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回七零之普通夫妻第53节(1 / 2)





  “我下午带着两个孩子出去熟悉环境的时候,看到村口好像有个电线架子,我们也可以拉电到家吧?”江心知道霍一忠已经开始考虑了,就没有再逼他,说起拉电线的事。

  霍一忠“嚯”地站起来,江心的心也太野了,重建房子的事情还可以商量,但用电,目前只有鲁师长和姚政委家里用上电,其他人家都在用煤油灯:“那是部队的用电,不能拉到家里来!”

  江心就仰着头看他,不懂他为什么反应这么大,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要拆了那个电线架!

  “不可以吗?”江心反问他。

  “不行!”霍一忠很严肃,以为江心要占部队的便宜。

  “那你去问问你们领导,我们花钱拉线,每个月交电费,能不能拉到家里来。”江心倒没什么情绪,就事论事,霍一忠这人就是这样,凡事涉及到部队,他的声音就能提高三尺。

  霍一忠堵住,她就是不懂他的为难,部队是个整体,一进一退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他不能太过出头,坐下来,又撇过脸去。

  江心就着那盏煤油灯,写了长长一串建房子要用到的砖瓦水泥腻子材料,一点没手软。

  霍一忠见江心没来哄他,又扭过头看她低头写字的样子,看了眼纸上的字,皱眉,心心懂的东西是不是有些超过她的身份了?

  江心当地产公司管培生时,还在建筑工地待过一个月的时间,那阵子把她晒得整个人都脱了一层皮,让她画图计算她不行,但一些基础的东西是学到了。

  “你明天再看。”江心嫌煤油灯不够亮,怕看坏眼睛,就让霍一忠别急着现在看。

  但霍一忠还是没忍住,把那些东西一行行看了下来,他倒是知道要怎么走流程,该找谁拿批条,但就是麻烦,怕申请被卡住,且头先也没人这么干过,他也忌讳当出头鸟。

  霍明带着霍岩爬到凳子上,也要看那张字条,可惜两个小文盲,大字不识一个,光想凑热闹,趴在霍一忠左右两边,还想去抢那张纸,被霍一忠按住了头。

  “霍一忠,你要留住一个女人,总得花点心思。我是让你去争取一个更好的生活的可能,又不是让你行背叛之事。”见他始终不作声,轮到江心板脸了,“你问都没问,就觉得办不成这些事,是不是太敷衍我了?”

  “心心,这...”这真的太为难了,他想到个理由,“我暂时也没那么多钱可以置办。”

  这一听就是借口,江心不管:“反正明天你就去问买材料的渠道,我负责找附近的老乡有没有泥水师傅,钱的话我们一人一半,票你来想办法。”

  霍一忠有些挫败,他既想要个好房子,又怕引人注目,还担忧江心不满意,真正的一根蜡烛两头烧。

  第54章

  事情突然变得别扭起来, 他们那晚没怎么说话就睡了。

  第二天霍一忠要出门,江心看他一眼,想起两人昨天说好的, 出门前要抱一下, 他过去僵硬地抱了抱不太配合的江心, 摸摸她的头发:“不闹了, 家属村确实没有重建分到手房子的先例,部队有规定,谁住谁维护,房子收回时得和分到手时一样,我们这一栋条件差些, 你别急, 我先去打听打听情况,要是大改地维修得走什么程序。”

  江心还是气鼓鼓的,觉得霍一忠这回辜负了自己的好心,推开他, 也不回他话,牵着两个孩子进屋了。

  霍一忠出门后, 郑婶子背着圆圆过来了,旁边还跟着个稍微大点儿的孩子,是她的大孙女郑芳芳, 芳芳头发稀疏柔软, 郑婶子用两根红绳子给她绑了两根羊角辫, 芳芳过阵子就要读三年级了,跟在奶奶后头, 拿着一篮子刚拔的青菜, 蹦蹦跳跳的。

