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九零之互换人生第48节(1 / 2)





  陆林希点头答应,“成是成。但是如果他们干得不好,我开除人,你可不许求情。如果你们有谁求情,我就把其他人全开了。”

  陆观华松了一口气,也向她保证,“放心吧。爸给你兜着。谁要是偷奸耍滑,我头一个就把人开除。”

  有爸爸兜底,陆林希心下稍安。

  父女俩开始列需要的员工:收银员6名,理货员10名,负责人1名,保洁员2名,采购主管2名,会计1名和8名保安。总共30人。

  陆林希仔细算了一笔员工工资:收银员每月200,理货员每月180,负责人每月600,保洁员每月180,采购主管每月400,会计每月300,保安每月220,工资加起来总共6820。这些只是基本工资,如果再算上提成,一个月得上万。

  陆观华倒吸一口凉气,这家店可比他的小卖部大太多,每个月付那么多工资,还有那么多房租,小希还能赚到钱吗?

  陆林希不知道父亲所想,她把所有人员看了一圈,在会计一行写上陈会计的名字,在保安那列写上武应杰的名字,除了负责人,其他工作都可以由街坊四邻担任,“那个武应杰可以当保安。爸,你觉得谁可以捏任采购主管?”

  陆观华把家属区的人员都想了一遍,“周厂长倒是能当。但是人家不可能放着好好的厂长不干跑来给你当采购主管。”

  陆林希见他想不到合适人选,又把采购主管的职位勾了,“收银员4名,理货员10名,保洁员2名和7名保安。你看着安排吧。”

  陆观华接过她递过来的名单,又对比她之前写的,“咦?你上面不是写着要招6名收银员吗?”

  陆林希有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员都可以用自己人。但是收银员我必须空出两个位置给外人,我怕他们沆瀣一气,会计也是同样道理,我还会招一个全职的会计。”

  陆观华摸摸下巴看了女儿好半天才恍过神,他像她这个年纪,心眼可没她多,“行吧。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

  提起这事,陆观华想起一事,“你姑姑也想在商场租个铺面开小吃店。我借她钱,她不肯要。我就说跟她合伙。你觉得咋样?”

  陆林希觉得主意不错,“可以啊。姑姑那么勤快,市中心那边人1流量不错。要是她真能开个小吃店,生意肯定不错。”

  陆观华知道女儿在顾忌姐夫那两个小崽子,他也不给她添麻烦,所以也没强求女儿一定要用他姐,他向女儿请教,“你觉得她卖什么比较好?”

  “那边是个商场,我觉得开奶茶店比较好。”陆林希上大学时,很喜欢喝奶茶。还偷偷研究过做法。她觉得可以试试。

  陆观华头一次听说,“奶茶?好喝吗?”

  “好喝,许多年轻女孩都喜欢喝。那边是个商场,肯定许多女孩去逛街。”陆林希很自信。

  陆观华笑道,“你出的主意,到时候奶茶赚的钱分你两成利。”

  “真的啊?那我以后好好给你们出主意。”陆林希就知道爸爸不会亏待她,所以她也没推辞,本来就是她出的主意。给两成很公平。

  陆观华打算明天就去菜市场买点茶叶,让女儿煮给他喝,他要尝尝味道。

  陆林希把本子交给陆观华,“爸,我可是相信你才用这些街坊四邻的。要是他们干得不好,或是做了出格的事,我可是谁的面子都不给。我给你打了预防针,你以后可不许为难我。”

  陆观华接过本子,脸上全是无奈,“故意吓唬我?你爸我是吓大的吗?如果我看了十年都没看清人品,你觉得你招了外人,你就能看清人家了?你呀,有时候也得尝试相信别人。”

  陆林希耸了耸肩膀,信任光靠嘴皮子可不行。她要看实际行动。

  第43章

  夜晚,陆观华和女儿一个烧火一个炒菜,特地做了六菜一汤把周主任和周厂长以及陈会计都找过来。

  陆林希给每人都倒了一杯酒。

  周主任有些疑惑,“你这不年不节请什么客呀?”

  陆观华先是表明他们家要在市中心开超市,他们决定用自己人的立场,又说出女儿的顾虑,“这孩子心思重,她怕有人工作不认真,她作为晚辈把人开除会影响邻里之间的感情。我就教育她,我还没死呢,你还有这么多叔叔伯伯呢。你不好意思张口,我们来讲啊。你怕啥呢。对不?”

  周主任之前回去就跟自己儿子嘀咕,家属区里他最看好陆林希,这孩子聪明,但是聪明是真的,这孩子分不清里外也是真的。有好处不想着自己人,反倒用外人,他就有点失望。

  现在听到她的顾忌,周主任这才恍然,“哎哟,小希原来是担心这个。这孩子心思细,想得还挺有道理。你也不能怪孩子想得多。她是孩子面皮薄,张不开嘴。”他冲陆林希笑眯眯道,“你早说啊。你张不开口,周爷爷帮你讲。这有什么难的。你不好意思讲,还不会狐假虎威吗?报我的名。我看谁敢闹事!”

  周主任管着街道,儿子又是厂长,整个家属区没有不信服他的。

  陆林希这会也明白过来,自己在93年开店,还真的得用街坊四邻才行,她大大方方站起来向他致歉,并以茶代酒,“周爷爷有您这句话,我以后就放心了。”

  “你尽管放心。咱们街坊四邻都是”周主任突然想到总跟陆家过不去的王家,这话不能说得太满,“除了极个别……那啥都是好人。”

  陆林希也会说好听话,“是,确实是好人,就因为是好人,所以我特别舍不得伤害我们邻里之间的感情。”

  这事算是说开了。

  周主任连连跟夸赞小希聪慧有能耐。

  周厂长和陈会计也是好话不要钱往外蹦。

  陆林希尴尬听了一会儿,陆观华给岔开了,然后说出目的。

  请他们吃饭是真,但让人帮忙办事也是真。

  办事自然是让他们帮忙斟酌选人。陆观华毕竟开着小卖部,万一真的有谁做事不好,他回头把人开了,街坊四邻难免不会有怨言。可周主任开除,那就另当别论。

  周主任也不推辞,这事予他也是有利的。

  于是这四人就在一块琢磨招哪些人。

  陆林希上辈子八岁就离开了,对同龄人尚且没什么印象,就更不用说那些已经成年的年轻人。

  服装厂这几年效益不好,厂里已经很久没有招新人。甚至许多青年到了年纪,都没机会顶替老一辈的工作。

  让他们出去找,整个县城越来越多的工厂倒闭,就更不可能找到了。

  他们倒不是不想去别的城市闯,可外面乱的很,尤其是大城市查盲流查得特别严。除非有亲戚在外地,能帮忙找工作,家长们才会送孩子去外打拼。

  因为种种原因,家属区有许多家的年轻小伙和姑娘都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