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4节(1 / 2)





  是时候,给她一个正式的名分了。

  当着其他男同学的面,高一鸣牵起陆知曼的手,柔声说:“说什么傻话,你是我女朋友,带着你是应该的。”

  “一鸣……”陆知曼娇柔的低唤一声,小鸟依人地依偎在高一鸣身边,笑得满足而甜蜜。

  几个男同学见状,不是鼓掌祝福,就是吹着口哨起哄。

  那衣着不凡的男同学,也跟众人笑起来,只是盯着陆知曼的目光,带着一丝诡异的玩味。

  7月初的天,阳光很烈,燥热不已。

  人心也随之变得焦灼了。

  夏河村的严村长家,焦躁地等了半个多月,等来了落榜的结果。

  这年头,有机会念高中的人不多,能参加高考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因为高考前的一场预考,能直接淘汰掉六成的学生。

  和后世摸底考的性质不同,这年头的预考,是直接刷人的,预考不过的学生,直接淘汰,连参加高考的机会都没有。

  即便能通过预考,100名参加高考的学生,能有10人考上大学就不错了,通过率不超10%。

  高淘汰率下,考上大学的,全是精英中的精英,没考上大学,反而成了稀松平常的事。

  即便如此,严家依然弥漫着失落的气息。

  严嵩本来是夏河村的希望,原本要成为夏河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严嵩妈对他寄予了厚望,逢人就说她儿子聪明,将来一定是有出息的大学生。

  第141章 少年(12更)

  收到成绩通知单,得知差6分就考上大学了,严嵩妈几天都睡不着,揪着这6分的差距念叨,搞得家里很不安生。

  严嵩虽然对成绩早有预料,面对现实的时刻,心里依然禁不住低落。

  想到复读再战,他突然感觉到了压力。

  他们县城只有三所高中,最好的一所是市六中,放在整个市只能算二线。

  一线的几所高中都在市区,离夏河村非常远,而且市区的高中,消费普遍高,即便是村长严家,也有点扛不住。

  严嵩和当初的夏茗,念的都是县城的六中。

  他偶然打听到,夏茗打算考市六中的复读班,因为师资、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原因,市六中只开设两个复读班,他极有可能跟夏茗分到同一个班复读。

  冥冥之中,或许有天意。

  想到这一点,严嵩突然就对这次的落榜看开了,并且很快重新振作,投入紧张的学习,准备复读班的入学考试。

  他本就在市六中读,跟老师关系很不错,加上只差六分就考上大学,又熟悉市六中老师的出题习惯,入学考试对他来说,压根不是问题。

  可一想到夏茗正在认真备考,他也不禁认真起来。

  严村长只看到他没被落榜的打击所打倒,心里很满意,转头就交代严嵩妈煮鸡蛋汤给儿子补补。

  相比严村长对儿子的放心,夏家夫妇就没那么轻松了。

  夏茗读书时的成绩单,夏鸿刚是亲眼见过的,加上夏茗断了一年没学习,能记住多少知识,实在是个大问题。

  夏茗没日没夜地看书,高中三年总共六套教材这么啃下去,眼睛都熬出红血丝了。

  夏鸿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实在拿不准她到底能捡起来多少知识点。

  除了逮住夏子阳,让他暂时别打扰夏茗之外,夏鸿刚能想到的跟严村长差不多,就是让老婆给夏茗的三餐加菜,让她吃营养一点,别把身体累垮了。

  孙巧容边炒着菜,边祈祷入学考试的日子慢点来,多给夏茗一点备考时间。

  可时间不等人,该来的还是来了。

  一大早,夫妻两把夏茗送出家门,像古代要远送儿子进京赶考的父母,眼神充满期待和担忧。

  夏茗无奈笑道:“舅舅,舅妈,真不用你们陪着,我自己去就行,我认得路。”

  孙巧容把装了鸡蛋的袋子挂在自行车上,把绿油油的大肚子水壶也挂上去,叮嘱道:“考试很辛苦,费力又费脑,你到学校了先吃点东西,饿着肚子没法答题。”

  夏鸿刚不放心,忍不住也说了两句,“市六中的考题本来就很难,你放轻松,别太紧张,考不上市六中没关系,过两天再考别的高中,总能考上一个。”

  夏茗心头一暖,笑着点点头,骑上自行车,在两人担忧的目光下,吭哧吭哧地上路了。

  骑车出了村子,拐个弯,碰上了严嵩。

  严嵩也骑着自行车,磨磨唧唧的,老往后看。

  看到夏茗终于出现,他眼睛一亮,放慢了速度等夏茗上来,“夏茗,你也要去市六中的复读班考试吗?我也是,正好可以一起走。”

  夏茗:“……”

  她当然看得出来,严嵩八成是故意等她的,可人家也没做什么逾越的事情,夏茗也不好给人家甩脸色。

  “六中的复读班教室我去过,熟门熟路,我带你去。”严嵩又说。

  六中教学条件有限,复读班并不是在学校里,而是在和学校隔了一条马路的对面,租了县城教育局办公厅闲置的两个大办公室当教室。

  课表上各科的时间,跟市六中高三的课表是错开的,方便高三的老师两边跑,两头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