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双职工养娃日常第78节(1 / 2)





  “就是身体发育过快,超出了她现在这个年龄。”

  苏雪桢又说,“可以测骨龄看一下她的身体发育年龄。”

  “是好是坏啊?”

  秦桂珍一脸迷茫:“能治吗?”

  苏雪桢摇了摇头:“很遗憾,现在我们没办法治疗。”

  “只能说回去后多给孩子补下钙,加强运动。”

  乔爱玲绝望不已,揪着她的袖子又问,“阿姨,这真的不能治好吗?”

  就像他们现在对发育过慢的幼儿无能为力一样,同样的,性早熟患儿,也别无他法,苏雪桢摸了摸她的头,“现在暂时没有相关的方法来治疗。”

  性早熟如果不会引起器质性疾病,一般是不需要治疗的,但心理层面难克服,尤其是眼下对于男女发育方面的知识,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羞于去普及相关方面的知识,沾其色变。

  乔新玲鼻子一抽一抽的,眼眶立马红了:“我现在都不想去上学了,班里没有一个女孩子的胸有我这么大,我根本不敢穿薄一点的衣服,每天上学大家都用看怪物的眼光看着我的胸,我真的快待不下去了。”

  作者有话说:

  解释一下,性早熟当前只能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行治疗,但文里这个年代刚发现这个激素没多久,80年代才开始蓬勃发展,暂时还没用于治疗。

  第59章

  乔新玲所说的也是苏雪桢最担心的情况, 同样是性早熟,发生在男孩身上的多是继发性中枢性性早熟,这类病因有先天性的, 也有器质性病变导致的, 是尤其需要针对病因治疗的,不然严重可能会危及生命。

  女孩多是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没有器质性病变存在,也不需要特定的治疗。

  对于提前出现的身体第二特征, 女孩却比男孩要更明显一点,最直观的就是乳.房增大, 七岁的孩子, 刚刚上一二年级, 一个班都是小学生,对于生理方面的知识一无所知,突然出现这个变化实在令人难以忽视,尤其需要家长给予理解和心理支持。

  苏雪桢柔声问,“新玲, 你跟谁一起住?”

  乔新玲声音有些哽咽,她本想这趟跟奶奶过来把这病给治了, 谁知道医生也说没办法,更伤心了, “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我还有一个弟弟。”

  秦桂珍还是头一回听孙女说她在学校经历了什么, 她一想, 难怪这半年每回孙女去学校脸色都不太好看, 她这个年龄的人最是知道这东西有多磋磨人精神了, 心里明镜似的, 倒不觉得提女人乳.房难以启齿了,“这帮臭孩子,女人的胸脯有什么好看的!”

  “小时候不都是吃他娘的奶长大的吗?又不是没见过,也不怕看了长鸡眼。”

  好在现在离下午的门诊还有半个多小时,苏雪桢简单给她说了遍女孩第二特征发育后的特点,尽量使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词语,乔新玲听懂了大半。

  “阿姨告诉你,这个变化每个女孩子都会有的,不过有的早有的晚一点,新玲现在就是提前发育了一点,并不是什么异类或者怪物。”

  苏雪桢继续说:“不信你平时看看那些上了初中的哥哥姐姐们,他们看着是不是跟你们感觉上有很大不同?”

  乔新玲听完后重重地点了点头,在她认知里,初中的哥哥姐姐跟大人基本没区别了,根本看不上他们这些上小学的小豆丁。

  苏雪桢又举了两个例子,“如果你注意看的话,那些哥哥下巴可能开始长胡子了,姐姐们胸脯也在慢慢增大,这些其实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每个人都会经历。”

  光她说其实作用有限,还是要家长跟学校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苏雪桢从一旁书柜里拿了一本他们儿科给青春期刚发育的孩子们准备的发育手册,递给她:“这个你拿回去给爸爸妈妈看,让他们好好看一遍,三个月后再来回诊一次。”

  这手册主要给即将进入或者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书里绘图偏少,以解释类文字为主,乔新玲年纪小,识字不多,这手册是看不懂的,还是要大人来看。

  乔新玲接过手册,翻了几页,几乎全是她不认识的字,一句话都读不出来。

  骨龄还是要测的,要看她到底超出了几岁,也方便下回复诊时对比,苏雪桢安排柴春雨带着孩子去测,“春雨,你带新玲去测下骨龄。”

  柴春雨答了声好,带着祖孙俩去拍x光片。

  儿科比起性早熟患儿,收治的矮小症患儿要更多一点,吕子月还是第一次见到年龄这么小的性早熟患儿,走过去问她:“苏医生,她这么早就开始发育了,以后岂不是要比同龄人要高很多?”

  苏雪桢摇了摇头,“不会,性早熟会使她整体的生长发育时间变短,骨骼会更早闭合,反而更容易长不高。”

  吕子月啊了声,“那她这个不加以控制,万一速度越来越快怎么办啊?”

  “没办法,这是我们暂时不能克服的,只能寄希望于未来的医学发展。”

  苏雪桢叹了一口气,“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有多监测她的身体发育情况,及时做好心理疏导。”

  没留给两人太多的闲聊时间,下午的门诊很快开始了,苏雪桢再次忙碌起来,乔新玲x光片结果出来后,看她诊室里还有人,祖孙俩只好带着片子在诊室门口等她诊疗结束。

  就见进去时还笑嘻嘻的小男孩,在里面被打了一针,出来时捂着胳膊一个劲吸鼻涕,分外委屈,吕子月出来喊她们俩进去。

  乔新玲跟秦桂珍坐下后,把x光片递给她。

  测骨龄所拍部位是左侧腕关节。

  七岁以上的孩子,要看骨龄多大,主要用拍摄的片子跟标准的图谱对比,这个图谱男女各一套,对照来预估实际骨龄。

  苏雪桢拿着x光片,对比了下,最后确定乔新玲实际骨龄约有10岁,大概超出了两岁。

  秦桂珍一听结果,傻眼了,“你说她现在跟十岁差不多啊?”

  “骨龄的结果是这样。”

  苏雪桢怕他们忘,又叮嘱了一遍,“三个月后再来复检一次,平时要多注意饮食,多加锻炼。”

  “行,那我们三个月后再来。”

  眼下也没药可治,秦桂珍只能牵着孙女的手离开了。

  看着乔新玲离开时失望的眼神,苏雪桢心里也不是滋味,想起什么,又追了出去,声音有些急:“你在哪里上学?”

  秦桂珍腿脚不太好,祖孙俩走不快,刚走到导诊台那就被她追上了,乔新玲看她这么慌张追出来,还以为自己的病有治疗方法了,眼睛都亮了不少,激动回:“洪江玩具厂十一厂子弟学校小学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