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0节(1 / 2)





  就像是,大家终于感觉到了这一只靴子落了地。

  从去年的这个时候,大家都在等待这个靴子落地,一年下来,老师的表现越来越明显,他们的课程越来越密集,好像是恨不能在短时间内把所有的重要科目都给他们讲完。现在终于得到了结果。

  果不其然。

  不用多说大家也都晓得,这个政策,马上就要变了。

  最起码,他们下学期是一定赶得上的,不然也不会有下学期就可以自主创业的实习。

  当然啦,这种事儿也不是立刻就可以考虑的好的,毕竟这除了个人的意愿,还涉及到了一个最重要的东西――钱。

  所以大家还是有几个月的时间来做出选择和考虑。

  “创业不论大小,不管是大是小,都算在内的。另外,学校会设立创业基金,一共是三十个名额,分为一千两千和三千三个档次。如果同学们有想法,可以来咨询我。”

  一下子,教室里成了苍蝇馆子,嗡嗡嗡个不停了。

  他们一个月的补助是十二,而最低的基金就是一千块,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天文数字了。更不要说,还有更可怕的三千块钱。这怎么不让这些学生震惊?

  别看都说刚恢复高考的时候好多年纪大的也在,但是所谓的年纪大,最大也不过三十几。要说四十五十,那是夸张了,根本不存在的。

  像是徐莎班,当年入学最大的是二十八。

  今年也不过是二十九。

  大家也许成家了,但是要说见到这么多钱,那是没有的。

  向晴更是一把抓住徐莎的胳膊,抖得像是筛子:“老、老师说多少钱?”

  徐莎:“一千两千三千。”

  向晴更筛子了,她吞咽了一下口水,说:“我这一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多钱。”

  徐莎笑了,说:“你这一辈子还长着呢。现在没见过,说不定以后你买一双鞋一千都不够。”

  向晴:“……这咋可能呢?”这根本还是天方夜谭好吗?

  不管徐莎说什么,她依旧哆嗦,好半天,说:“你申请吗?”

  徐莎摇头:“我不了,我手里还有点钱,我觉得如果真的创业,是够了的。既然我可以,就不要抢其他同学的机会了。再说,我成绩也不算是最优秀那一拨儿的,我估计我申请也够呛。”

  其实这话徐莎是说错了,其实学校一早就已经分析过了,如果徐莎申请,那一定会通过的。这跟学习没有关系,而是徐莎很多的想法很先进,很能跟得上政策,而且,她是最早一批看透并且坚定响应的人。

  所以她如果申请,概率比其他人高。

  不过徐莎没有申请,也不算是特别出人意料之外,徐莎条件很好,这一点大家多少都知道的。也许学生之中不是很清楚,但是徐莎的档案在学校,所以学校是晓得的。

  徐莎的父亲是西南军区一个师的师长,她母亲是烈士。至于徐莎的丈夫还是大学老师,她自己本人也做过好几年的妇联工作,说句实在的,他们都是领工资的人,而且不是矜矜业业攒一点钱的农民兄弟。

  所以这些年能攒下来钱,不意外。

  徐莎自己不觉得自己有竞争力,但其实除了学校,其他同学也认可徐莎其实还是有竞争力的,一个人优不优秀,又不是仅仅体现在有没有考第一名。

  所以当徐莎放弃申请这笔创业基金之后,大家还是松了一口气的。

  同时徐莎也觉得,自己在班级里人缘儿更好了。

  她是最早一批提交了创业实习的人,很快的,他们班级又有其他人提交了申请。

  很多事情啊,都是一个潜移默化,如果突然间就有这么一个政策,肯定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但是他们学校已经铺垫这么久了,大家都等着呢。

  而且毫不怀疑的说,大家其实已经做好了准备了。

  正是因此,同学们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就决定了。

  徐莎原本看很多小说,小说的主角八十年代下海经商,周围很多人都不理解,都觉得个体户靠不住。但是实际自己经历了才晓得,其实很多事儿,远跟你想的不一样,像是她的这些同学,不是很快就接受了这一点?

  当然,这也可能是他们所出的环境和位置不一样。

  徐莎因为想创业的事情,最近也是早出晚归,她下学期要离开学校,那么这学期的课程就会更加的密集,江枫看她小脸儿都累瘦了,变着法儿的给她熬汤。

  虽然才来这边不到两年,但是江枫已经入乡随俗的爱上了煲汤。

  倒是徐婆子心疼徐莎:“你说你一个姑娘家家的,顺顺当当毕业去坐个办公室多好?何必现在累成这样。”

  徐莎没抬头,继续学习,嘴上却说:“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再说,我辛辛苦苦学了两年,也想看看自己学的是不是真的有用。不然我都对不起我付出的努力和我的学习。”

  徐莎不算是一个很有自信的人,所以被老师不断的抨击之后,她愿意去学体育,因为那是她努力了就能看到效果的地方。她在体校,人人都说她很有天分。

  可是虽然在这方面她还算是有信心,但是骨子里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学渣,是不行的。

  毕竟谁家孩子不考高中呢?

  她那个时候,高中都要普及了,不念公立好高中,念个私立的也可以啊!肯定多少都要奔着考大学去的,但是徐莎偏偏就是没有的。她去了体校。

  可是现在呢!

  江枫说她可以,而她每次努力之后也发现自己真的不是那么笨,她努力,还是有效果的。徐莎对于自己,对于自信,又多了很多很多。

  她努力了,就可以考上大学。

  她努力了,在大学成绩就不差,甚至是中等偏上游。

  那么她继续努力,是不是也能更好更好?

  再说,她不动作,怎么能把江海市的东西名正言顺的拿出来呢?她经商也会是一个很好的改变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