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回七零之普通夫妻第104节(1 / 2)





  杜老三看她一下,语气平稳,问她是什么意思。

  冲着这种稳重的态度,江心就喜欢和他谈话,小常哥那一惊一乍的态度,令江心常常炸毛。

  “我想要好几个,没有瑕疵的,钢带或皮带都行,但是价格要便宜给我。”江心拿了帕子给霍岩擦嘴,嘴角都是豆浆,还是得在大饭店吃饭才老实了一会儿,“两天时间,你能找到几个?”

  江心盘算了一下手里的钱,寻思着小哥也叫来,他手里还有一笔钱,多要几个,可以给小常哥出掉。

  那杜老三吃饱了早饭,伸手去逗逗可爱的霍明,问她几岁了,会不会写自己的名字,突然说对江心了句不相关的话:“你结婚挺早,看着年轻,孩子都这么大了。”

  这话把江心的警惕心给问了起来,她情愿不做这门生意,也不能让两个孩子冒险。

  “你不用紧张,我家里也有一个小囡,比你女儿大两岁,好爱撒娇扮美的。”杜老三竟和她说起这些话,眼睛里有几分柔情,“你有孩子,这几次我观察你,是个对孩子好的姆妈。我信你,不会诓我,可以给你找。”

  江心被夸是个好妈妈,她都有些脸红,其实这趟出门就不靠谱,差点让两个孩子遇到危险,听到杜老三说起他的家人,对杜老三戒心放开了些,对孩子好的人,江心都会更宽容,他这样不动声色,总是温和地笑,看着好相处,其实并不是个好对付的角色。

  “只要上海牌的,其他的不要。”江心开始和他谈条件,“价格呢?”

  “你要五只,给你一百七十。你要十只,给你一百六十五。”杜老三报价很快,仿佛不用过脑子。

  江心摇头:“要跟钟表店的价格一样,一只一百五十。”

  “这个做不到的。”杜老三还是笑吟吟的模样,说不的样子也是客客气气的,但是听得出来他的坚决,可是,买卖不成仁义在,这是他的生意经,所以他不会得罪客人。

  “那你先找,两天后,我再去弄堂找你,但是我先说好,价格肯定要再谈的。”江心决定了,还是把小哥拉进来,等会儿就去给他发电报,让他来一趟,顺便看看花花世界是怎么样的。

  “好,你爽快,我也爽快的。”杜老三站起来,请他们吃了一笼小笼包,刚刚他看霍明霍岩时不时扫他的小笼包几眼,就是不开口要,就知道孩子被教得不错。

  小哥接到电报,很快就回复了江心,让她等着,他刚好休息,隔天就能坐火车来,不过不能过夜,得早去早回,不然要耽误工作。

  江心就继续带着两个孩子漫无目的地周游,如果不是现在交通不便,她都想去一趟西湖,告诉孩子们,那个美人白娘子被镇压在了哪个地方。

  好容易熬到江淮的到来,江心和孩子们在火车站台等着他,自己顺便也买了回风林镇的票,正是当晚的,她仔细看过,途中不会遇上老水那趟车,这样也好,大家分道扬镳,不再相遇最好,就如同这些列车。

  “舅舅!”是霍明先看到的江淮,她挥着小手,若不是被江心拉住,她就要往前跑了,江淮爱抱着他们两个小的打圈圈,好玩又刺激,弟弟跟她都爱和小舅舅玩儿。

  “小舅舅!我要骑马!”江淮在车上睡了,下了车还算精神,就是身上有汗,一把把霍岩架在脖子上。

  “小哥,先去吃碗热的。”隔了几日,又见到江淮,人没怎么变样。

  吃饭的时候,江心把找杜老三买表的话说了:“小哥,我们这回,要做得更隐蔽一些。”

  “我们两人合作一份,找杜老三进货,让永源的小常哥出货。”江心已经把小常哥的事告诉过了江淮,江淮听了他们认识的过程,还说她傻大胆,往后不能这样了,“我们退出和侯三的生意,是因为忌惮老水,且货运目标大。可手表体积小,小盒子一装,邮寄一趟,要不到二十天,风险和价格都能压下去。”