  江心开门让她们进来, 让四个孩子一起玩,霍明好动,和活泼的芳芳刚好对上了,两个小姑娘在一起,差点没把屋顶给掀起来。

  屋里热闹,孩子们乱叫乱跑,把后头的苗嫂子也吸引过来了,屋里就成了妇孺专场。

  江心泡了一壶糖水招呼他们,昨晚她翻白糖时,才发现里头居然还有一个信封,是大哥江河和大嫂万晓娥给的钱和票,偷偷塞在那袋红豆里,信封装了五十块钱,和一叠油粮票,江河还写了一个小纸条:小妹,过得不高兴就买票回来,家里总有你一张床。

  拿着那个信封和小纸条,江心又哭又笑,遇上江家的人,这个穿越也值了,好歹让孤家寡人了三十年的她,知道了真正的家庭温暖和亲人感情,从前是她一直在给予,现在的她一直在收获,很不一样的感触。

  郑婶子和苗嫂子在逗孩子们玩,江心给她们倒水。

  “来顺怎么没来?”江心问,毕竟来到家属村第一天,就是这三位帮着清理屋子的,她还以为平日里,大家没事做都会坐在一起说话。

  “她爱人和我们老于是老乡,这两年,年节一起寄东西回去,拉扯上了关系。上回来,是让我在她生孩子时去帮忙,平时家属楼那头的人很少过来的。”苗嫂子见江心不明白,想着要不要和她说说其中的门道。

  郑婶子年纪大,有啥说啥,倒是不藏着掖着:“小江,你刚来,不清楚情况。家属村里的男人们都是军人,每天都训练,他们交际他们的,和我们女眷很少交集。但是,女眷之间,也分人。”

  “哦?”江心好奇,坐下来,多了解一下情况总是好的。

  “这家属村里,有工作和没工作的女人是两拨,识字和不识字的女人是两拨,城里来的和乡下来的女人是两拨,家属楼里群居的和我们住单独小院儿的又是两拨。”苗嫂子把话接上去,掰着指头再给江心数家属村里的“门派”。

  郑婶子补充:“不止,师长政委和团长营长的女眷,住东头和住西头的,又是两拨。”

  江心听得大开眼界,她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一个小小的家属村,“江湖中的女人们”居然还分得这么细致,这个地方有这么老些人吗?

  “孩子们呢?孩子们总不能也这么分吧?”江心回头看看说话还不利索的霍岩,总有些担心他被欺负了都不会告状,霍明人小鬼大,她倒是放心些。

  “孩子们不分,也就是分大孩子和小孩儿,大孩子有自己的玩法,小孩儿就都玩在一起,不论是哪家的孩子,玩得一身泥回去,都得挨骂。”苗嫂子的两个孩子已经长大了,不像小时候粘着她,也不带更小的孩子一起玩。

  “那就好。”江心这才放下心,随即又有疑问:“家属村里有这么多嫂子吗?这么分下来,大家还来往吗?”

  苗嫂子虽然说话像鞭炮般干脆,却也不太敢出去胡乱招惹哪家的女眷,她和江心说:“别被我们吓着了,其实也没那么复杂,大家平日里还是挺客气的,邻里之间借点东西,打个招呼都是小事,我就怕你刚来,搞不清楚情况。”

  “那郑婶子和苗嫂子,您二位算是哪一拨的?”江心笑问,既然分得这样细,那总得有个阵营。

  郑婶子长了不少老人斑的手一挥:“我不和那些青瓜嫩菜小媳妇分,我年纪大了,就喜欢带着孙女儿们和邻居窜门,谁好说话我就和谁好,谁不好说话我懒得理她。”

  很豁达的说法,江心佩服地给她竖了个大拇指。

  苗嫂子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我是明显就是乡下的、不识字、没工作的那一拨。”听着有两分自卑。

  江心笑起来,又给她补充了一个属性:“还有住家属村独栋小院儿的、勤劳勇敢的。”

  苗嫂子伸手去拍江心,说她尽笑话人。

  “小江,你就是城里来的,会识字,住家属村的。”郑婶子喝口水,“不过,你条件好,还是不如在有工作的,这里能上班的女人,那鼻孔都是朝天开的。”

  江心笑出声来:“婶子真是幽默!”

  说明有工作、能赚钱的女人确实有底气。

  “我就是倚老卖老,脸皮跟老瓜皮一样,反正到这把年纪了,啥也不怕了。”郑婶子看得很开,都是过日子,邻里之间,分什么三六九等,结什么仇怨,谁也不指望谁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