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1节(1 / 2)





  夏茗把白衣裳叠放进角落里,这是当初舅妈的心意,她得收回来,但她不打算再穿它,因为它被陆知晴“糟蹋”过,陆知晴略显肥壮的身体,把肩膀和腰部的线扯得崩开了。

  挺好的一件衣裳,算是毁了。

  夏茗开了抽屉的小锁,看到躺在抽屉里的瑞士军刀,渐渐晃神了。

  这把军刀和手里的腕表,是霍临风的随身之物,还额外附加了定情信物的特殊含义,着实让夏茗拿着烫手。

  今天在陆家,她之所以脑抽,想到把陆知晴诬赖的包养关系,辩解成交往关系,就是受了该死的定情信物的蛊惑。

  看着双份的定情信物,夏茗一时之间,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思绪飘着飘着,某人棱角分明的脸,又从脑海里冒出来了。

  “总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他……”夏茗撑着下巴,若有所思。

  她印象中的见过,是在前世见过,并不是在重生成为夏茗之后。

  可她就见过霍临风两次,一次是在深山里,碰见他一身染血,另一次就是在县城,还被他强硬拉进车里,把她送回到村口。

  两次见面,都是在她重生之后。

  再说了,她的前世距离现在,有二三十年的时间差,没可能见过他才对。

  难道是记错了?

  想了好半晌,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干脆就不费功夫去想了。

  她把腕表和瑞士军刀放在一起,拿起了薄薄的一小叠书信。

  夏茗一目十行,把书信全部浏览了一遍,发现了几个很有意思的疑点。

  第一个疑点是,有几封高一鸣亲笔写给夏茗的书信里,明明白白写着高一鸣对夏茗的爱慕,言辞文艺而暧昧,几乎和情书没什么区别了。

  书信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两人心意相通,经常有书信来往,除了没有捅破那层纸之外,两人私下的相处,高一鸣对她的体贴温柔,俨然是恋人模式了。

  在此期间,高一鸣在书信里,几乎没有提及陆知曼的存在,不知道是高一鸣和陆知曼有一腿却刻意回避,还是当时高一鸣和陆知曼,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可目前的事实是,高一鸣和陆知曼双双考到京都念大学,两人正在热恋,而且似乎有谈婚论嫁的趋势。

  这就很有意思了。

  更有意思的另一个疑点。

  前阵子,高一鸣从京都寄回来给夏茗的信里,流露出对当初和夏茗相处时光的留恋,现在对夏茗克制又复杂的情感,以及对陆知曼的妥协。

  字里行间散发着浓浓的渣男气息,看得夏茗十分倒胃口,反倒是对陆知曼一笔带过的提及,引起了夏茗的注意。

  纯看字面意思,似乎是陆知曼对高一鸣做过什么事,才导致高一鸣半推半就接受了陆知曼的情意?

  夏茗嗅到了猫腻的味道。

  此外,还有一封堪称神奇转折点的信。

  信的落款写着高一鸣,时间好巧不巧,就是去年高考前一天,也就是去年“夏茗”突然情绪大变的那天。

  在信里,高一鸣罗列了夏茗的种种不是,并表示厌倦了夏茗,提出两人以后不要再见面,还用很严厉的措辞,要求在高考期间绝对不要去找他,不要影响他的高考情绪,更不要影响他的前程。

  这封信,神奇就神奇在高一鸣态度的突兀转变,明明在三天前的另一封信里,还对夏茗诉说衷肠,相约考去京都念大学,展望彼此的未来。

  可这封信,夏茗越看越觉得别扭,很快,她就发现了端倪。

  这封信的笔迹,和其他信很像,但仔细看,笔画间却隐隐有不同,很像是另一个人刻意模仿高一鸣的笔迹。

  为了印证这一点,夏茗又翻出其他信,找到不同信中相同的字,相互之间一笔一划地对比过一遍。

  对比的结果,令人深思。

  她可以断定,高考前的这封“分手信”,绝对不是出自高一鸣之手,有人伪造了高一鸣的笔迹,给当初的夏茗写了这封信。

  再进一步合理推测,极有可能是这封突兀的信,击溃了当初的夏茗,以至于她心态崩溃,万念俱灰,高考直接考崩了,也引发了后续一连串的事件。

  那么,这封信究竟是谁写的?

  高一鸣到底知不知道这封信的存在?

  第69章 投毒

  陆家人和陆知曼,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是什么样的角色?

  夏茗有种强烈的直觉,总觉得这些事的背后,和陆知曼脱不了干系,可无凭无据的,她的直觉终究只是直觉而已。

  这时,孙巧容敲了她的房门。

  夏茗把乱七八糟的想法暂时抛在一边,把所有书信都放进柜子里,才起身去开门,把孙巧容迎进来。

  孙巧容进来,把今天赚并清点好的钱,递给夏茗。

  “舅妈,以后就一个月分一次账吧。”夏茗随手把钱放到抽屉里。

  “行,那每天的收入,我拿本账簿记下来,到月底了一起算。”孙巧容对此没啥意见,在夏茗关上抽屉之前,一眼瞄见了里头的军刀和腕表,欲言又止。

  刚才她在厨房炒菜时,夏鸿刚给她打下手,顺便跟她说今天在陆家发生的事情。

  听到陆家人对夏茗的所作所为,孙巧容气得手抖,因此差点把半包盐都倒进锅里,好好的一锅小炒肉险些就报废了。