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5节(1 / 2)





  “我们去后面吧,走走走。”

  两个人在前边拿了货,又赶紧去后头的仓库,徐莎又介绍:“后面的仓库主要卖二手货,不过都经过消毒的,安全上你们放心。虽然是二手的,但是真便宜,你们如果图便宜,也可以看一看。”

  “我们能,都看看吗?”

  徐莎笑:“当然行啊,小李,你过来招呼一下他们,这边东西摆的乱,我都找不到,让她领着你们转悠。”

  小李:“几位这边来,你们看……”

  她叭叭叭的介绍起来,顺便将一个看起来比她自己都大的大包扛起来放在另一侧,说:“来,这边。”

  黄二:“……你这也太有劲儿了。”

  小李微笑,“没有两把刷子也不能在这边啊,我们这也是体力活儿的。来,这边请。”

  “你们看,咱们这边最低一百件起批,一千件有优惠,你们是徐总的朋友,咱们这边一百件按照一千件的价格给你们……”

  “二手……”

  “哦哦,行的,走,你们跟我去后楼。”

  这一行人,他们不知道自己怎么来的,也不知道自己怎么走的,甚至于,走的时候都忘记跟徐莎打招呼了,等坐上了回城的火车,一拍头,说:“糟糕,我把徐莎忘了。”

  “下次再来再道歉吧。”

  “成。”

  陈三结巴:“这东西,也太便宜了啊。”

  约等于,不要钱。

  这改革开放,就是好啊。

  第86章 老家的人(三更合一)

  徐莎的水木服装厂发展的很快, 短短一年时间,就从二百多人的厂子发展到五千人了。

  而因为厂子的不断扩大,徐莎果真是买下了的村委会, 可见她最早的打算没有错, 周遭的宽阔也是这块地的附加价值,不过这一次, 徐莎可没有再盖两层, 反而是直接加盖八层, 别说现在的五千人, 就算是再来个五千人都是没有问题的。

  这时徐莎都是感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她如果早早就盖高, 是不是就省了事儿。

  不过徐莎很快又自己想通,她当时没有那么多钱啊。

  正是因此,徐莎更明白一步到位的重要性。

  因为工人都搬到了新厂区,徐莎索性将旧的厂区找专业人士改建了,摒弃了原本的凹型,改成了八层的办公楼。其实他们的办公人员用不到八层这么多,但是徐莎还是比较讲究一致性的。

  今天用不到, 不代表以后用不到。

  这左右都变成八层的高楼, 中间就不够看了,所以徐莎也还是给加盖了。鹏城天气很好, 不像是北方,可能冬天就什么也做不了就得停工, 但是这边可不一样,只要想干活儿, 一年四季都可以的。

  这一下子把三栋楼陆陆续续都拉成了八层建筑,远远看去, 真是强迫症患者的福音。

  不仅如此,她还在厂房后盖了八层的休闲宿舍楼,整个一楼二楼全是食堂。

  而三楼到八楼则是改成了类似于公寓的小房子,虽然为了实用性徐莎没有考虑格局,但是对于很多外地来此工作的还是方便很多的。一般入职的员工只能申请四人间,这个就跟传统的宿舍差不多,上下铺,上下四个柜子,水房厕所都是外面走廊尽头,一头是洗漱间,一头是厕所。

  现在很多楼房厕所都在外面,所以不让人奇怪。

  只不过这边没有给他们做饭留下地方。

  六楼七楼八楼,都是这种宿舍。

  但是三楼四楼五楼,则是不同了,虽然只有三十平,但是实际还是可以的,毕竟没有什么公摊面积的说法。一家三口住是绰绰有余的,四口五口紧把一点,但是也未尝不可,他们完全可以像楼上那样,放上下铺。虽然厕所洗漱在房间里,但是因为不配备厨房,所以就导致这个房间的大了不少。

  不过关于整个楼都不配备厨房这一点,对很多人来说那是相当不方便的。但是他们住在这里却不觉得,毕竟,一楼和二楼就有食堂。习惯了就也还好。

  徐莎整个厂区圈了起来都搞上了院墙,一共是一万六千平。

  一般人真的很难想象,一年的功夫就足以让这边产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也因为徐莎不断的加建,所以她们账上的资金,其实只够三个月的现实周转。

  除了江枫徐莎夫妻和办公室几个重要人员,其他人那是完全不知道,他们这看起来比国营企业都不差的大厂,竟然实际上没什么钱了。

  不过虽说是账面上钱不多,可是就连作为财务的向晴都不觉得担心。

  谁说账面就一定要有现金才更好?

  他们这个厂区,这些厂房值多少钱,用脚趾头都能算的出来了。

  论做生意,徐莎真的是一个激进派,她似乎是见不得账面有钱,只要有钱,少不得就要折腾一番。好在,暂时稳定下来之后,他们总算是可以松一口气了。

  其实徐莎不断的连轴转,她自己不累的吗?她也是累的,但是她也晓得,自己的机会就是这些。

  如果不在这几年快速发展,那么过几年,各地都要慢慢发展起来,都开始逐步走向市场化,那么还有很多人来鹏城拿货吗?也许是有的,但是肯定不如现在这样日进斗金。

  正是因此,徐莎在迅速积累财富,并且也是一种变相的宣传,让人提到服装厂,对水木影响就深刻,这样就算后期他们没有了江海市的加持,这边的产出也是别人的首选。

  再一个,徐莎也想在这些年市场比较混乱的时候尽量的把江海市的东西出一出。

  这些东西放在江海市,那么真的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而且总是会消失的,她就算是好好的活到一百岁,这个东西也不过是存在百年。那么为什么不拿出来让他们表现一下自己应有的价值呢。

  赚钱是一方面,不浪费也是另外一方面。

  而且,这些东西便宜,流入市场,会让很多人更能买得起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