜凝更惊讶了。

  锵锵抿着小嘴,不安地抬头,看了姜宜凝一眼。

  和姜宜凝疑惑的目光对视,他又飞快地移开视线,低声说:“阿婆教过我识字……”

  “那你阿婆呢?”

  “阿婆生病了,去世了……”

  姜宜凝长吁一口气。

  锵锵以前也是个被人宠爱的孩子吧?

  在阿婆活着的时候。

  一个没爹又被亲妈厌弃的孩子,只有在阿婆活着的时候,才得到了亲情照料。

  难怪看他的样子,应该不久之前还是个胖乎乎的小宝贝。

  这半年才渐渐瘦下来的。

  如果没有旁人帮助,这孩子会越来越瘦,甚至到影响生长发育的地步。

  姜宜凝在国外长大,她知道七十多年后的国外社会里,政府可以干预这种极品父母对子女的教养。

  哪怕是亲生父母,如果被判定是虐待儿童,孩子会被从这种极品父母身边带走,交给专门的机构或者代养家庭代为教养。

  这也是给那种出生不幸的孩子一条活路。

  可在这个时代,整个国家才刚刚停止了百年战乱,工业能力约等于零,农村的土地绝大部分被地主占有,普通人连吃一口饱饭都求而不得的时候,谁会有多余的心思,来关心一个有亲妈的孩子是不是吃得饱呢?

  姜宜凝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反正今天这孩子因为给了她一个馒头而饿肚子,她就得把这个馒头还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