  “小哥,我算过了,手表走量不大,但是一个月的周期刚好,且利润也不错。”江心会让利给小常哥出货,他会找到办法的,“你如果想在新庆出货,那过会儿咱们就去见见他。”

  江淮吃了一碗馄饨,靠在椅子上,想了想说:“小妹,我们的钱可以合成一股,你先用着。我也要去见见这个杜老三,但是我不会再在家里冒险了。”他得做出取舍,不能任由自己放纵。

  江心明白他的想法,这样也好:“好,那就听小哥的,我会定时给你汇款。”感情是感情,钱也得分清楚。

  于是兄妹二人绕着江边走了一圈,当是观光,江淮已经没有那种初次到江城时的拘谨感和好奇心了,他非常自然地看着这里的一切,唯一和当时重合的心情则是:“小妹,这么好的地方,也该带爸妈来看看。”

  江心也还是那句话:“小哥,会有机会的。”

  到了下午,两人就去弄堂里找了杜老三,开始杜老三看江心带了个陌生的男人过来,有些警惕,这个男人走路像巡逻的人,准备蹬自行车走人,却被她拉住:“杜哥别慌,这是我哥。”

  杜老三看他们两个长得像,这才相信江心的话。

  江心带着两个孩子,不好走动,江淮拍拍杜老三的肩膀:“我们到那头去,我妹妹说要和你谈谈价格。”

  江淮和杜老三两人走到一个更深更隐蔽的弄巷里头,比手画脚讲了小半天,江心踮起脚尖翘首以盼,恨不得自己加入其中,而两个孩子等得不耐烦,都拉着她的手要走,还想去看国际大饭店的水晶吊灯,为了这个,江心还特意给他们俩儿买了画画的笔,让他们把看到的胡乱画下来。

  过了一阵,江淮和杜老三一起出来,有说有笑,江心心里有谱,这是谈成了。

  杜老三从来不带货在自己身上,说好天黑就去招待所找他们。

  江淮把谈来的价格和江心说,以五和十为界,各自再减了十块钱。

  江心对他竖起大拇指:“小哥,你现在是越来越厉害了。”她的心理预期都不到这个数字,那杜老三的价格可硬气得很。

  江淮笑笑:“你哥总得有长进。”

  下午三人再聚头时,就在他们招待所的房间,双方手上都拿了袋子,一个装货,一个装钱。

  招待所房间临街,外头不时有人路过,有人在路边等人,路灯昏暗,年轻男女约着去看电影,吴侬细语,大城市的夜就是比风林镇的热闹许多。

  江心和江淮把那十五支手表统统看过,没有问题,就给杜老三点了钱。

  杜老三丝毫没有扭捏,现在不能光明正大做生意,可是申城自开埠以来,交易就不曾中断,他是个卖冰棍儿的,不是卖表最多的,艰难的时候,十天半个月才卖出去一支,都是帮补家用,可杜老三也不是没见过钱的人,拿了钱,留下自己的地址,又拿了一张写着江心地址的纸,回家去了,并无多言,沉默得可靠。

  江心看了眼杜老三留下的姓名,杜国宾,是真名,又想起“常治国”那个滑头,笑笑,真是奇妙的缘分。

  江心拿了两只表出来,一只给霍一忠,一只给江淮:“小哥,你带回去给爸。”

  江淮原本想说他们家的人都不适合戴,想了想,还是接过,放进自己包里,出来一趟总得给爸妈买点东西,目前来说,手表在筒子楼里都是稀罕物,贵重得很,估计一家人在重要的场合才舍得拿出来用一用,而他却再也不是那个看到好东西就走不动道的年轻人了。

  两人说了几句话,就起身准备去火车站,他们都是今晚的车:“先送你们上车,我的列车会晚些。”

  江心把行李收拾好,把手表藏在最贴身的包里,重新把两个孩子的软绳子系上,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第113章

  如果有什么是江心十分不适应的, 那就是硬座火车。

  上一世的她坐绿皮火车去上大学,放假了,学校和家乡往返, 全靠火车, 可以说火车是她人生很重要的记忆, 可她也实在不喜欢坐火车, 自买得起机票起,就再不肯吃硬座的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